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感染源:漂浮于空气中的病毒或细菌,多是由感冒患者传递。
二是人体免疫系统抵抗力下降:漂浮于空中的的感染源想要通过上呼吸道入侵人体内部要经历鼻毛、鼻腔粘液、消化道黏膜等免疫系统设置的重重关卡,在正常工作的免疫系统面前可谓难于上青天,只有当免疫系统抵抗力下降的时候才有机可乘。
在原因方面,因为古人那时候技术限制,没办法像现在研究的这么细,通过观察总结思考,也得出来中医独特病因体系,
第一外在邪气,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这里淫是过多,太过的意思)邪气,都是外在的致病因素,有季节性,地域性,也可以相互夹杂,所以说最容易导致感冒的就是风和寒二者结合。
第二特别强调自身的正气,正气里面包括阴阳二部分,相互对立统一,力量均等,充足人体才不会失衡,也就不会让邪气有机可乘,治法也是来源于其理论,通过药物的寒热来调节身体的寒热,阴平阳秘,身体自然会恢复。
当熬夜(加班加点、熬夜赶工、精神焦虑等导致身体过度劳累时,免疫系统得不到正的休息恢复和能量补充,从而出现抵抗力下降)吃生冷(刺导致胃溃疡,反酸胃痛,肠炎不能提供身体养分抵抗力下降),暴饮暴食导致肠胃功能失调,吃油炸烧烤(长期食用煎炒油炸辛辣味重的食物就会使得肠胃等消化系统积毒生热,不仅会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疮口渴、舌痛牙痛等上火症状,而且会导致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抵抗力减弱)
西医上说的抵抗力下降,就是中医的饮食劳倦正气受损,所以中医特别强调治未病,就是因为在几千年的实践中发现,现象与现象之间存在特别强的因果联系,然后在实践验证,形成理论一代一代传承总结下去。从宏观来看,中西医基本无异,甚至中医更具有整体观和辩证法。
人的抵抗力下降,感染病毒以后,开始会出现咽干,咽痒,扁桃体会出现炎症,鼻黏膜会肿胀,毛细血管扩张,血液中的水分渗出来,形成鼻塞和鼻涕,人体免疫系统的对抗办法就是打喷嚏,和咳嗽,通过最基本的生理动作将病毒和其细胞尸体派出体外(这样是病毒与人类进化共赢的结果,病毒可以免于被人体杀死,在空气中寻找下一个宿主,继续传播,人体可以减少病毒入侵带来的负荷消耗)用时1~3天
第一阶段人体只是被动防御,缺乏进攻能力,病毒进一步发展,免疫系统坐不住了,开始进行反攻,派出NK细胞,不过水平比较低,只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同归于尽,被破坏的细胞(战场)越来越多,所以人体出现咽喉红肿疼痛,也是免疫系统提示身体快点放大招,边防撑不住了
接着人体免疫系统,开始用进化出千万年的大杀招,发烧,对你没看错,发烧的本质是人体为了对抗病毒产生的,因为病毒的生存环境是37度,发烧以后身体温度上升,病毒没生存环境了,会在温度和免疫细胞的攻势下,节节败退,高温也能提高人体免疫细胞的防御能力,为了快速提高温度,人体会发抖(由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局部皮肤血管收缩,机体可以出现畏寒或者是寒战、无汗的现象,会出现发抖,同理拉尿带走大量热量,当温差大时,体温变化过快也会导致发抖)3~5天
当身体温度与外界温度温差过大,就会出现怕冷怕风的情况,所以发热一般会伴随怕冷,而且与体表充盈的毛细血管也有关系(为了提高温度)
所以很多医生,十多年前,抗生素滥用的时代,特别是儿科,父母一见到小孩子发烧,医院降温,怕把孩子烧坏,这就是助纣为虐,好不容易升起来的体温,又让药物降下去了,所以很多发烧病人一直反反复复治不好,一个感冒咳嗽得治一两个月。
免疫系统提高温度,加派大军TB细胞对病毒进行围追堵截,同时也会产生很大的消耗,和现实军队一样,后勤至关重要,免疫系统会抑制消化,运动系统来节约体力,于是人们在感冒以后想睡觉,食欲减退,不想动,这一切都像是战时状态把能量用在刀刃上,避免不必要的消耗。(说实话西医在这方面做的极差给身体补充能量)打完战可不能拍拍屁股走人,因为战场就是你身体的细胞,这个时候会通过咳嗽咳痰,鼻涕,小便,呼吸,出汗,大便等代谢方式排除体外。5到7天
经过这次对抗,身体会记住病毒的特征,下次一过来就会扼杀在摇篮里。从这个角度看正常范围內的普通感冒就像免疫系统的一次“军事演习”对免疫系统起到锻炼和升级的作用。
从上面可知,鼻塞,流鼻涕,咳嗽,发热,小便多,身疼痛乏力这些让人不舒服的症状居然是为了保护人体,是对人体有益的,平时我们说的治疗感冒,其实就是缓解人体出现的症状和不适。其实身体大部分的症状不适感,都是免疫系统为了保护人体设计出来的保护提醒措施,比如把手放在火上,如果感觉不到疼痛,你会被烧伤,就是因为有疼痛不适,所以我们能快速的躲开,从而规避更大的危险,为了防止冰河时期被冻死所以我们会容易患上糖尿病,在血友病和鼠疫之间,基因选择了能长期生存的血友病作为代价逃避了让人迅速死亡的鼠疫。身体上现在的缺陷,可能是你祖先在历次灾难中得以活命的保障。
