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视神经坏死
视神经萎缩治疗
视神经萎缩恢复
视神经挫伤
急性视神经炎
视神经受损

每日学习眼科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练习

名词解释

1、视野

2、KP

3、屈光不正

4、交感性眼炎

5、黄斑

6、眼压

7、白内障

8、屈光参差

9、电光性眼炎

10、复视

简述题

1、前葡萄膜炎的并发症有哪些?

2、白内障摘除术后视力矫正方法有哪些?

3、简述PACG(原发闭角青光眼)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4、试述眼部酸碱化学伤的现场急救及后继治疗措施。

5、简述房水的循环途径。

6、简述闭角青光眼的临床分期。

7、白内障摘除术后视力矫正方法有哪些?

8、一般眼病患者的症状主要有哪些?

9、白内障摘除术后视力矫正方法有哪些?

10、试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鉴别要点。

答案

名词解释

1、视野:视野是指眼向前方固视时所见的空间范围,相对于视力的中心视锐度而言,它反映了周边视力。

2、KP:炎症细胞或色素沉积于角膜后表面,被称为KP。根据KP的形状,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即尘状、中等大小和羊脂状。

3、屈光不正:在眼调节放松的状态下,无穷远处物体所成的像没有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即称为屈光不正。屈光不正主要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

4、交感性眼炎:是指发生于一眼穿通伤或内眼手术后的双侧肉芽肿性葡萄膜炎,受伤眼被称为诱发眼,另一眼则被称为交感眼。

5、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6、眼压:眼压是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内壁的压力。

7、白内障:晶状体混浊称为白内障。

8、屈光参差:双眼屈光度数不等者称为屈光参差。

9、电光性眼炎:电焊、高原、雪地及水面反光可造成眼部紫外线损伤,又称为电光性眼炎或雪盲。

10、复视:斜视后,外界同一物体落在两眼视网膜非对应点上,即投射在注视眼中心凹和斜视眼周边视网膜上,中心凹的物像在正前方,周边视网膜的物像在另一视觉方向上,因此一个物体被感知为两个物像,称为复视。

简述题

一、前葡萄膜炎的并发症有哪些?前葡萄膜炎的并发症

1.并发性白内障炎症反复发作或慢性化,造成房水改变,影响晶状体代谢,从而引起白内障,主要表现为晶状体后囊下混浊。此外,在前葡萄膜炎时,由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点眼剂,也可引起晶状体后囊下混浊。

2.继发性青光眼前葡萄膜炎时,可因以下因素引起眼压升高或继发性青光眼:①炎症细胞、纤维蛋白性渗出以及组织碎片阻塞小梁网;②虹膜周边前粘连或小梁网的炎症,使房水引流受阻;③瞳孔闭锁、瞳孔膜闭阻断了房水由后房进入前房。

3.低眼压及眼球萎缩炎症反复发作或慢性化,可导致睫状体脱离或萎缩,房水分泌减少,引起眼压下降,严重者可致眼球萎缩。

二、白内障摘除术后视力矫正方法有哪些?

白内障摘除后的无晶状体眼呈高度远视状态,一般达+8D~+12D,须采取一定措施矫正视力。

(1)人工晶状体:摘除白内障后在眼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后房型的人工晶状体仅使物象放大1%-2%。术后可迅速恢复视力、双眼单视和立体视觉,无环形暗点,周边视野正常。人工晶状体为无晶状体眼屈光矫正的最好方法,已得到普遍应用。目前正在开发研究可调节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以便使患者在术后不戴眼镜下保持较好的远、近视力。

(2)眼镜:采用高度正球面镜片进行矫正。它可使物像放大20%-35%,因此单眼使用时,因双眼物像不等,不能融合,而发生复视,因此不能用于单眼白内障术后的患者。可用于双眼白内障摘除术后患者。戴用后可产生环形暗点,视野受限,且有球面差。应用眼镜矫正比较方便经济。

