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疑难杂症的克星
有序挂号
记忆中的秋天落叶纷飞,
转眼间,
只看见了一棵孤零零的大树,
告别盛夏的最后一缕热情,
我也随之缓缓步入了秋的纯静。
经方就是那颗大树,
医圣张仲景著就《伤寒杂病论》,
我愿将经方演绎到四季轮回。
候诊
王付老师曾自信的说过:“由于我们应用的是经方,所以我们的门诊量总是要比别人高一些,由于我们不拘泥于传统理论对十八反和十九畏的限制,所以我们的疗效总是要比别人好一些”王老师的学术思想对我的影响可以说非常地深远。
临床中各种疑难杂症比比皆是,随着GDP的日益增长,各种各样的病也是五花八门,例如今天上午我们在门诊接诊了65位患者,其中包括胃癌胃大切术后、甲状腺癌、卵巢癌、纤维肌痛症、类风湿性关节炎、脊髓神经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HPV阳性、抽动秽语综合征等顽固性疾病占比很大,面对这些复杂的疾病,如果我们在遣方用药时不动一番脑筋,不认真的走一走心,恐怕是很难奏效的,尤其脊髓神经炎,这类疾病通常比较复杂的,其特征有①发病前有急性或慢性感染病,或有服异烟肼、长春新碱等药物史,或有代谢性疾病与中毒病史;②急性起病或缓慢起病;③肢体末端麻木、疼痛、病程久者可有四肢力弱;④体征有多数末梢神经受损的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或消失,四肢远端力弱、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四肢末端皮肤发凉、发红、发绀等;⑤肌电图见神经源性损害,电测验呈变性反应。
今天我们在门诊接诊了一位脊髓神经炎的患者,女性、43岁,患者患脑出血2年6个月,患者脑出血住院期间由于八九日不排便,烦躁不安,当时找我看过,前面几个中医给开了方子大都是补肾健脾的方子,患者反馈效果并不好,当时我给开的是“星蒌承气汤”,患者服药后泻下黑臭大便一便盆,诸证遂全部解除,这次患者确诊脊髓神经炎又求诊于本人,症状表现如下所示。
患者初诊时状态很差,烦躁易怒、睡眠极差、小便时觉得尿路灼烧,用患者自己的话说就是;“撒尿时感觉是在放火”,这种感觉估计只有患者自己能够感受得到,总而言之是症状很严重了,但是这个问题治疗起来其实并不复杂,患者脉象沉细数,舌尖红,辩证为膀胱湿热证、肺气不利。我当时脑海里闪现出一个方,就是猪苓汤,猪苓汤有祛湿剂,具有利水,养阴,清热之功效。主治水热互结证。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下利,舌红苔白或微黄,脉细数。又治血淋,小便涩痛,点滴难出,小腹满痛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肾炎、膀胱炎、产后尿潴留等属水热互结兼阴虚者。白花蛇舌草、车前草、鹿衔草为本人自己的经验方,清热解毒效果非凡,尤其是膀胱湿热、妇女带下黄赤、男子早泄淋浊,功效非凡;桔梗一味自不必多说,与方中甘草组成桔梗汤,起醍醐揭盖之功,小便不利用之效佳;再合入栀子豉汤清热除烦,全方合用,恰合病机,复诊时所有问题基本解决。患者复诊时交代,近期下肢沉重麻木、周身乏力、大便干燥,西医确诊为脊髓神经炎,脊髓神经炎按中医理论大多为寒、为瘀,此两段最为多见,时方代表方应为“当归六黄汤”,本方虽然有效,但是疗效甚慢,需要三个月至半年方能起效,本人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方为大黄附子汤、虻蛭归草汤、乌头汤合方,全方全面温通经脉,恢复神经功能,效果相当显著,患者治疗信心大增,下肢麻木感、腰部紧束感明显减轻,已能够手扶轮椅短距离行走。三诊处方合入藜芦甘草汤,加强祛风化痰之功能,后又加入健脾的白术和镇静安神的钩藤,方中并未拘泥于毒麻药品的应用、也没有受“十八反、十九畏”思想的束缚,因此才能保证起效迅速且效果明显,继续巩固疗效,以期痊愈。
王付老师说:“经方合方就像核武器一样,临床作战往往能够无坚不摧”,我觉得十八反的应用,可以说让经方合方如虎添翼,功力更增。循着老师的不断传授,我在门诊作战中受益匪浅,患者也是受益颇多。希望经方事业发扬光大!
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