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检查诊断是利用神经及肌肉的电生理特性,以电流刺激神经记录其运动和感觉的反应波;或用针极记录肌肉的电生理活动,来辅助诊断神经肌肉疾病的检查。在神经源性疾病和肌源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以及对神经病变的定位、损害程度和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肌电诊断检查基本上包括三大部分:
1.神经传导检查
2.针极肌电图检查
3.诱发电位检查。
临床上借着上述检查可帮助诊断中枢神经、外围神经及肌肉病变。
我院已开展了肌电图检查,是伤残鉴定的定点单位。肌电诱发电位仪所开展的项目及应用范围:一、肌电图(EMG):作为一种测定运动系统功能的手段,通过对躯体不同部位肌肉的测定,可以了解:(1)肌肉病变是属于神经源性损害,还是肌源性损害;(2)神经源性损害的部位;(3)病变是活动性还是慢性;(4)神经的再生能力;(5)提供肌强直及其分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临床多应用于不明原因的肌萎缩、麻木、无力、肢体活动障碍等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还可作为神经损伤手术后或治疗后的监测手段,以及提供康复、伤残、法医鉴定的客观指标。二、神经传导速度(NCV),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F波、H反射。是评定周围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功能的一项诊断技术。主要用于周围神经病的诊断如多发性神经病、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腕管综合征、周围神经外伤等。三、诱发电位(EP),包括脑干听觉诱发电(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一)视觉诱发电位;它主要检测视觉通路的病损,在眼科广泛应用于视神经炎、球后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神经压迫病变、多发性硬化、视觉皮层病变、眼外伤、癔病等疾病;在内科主要用于糖尿病等引起的视觉通路的病损,它对早期诊断、定位诊断、估计预后、评定疗效有重要作用。(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主要检查听神经损伤、发作性眩晕、听神经瘤、多发神经硬化、耳毒性药物及外周损伤后的听力学检查;可客观评价听觉检查不合作者、婴幼儿和歇斯底里病人有无听觉功能障碍。供稿:电生理科崔社花编辑:彭永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