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症特点: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是鼻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常为急性鼻窦炎未彻底治愈或反复发作而形成。牙源性上颌窦炎及部分筛窦炎也可以开始即成慢性。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可以某一鼻窦单发,但常为多发性。凡一侧或两侧鼻窦均患炎症者,称全鼻窦炎。治疗本病应重视变态反应性病因处理,去除感染病源;改善通气引流,症状主要表现为经常鼻塞,流脓涕;患侧鼻内有较多的脓性分泌物擤出,局部红肿及压痛,头面部胀满和压迫感。
鼻腔检查:鼻腔内脓涕鼻涕多为脓性或黏脓性,黄绿色、鼻黏膜充血肿胀和分泌物增多、明显头部沉重感,白天重,夜间轻。
二、病因病机:
1.急性鼻窦炎多因对急性鼻窦炎治疗不当,或对其未予彻底治疗以致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使之转为慢性。此为本病之首要病因。
2.阻塞性病因鼻腔内的阻塞性疾病,如鼻息肉、鼻甲肥大、鼻腔结石、鼻中隔偏曲、鼻腔肿瘤、鼻腔填塞等阻碍鼻腔鼻窦通气引流,是本病的重要病因。
3.致病菌毒力强某些毒力较强的致病菌,如患猩红热时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其所致的急性鼻窦炎,极易转为慢性。
4.牙源性感染因上列磨牙的牙根与上颌窦底部毗邻,若牙疾未获根治,易成为牙源性慢性上颌窦炎。
5.外伤和异物如外伤骨折、异物存留或血块感染等,导致慢性鼻窦炎。
6.鼻窦解剖因素由于各个鼻窦特殊的或异常的解剖构造,不利于通气引流,亦为不可忽略的自身因素。
7.全身性因素包括各种慢性疾病、营养不良、疲劳过度而导致的机体抵抗力低下。同时,还有各种变应性因素及支气管扩张所诱发的病因。
三、鉴别诊断/慢性鼻窦炎
主要与引起头痛的其他疾病相鉴别,如偏头痛、颅内肿瘤;因有鼻塞,要与鼻腔鼻窦肿瘤相鉴别,如鼻腔内翻新乳头状瘤、鼻腔鳞癌等,病理诊断可以明确之。
四、并发症/慢性鼻窦炎
1.眼部并发症眶骨壁骨炎、骨膜炎,眶壁骨膜下脓肿,眶内蜂窝织炎,眶内脓肿,球后视神经炎。
2.颅内并发症硬脑膜外脓肿,硬脑膜下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五、治疗组方:
1、采用鼻吸疗法:鱼金注射液2ml+勒马回注射液2ml+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共10ml;双侧鼻腔用鼻吸疗法喷雾治疗,每天2-3次,共2天;2天后,改用鱼金注射液2ml+勒马回注射液2ml+地塞米松2.5mg+生理盐水共10ml,每天2-3次,3天后停用地塞米松。
2、小喷瓶:勒马回注射液2ml+点舌丸4-6丸研末+生理盐水,制成10mI溶液,用前摇匀,双侧鼻腔每侧2~3擬/次,3-5次/日;
3、口服药物:
贞芪扶正颗粒,说明书剂量,一次1袋,一日2次;
鼻渊通窍颗粒,说明书剂量,一次1袋,一日3次;
六、疗效反馈:
治疗一周后,鼻塞、流浓涕、红肿、头痛症状消失。疗程1个月痊愈。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