(3)角膜接触镜:可改变角膜前表面的屈折力,使其接近正视。物像放大率为7%-12%,无球面差,无环形暗点,周边视野正常,可用于单眼无晶状体眼,但需经常戴上取出,老年人操作困难。

三、简述PACG(原发闭角青光眼)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PACG眼压增高的原因是周边虹膜堵塞了房水外流通道,通过解除瞳孔阻滞或周边虹膜成型,加宽房角,避免周边虹膜与房水外流通道接触和粘连是主要治疗目的。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基本治疗原则是手术。术前应积极采用综合药物治疗以缩小瞳孔,使房角开放,以迅速控制眼压,减少组织损害。在眼压降低,炎性反应控制后手术效果较好。1.缩小瞳孔先兆期小发作时,用1%毛果芸香碱每半小时滴眼一次,2~3次后一般即可达到缩小瞳孔、降低眼压的目的。急性大发作时,每隔5分钟滴眼一次,共滴3次,然后每隔30分钟一次,共4次,以后改为每小时一次,如瞳孔括约肌未受损害,一般用药后3~4小时瞳孔就能明显缩小,可减量至一日4次。如眼压过高,瞳孔括约肌受损麻痹,或虹膜发生缺血坏死,则缩瞳剂难以奏效。通常在全身使用降眼压药后再滴缩瞳剂,缩瞳效果较好。如频繁用高浓度缩瞳剂滴眼,每次滴药后应用棉球压迫泪囊部数分钟,以免药物通过鼻粘膜吸收而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2.联合用药急性发作期,除局部滴用缩瞳剂外,常需联合用药,如全身应用高渗剂、碳酸酐酶抑制剂,局部滴用β-受体阻滞剂以迅速降低眼压。

3.辅助治疗全身症状严重者,可给予止吐、镇静、安眠药物。局部滴用糖皮质激素有利于减轻充血及虹膜炎症反应。

4.手术治疗急性闭角青光眼缓解后,眼压可以保持较低水平数周,原因是睫状体缺血,房水分泌功能减退,因此这时眼压不是房角功能的好指标。应该向患者强调指出,经药物治疗眼压下降后,治疗尚未结束,必须进一步行手术治疗。术前应仔细检查前房角,并在仅用毛果芸香碱的情况下,多次测量眼压。如房角仍然开放或粘连范围l/3周,眼压稳定在21mmHg以下,可作周边虹膜切除术或激光虹膜切开术,目的在于沟通前后房,解除瞳孔阻滞,平衡前后房压力,减轻虹膜膨隆并加宽房角,防止虹膜周边部再与小梁网接触。如房角已有广泛粘连,应用毛果芸香碱眼压仍超过21mmHg,表示小梁功能已遭永久性损害,应作滤过性手术。

临床上极少数病例虽然联合用药,但眼压仍居高不下,可在药物减轻角膜水肿的情况下,考虑激光周边虹膜成型术和激光虹膜切开术,以迅速解除瞳孔阻滞,如果激光虹膜切开术不能实施,也可试行前房穿刺术,防止持续性过高眼压对视神经产生严重损害。

临床前期如不予治疗,其中40%~80%在5~10年内可能急性发作。长期使用毛果云香碱不一定能有效地预防急性发作,因此对于具有虹膜膨隆、浅前房、窄房角的临床前期患者,应早期作预防性周边虹膜切除术或激光虹膜切开术。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原则也是药物控制眼压后手术。由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瞳孔阻滞因素不明显,周边虹膜切除术不如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那样有针对性。但周边虹膜切除术后对防止长期滴用毛果芸香碱可能引起的瞳孔阻滞有帮助,在一定程度上也可防止或减慢房角的进一步粘连。因此周边虹膜切除术可用于存在瞳孔阻滞,房角粘连范围不大,单用缩瞳剂即能控制眼压的早期病例。对于非瞳孔阻滞机制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单用周边虹膜切除术往往不能阻止房角进行性关闭,应采用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型术,以加宽房角。对大部分房角已有广泛粘连,单用缩瞳剂眼压不能控制,或已有明显视神经损害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需行滤过性手术。

