培恩医学
一路伴您
成长
培恩青年疼痛医生学习
第天
上一本书《临床诊疗指南》已经讲完了,我们开始一本新的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疼痛学分册。
第3章神经阻滞疗法
三、额神经阻滞术
(1)额神经痛。
(2)额神经带状疱疹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3)球后神经炎。
(4)青光眼疼痛。
(5)眼球摘除术麻醉。
(6)眶内肿瘤摘除术麻醉。
(7)眶上神经和滑车上神经痛。
(8)上述范围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1)注射部位皮肤感染。
(2)有出血倾向疾病。
(3)不能合作者。
(1)体位:患者仰卧位,头下枕薄枕,眼前视。
(2)常规消毒皮肤,注意消毒液不要流人眼内。
(3)术者左手示指保护眼球,右手持5号球后针,沿眶上缘刺入眼险,朝眶顶方向进针,深度1.5~2cm。
(4)穿刺针沿眼球和眼眶骨壁间前行时,边进针,边回吸。
(5)进针时不应有任何异常的阻力,如遇异常阻力,很有可能是针尖碰到肌肉、眼球或眶壁。这时应重新调整进针方向。
(6)当进针至1.5~2cm时,回吸无异常后注入1%利多卡因1~3ml。
(7)退针后要求患者平视,闭眼数分钟。
(1)最好用长3.5cm,7号针进行穿刺。
(2)穿刺时针尖一定沿眶上壁进针,避免损伤眼球。
(3)注药后眼球轻度突出,但很快消失。
(4)治疗当大不要洗脸,避免针眼感染。
(5)球后出血应该进行冷敷,热敷会加重肿胀。
(6)阻滞后眼球活动受限和视物颜色减退,与同时阻滞动眼神经和视神经有关。
目前疼痛资源共享群1、2、3群(人)均已满员,感谢疼痛伙伴们对培恩的支持信任!我们将继续筹建疼痛资源共享4群;需加群交流学习的伙伴请加管理员。
对疼痛事业有见解,热衷公益疼痛事业的伙伴
请联系管理员
1天学习1小时
1季度完成1本书
坚持学习1年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