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刺法在选好的穴位上,一手按住眼睑,病人自然闭眼,在穴区轻轻点刺五次到七次,以不出血为度。
眼针疗法治疗中
2、眶内刺法在眶内紧靠眼眶眼区中心刺入,眶内针刺是无痛的,但要手法熟练,刺入准确。眶内都用直刺,针尖向眼眶方面刺入。进针0.5寸。手法不熟时,切勿轻试。
3、沿皮横刺法应用在眶外,在选好的经区,找准经区界限,向应刺的方向沿皮刺入,可刺入真皮达到皮下组织中,不可再深。眶外穴距眼眶边缘2毫米。每区两穴的不可超越界限。
4、双刺法不论直刺、横刺、刺入一针之后可在针旁用同一方向再刺入一针,能够加强疗效。
5、表里配合刺法也叫内外配合刺法,即在选好的眼穴上,眶内、眶外各刺一针,效果更好。
6、压穴法在选好的区穴,用手指压迫,病人感到酸麻为度。有的医生用火柴棒、点眼棒、三棱针柄代用针刺,而效果相同。针刺的效果是有时间性的,病人如患疼痛症,在医院针刺已止痛,夜间在家又发生疼痛,怎么办:有些病人提出这个问题,可嘱其于疼痛发作时,手压医生针过的地方,效果亦佳。儿童,畏针的病人,路远不能常来的病人都可以使用压穴法。
7、眼区埋针法对疗效不巩固的病人,在眼区穴埋王不留、皮内针均可。
8、电针法不得气的,经用眼针后5分钟还不生效的病人,可在针柄上通电流以加强刺激,方法和一般电针一样。
9、缪刺法一侧有病,针患侧无效时,可在对侧眼区同名穴针刺之。
10、配合其他疗法眼针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其他疗法使用。如体针,头针,梅花针,耳针,皮内针,按摩,气功,药物,水疗,蜡疗及各种体疗。
进针法眼针进针要稳、准、快。一手持针,另一手按住眼睑,把眼睑紧压在手指下面,右手拇食二指持针迅速准确刺入。在眶外的穴位均距离眼眶2毫米,眶上四穴在眉毛下际,眶下四穴与眼睑相接,如不把眼睑按在手指下边而且按紧就有皮下出血的可能。
快速刺入以后,不用提插、捻转、开合任何手法。刺入以后病人感觉有麻酸胀痛或温热、清凉等感觉直达病所,是得气得现象。如未得气,可以把针提出1/3改换一个方向再刺入。或用手刮针柄,或用双刺法。有的人怎么也不得气,或因经络麻痹,或因病程较久,病势较重,多针几次,亦可生效。
主治病症一、偏瘫
用眼针经区法。取患侧上焦、下焦。合并高血压者配肝区,伴有失语者配心区,伴有二便失禁者配肾区。除上述病症外,还可治牙痛、神经性头痛、肋间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坐骨神经痛、痛经等病症。
二、胃神经官能症、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胆囊炎、胆道蛔虫症
用眼针经区法。取患者中焦。除上述病症外,还可治急性腰扭伤等病症。
三、白内障、视神经炎、电光性眼炎、近视、斜视
用眼针穴位法。可选取睛明、承泣、四白、球后、鱼腰、攒竹、瞳子鼹等穴。
眼针适应症及配穴治疗1、中风偏瘫:针上焦区。
2、急性扭伤:针下焦区。
3、落枕:针双上焦区。
4、降血压:针双肝区。
5、痛经:针双下焦区。
6、遗尿或尿频:下焦区,肝区,肾区。
7、心律不齐:双心区。
8、膈肌痉挛:中焦区。
9、胃痉挛:中焦区。
10、头痛:上焦区,偏头痛配胆区,后头痛配膀胱区。
其他适应症
1、目赤痛:肝区。
2、近视:肝区配内睛明。
3、眼睑下垂:脾区,上焦区。
4、针眼:脾区。
5、电光性眼炎:上焦区,肝区。
6、鼻炎:上焦区,肺区。
7、音哑:肺区,上焦区。
8、喉痛:肺区,上焦区。
9、舌痛:心区。
10、牙痛:上焦区,患侧翳风(龋齿不效)。
11、耳聋、耳鸣:肝区,上焦区。
12、三叉神经痛:上焦区。第一支痛配瞳子髎;第二支痛配四白;第三支痛配颊车。
13、面肌痉挛:上焦区,脾区。
14、面瘫:双上焦区。
15、项强:双上焦区,膀胱区。
16、五十肩:双上焦区,大肠区。
17、上肢不能举:上焦区。
18、老年慢性气管炎:肺区,咳喘穴(大椎两旁5分,向大椎斜刺5分深,不留针)。
19、胸痛:上焦区,心区。
20、背痛:上焦区,膀胱区。
21、腰痛:下焦区,肾区。
22、尿路结石腰痛:下焦区,肾区。
23、腰胁痛:中焦区,肝区。
24、坐骨神经痛:下焦区,患侧胆区。
25、胃痛:中焦区,胃区。
26、胆囊炎:胆区。
27、胆道蛔虫:肝区,胆区。
28、胰腺炎:中焦区,脾区。
29、呕吐:中焦区,胃区。
30、拒食症:胃区配四缝。
31、便溏:大肠区。
32、痢疾:下焦区,大肠区。
33、便秘:大肠区,左腹结皮内针。
34、膝关节痛:下焦区,膝眼。
35、下肢痿软:下焦区,肾区。
36、足跟痛:下焦区,胆区。
37、神经衰弱:上焦区,肾区,心区。
38、月经不调:下焦区,肝区,肾区。
39、阳痿:下焦区,大赫。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其中方剂剂量请咨询专业医师
END
我们只为传播中医,只为中医复兴而努力。一起学习,共同进步,传承中医经方真谛。分享知识,分享快乐,迈向健康之路。白癫疯怎么治疗白癜风食谱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