四、试述眼部酸碱化学伤的现场急救及后继治疗措施。

1.急救争分夺秒地在现场彻底冲洗眼部,是处理酸碱烧伤的最重要一步。及时彻底冲洗能将烧伤减到最低程度。应立即就地取材,用大量清水或其他水源反复冲洗,冲洗时应翻转眼睑,转动眼球,暴露穹窿部,将结膜囊内的化学物质彻底洗出。应至少冲洗30min以上。送至医疗单位后,根据时间早晚也可再次冲洗,并检查结膜囊内是否还有异物存留。也可进行前房穿刺术。2.后继治疗(1)早期治疗: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1%阿托品每日散瞳。点用降眼压药。局部或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以抑制炎症反应和新生血管形成。但在伤后2周内,角膜有溶解倾向,应停用。维生素C阻止角膜溶解的作用有限。0.5%EDTA(依地酸钠),可用于石灰烧伤病例。在2周内都应点用降眼压药。(2)切除坏死组织,防止睑球粘连。如果球结膜有广泛坏死,或角膜上皮坏死,可做早期切除。一些病人在2周内出现角膜溶解变薄,需行全角膜板层移植术,并保留植片的角膜缘上皮,以挽救眼球。也可作羊膜移植术。或口腔粘膜或对侧球结膜移植。每次换药时用玻璃棒分离睑球粘连,或安放隔膜。(3)应用胶原酶抑制剂,防止角膜穿孔。可用2.5%~5%半胱氨酸点眼;全身应用四环素类药物,每次0.25g,每日4次。可点用自家血清、纤维连接蛋白等。(4)晚期治疗:针对并发症进行。如烧伤矫正睑外翻、睑球粘连,进行角膜移植术等。出现继发性青光眼时,应用药物降低眼压,或行睫状体冷凝术。

五、简述房水的循环途径。

房水自睫状突生成后,经后房越过瞳孔到达前房,然后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外流,①小梁网通道,经前房角小梁网进入Schlemm管,再通过巩膜内集合管至巩膜表层睫状前静脉;②葡萄膜巩膜通道,通过前房角睫状体带进入睫状肌间隙,然后进入睫状体和脉络膜上腔,最后穿过巩膜胶原间隙和神经血管间隙出眼。在正常人大约20%的房水经由葡萄膜巩膜通道外流。

六、简述急性闭角青光眼的临床分期。

典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几个不同的临床阶段(分期),不同的病期各有其特征及治疗原则。

1.临床前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为双侧性眼病,当一眼急性发作被确诊后,另一眼即使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也可以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另外,部分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急性发作以前,可以没有自觉症状,但具有前房浅、虹膜膨隆、房角狭窄等表现,特别是在一定诱因条件下,如暗室试验后眼压明显升高者,也可诊断为本病的临床前期。

2.先兆期表现为一过性或反复多次的小发作。发作多出现在傍晚时分,突感雾视、虹视,可能有患侧额部疼痛,或伴同侧鼻根部酸胀。上述症状历时短暂,休息后自行缓解或消失。若即刻检查可发现眼压升高,常在40mmHg以上,眼局部轻度充血或不充血,角膜上皮水肿呈轻度雾状,前房极浅,但房水无混浊,房角大范围关闭,瞳孔稍扩大,光反射迟钝。小发作缓解后,除具有特征性浅前房外,一般不留永久性组织损害。

3.急性发作期表现为剧烈头痛、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严重减退,常降到指数或手动,可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体征有眼睑水肿,混合性充血,角膜上皮水肿,裂隙灯下上皮呈小水珠状,患者可有“虹视”的主诉,虹视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水肿的角膜上皮其上皮细胞间出现大量的小水泡,这些小水疱由于重力作用呈水滴状,类似三棱镜,使通过的光线产生折射现象,从而出现虹视。角膜后色素沉着,前房极浅,周边部前房几乎完全消失。如虹膜有严重缺血坏死,房水可有混浊,甚至出现絮状渗出物。瞳孔中等散大,常呈竖椭圆形,光反射消失,有时可见局限性后粘连。房角完全关闭,常有较多色素沉着。眼压常在50mmHg以上。眼底可见视网膜动脉搏动、视盘水肿或视网膜血管阻塞,但在急性发作期因角膜水肿,眼底多看不清。高眼压缓解后,症状减轻或消失,视力好转,眼前段常留下永久性组织损伤,如扇形虹膜萎缩、色素脱失、局限性后粘连、瞳孔散大固定、房角广泛性粘连。晶状体前囊下有时可见小片状白色混浊,称为青光眼斑。临床上凡见到上述改变,即可证明患者曾有过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发作。

