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视网膜病变(RadiationRetinopathy):通常是指由于x射线、伽马射线等放射性因素导致的视网膜病变。依据接受放射治疗的病史和眼底存在缺血性视网膜病变可确诊。
机制视网膜血管组织受损,血管内壁增厚、管腔闭塞以及视网膜血循环障碍,是视网膜阻塞性病变的一种表现。
临床特点放射性视网膜病变临床变异较大,但发病呈剂量相关的特点。轻微的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的早期临床特点可以见到眼后极部出现分散的小的毛细血管阻塞病灶,病灶周围的毛细血管不规则扩张,严重的眼底有广泛的毛细血管闭锁和视网膜血管异常,可以导致黄斑水肿、渗出和视力下降。
●逐渐加重,放疗后18个月—3年。
●单眼或双眼先后出现眼前黑影、视力下降和或视野变窄等眼部症状。
●眼底改变表现有视网膜血管闭塞、微血管瘤、新生血管、血管周围炎等,视盘缺血、水肿、萎缩等视神经病变也时有发生。
●眼底荧光造影显示视网膜毛细血管阻塞、扩张、渗漏荧光素、新生血管形成等,VEP:振幅下降,潜伏期延长。
●排除了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静脉阻塞等血管性病变,CT、MR排除了肿瘤复发或肿瘤侵犯视神经所致视力下降。
并发症黄斑水肿、视网膜出血及棉绒斑,后期可发生玻璃体积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虹膜红变等。
鉴别诊断●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力突然下降,常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颈动脉供血不足、低血压和偏头痛等。
●急性球后视神经炎:视力骤然下降,常伴有眼球转动时疼痛、头痛和眼眶深部钝痛。
●Foster-Kenedy综合症:一眼视神经萎缩,另眼视乳头水肿。是视神经萎缩侧的额叶下方有占位性病变引起神经萎缩,而另侧神经则因相继的颅内压增高而产生视乳头水肿。
治疗●常规使用血管扩张剂、皮质类固醇、活血化瘀、神经营养药等,对于黄斑水肿,用激光作黄斑部局限性光凝治疗后6个月,黄斑水肿消退,视力提高。同时认为对黄斑水肿进行早期激光治疗,对预防其视力下降比提高其视力更为有效。
许琦彬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