4.间歇期指小发作后自行缓解,房角重新开放或大部分开放,小梁尚未遭受严重损害,不用药或仅用少量缩瞳剂眼压不再升高。间歇期的主要诊断标准是:①有明确的小发作史;②房角开放或大部分开放;③不用药或单用少量缩瞳剂,眼压能稳定在正常水平。从理论上讲,急性大发作经过积极治疗后,也可进入间歇期,但实际上由于房角广泛粘连,这种可能性很小。

5.慢性期急性大发作或反复小发作后,房角广泛粘连(通常度),小梁功能已遭受严重损害,眼压中度升高,眼底常可见青光眼性视盘凹陷,并有相应视野缺损。

6.绝对期指高眼压持续过久,眼组织,特别是视神经已遭严重破坏,视力已降至无光感且无法挽救的晚期病例,偶尔可因眼压过高或角膜变性而剧烈疼痛。

七、一般眼病患者的症状主要有哪些?

一般眼病患者的症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视力障碍突然或逐渐视力下降,看远(近视眼)或看近(远视或老视眼)不清楚,视物变形(黄斑疾病)、变小、变色,夜盲,复视,视野缩小,眼前固定或飘动的黑影等。(1)一过性视力丧失:视力可在1小时内(通常不超过24小时)恢复正常。1)常见原因:视盘水肿(数秒钟、通常双眼);一过性缺血发作(数分钟、单眼);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双眼),体位性低血压,精神刺激性黑矇,视网膜中央动脉痉挛,癔病,过度疲劳。偏头痛(10~60min,伴有或不伴有随后的头痛)。2)其它原因:即将发生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血压突然变化、急性眶压升高、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也可偶尔见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青光眼等。

(2)突然视力下降、无眼痛:见于视网膜动脉或静脉阻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视神经炎(通常伴有眼球运动痛)等。

(3)逐渐视力下降无眼痛:见于白内障,屈光不正,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慢性视网膜疾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特发性黄斑裂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慢性角膜疾病)等。

(4)突然视力下降并眼痛:见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葡萄膜炎,角膜炎症、眼内炎等。

(5)视力下降但眼底正常:见于球后视神经炎、早期视锥细胞变性、早期视神经挫伤、中毒、肿瘤所致的视神经病变、全色盲、弱视、癔病等。

2.感觉异常如眼部刺痛、胀疼、痒、异物感、畏光等。眼部刺激征为眼剧痛、眼红(非眼部刺激征)及畏光流泪、眼睑痉挛,常见于角膜炎症、外伤、急性虹膜炎或急性虹膜睫状体炎、青光眼等。

3.外观异常如充血、出血、分泌物、肿胀、新生物等。

八、试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鉴别要点。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急性虹膜睫状体炎鉴别,应掌握以下鉴别要点:①角膜后沉着物为棕色色素而不是灰白色细胞;②前房极浅;③瞳孔中等扩大而不是缩小;④虹膜有节段性萎缩;⑤可能有青光眼斑;⑥以往可有小发作病史;⑦对侧眼具有前房浅、虹膜膨隆、房角狭窄等解剖特征。急性虹膜睫状体炎一般无角膜上皮水肿,眼压也常常偏低。如果对侧眼前房较深,则应考虑患眼可能为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如眼后节占位性病变所导致的房角关闭。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赞赏

长按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白癜风有什么偏方治疗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daoy.com/jxsssy/1618.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