进化的本质在于妥协,人体,其实是一场精心安排的妥协。很多设计缺陷,其实都是为了更高的收益,而做出的一种无可奈何的让步。因为生物进化不像现代工程那样,要先经过专家论证,做出一套十全十美的方案。它是边施工边设计,根据环境需要,随时做一些缝缝补补。总之,每一个缺点,都是为了更高的利益。这就是经济学上讲的,凡有收益,必有代价。
哈!说远了回到中医上,不过强烈推荐这个书还有《我们为什么生病》
接下来说我对《伤寒论》桂枝汤的理解,想看课本官方解释的去百度就行了。
当正气虚弱,风寒邪气侵入人体,正气奋起反抗,出现发热恶寒,头疼,体重乏力,自汗出的感冒症状,发热是因为人体正气有能力奋起反抗,发热怕冷的程度越高,代表正气与邪气斗争越激烈,要是发热大于怕冷,表示正气足,怕冷大于发热表示人体阳气不足以发热祛邪,怕冷就是代表寒邪的状态,因为人体想通过发汗,小便,把邪气排出去,快速清理战场,为什么会有自汗出呢,传统中医说是营卫不合,我比较倾向胡希恕讲的“太阳中风就是人体想通过发汗把病邪排出体外出(这个力量向上,向外发散而且人体的毛细血管分部最多在体表),由于身体虚弱,导致想发汗而发不出,因为身体能量不够(身体温度和血液冲盈程度达不到发汗的标准)所以怎么治疗感冒和这些症状呢,就是通过提高温度和充盈血液达到发汗解热的目的,但又不能过量发汗。
麻黄汤的症状,发热怕冷无汗出身体疼痛,人会感觉皮肤特别紧绷,头痛头胀的更厉害,因为寒邪郁闭的更严重,人体的正气也很强,正邪打的更猛,想排汗的力量更强,所以症状比虚人感冒桂枝汤的症状更剧烈。
桂枝汤在治疗上很聪明,一方面顺应身体机制,身体身体免疫系统想干啥,我就帮一把顺势而为,而不是发热就降热,出汗就止汗,疼痛就止痛。一方面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给人体提供养分补给。
前面说过,当出现发热怕冷微汗出的时候,是人体很虚弱的时候患上感冒,所以要补正气,就是补充能量。
桂枝汤里的甘草大枣就是这个作用甘甜之品,相当于现在的糖水,甘草大枣熬出来特别甜,古时候桂枝汤是专门给行军打仗的军人喝的,那时候风餐露宿,普遍营养不良,容易患上虚弱疾病,所以很多时候伤寒论里很多方子得加大枣甘草党参,现在桂枝汤葛根汤在日本被当成中药咖啡,提高精力补阳气用,都是这个道理。
生姜
能促进胃内消化液的分泌加强消化功能,姜辣素能提高人体体温,升高血压刺激毛细血管产生散热。
桂枝
这是两千多年前,人们总结药物的作用,可以和现在的药理作用对比一下
1煎剂及其所含桂皮醛能刺激皮肤血管而发汗,但发汗作用并不强。(发汗刺激毛孔,解肌发汗)
2也能直接刺激扩张毛细血管,加快血液循环产生活血的作用可持续升高冠脉循环,并对外周血管有扩张作用,提升血液呼吸系统。(加快血液流动活血的作用)
3刺激胃肠黏膜,加快蠕动产生热量导致身体温度提高从而起到发汗作用,2和3就是中医上常说的温通经脉的作用。(提高身体温度,补中益气)
4、桂枝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止实际效果(所以说治疗气上冲),以其所含成分桂皮醛作用最强。桂枝加桂汤,桂龙牡,柴桂剂这些治疗惊悸,精神方面疾病也是有其道理的。
5有利尿的作用
6桂枝还有抑菌抗病毒、镇痛、抗过敏等作用
芍药
1.解痉作用:目前认为芍药甙具有较好的解痉作用。对豚鼠、大鼠的离体肠管和在位胃运动,以及大鼠子宫平滑肌均表现抑制,并能拮抗催产素引起的收缩。(这就是临床多用芍药甘草汤用来缓解肌肉痉挛产生的疼痛腿痛腹痛胸背痛三叉神经痛也能止咳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2.对循环系统作用:芍药甙及芍药根提取物具有扩张血管壁,增加冠状动脉流量,改善心肌缺氧,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这也是为什么说芍药活血化瘀,去血痹破坚积《神农本草经》)
3抗炎、抗溃疡作用:芍药甙有弱的抗炎作用,对大白鼠应激性溃疡有预防作用。芍药根的提取液能使胃液酸度分泌轻度上升,改善食欲。(和生姜一起提高食欲,桂枝汤,小建中也治疗大部分胃痛)
4.抗菌作用:本品对葡萄球菌,甲型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及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治疗痢疾泄泻多用芍药)
5芍药还有利尿的作用,但教科书上没写,因为它不是直接利尿,而是缓解尿道平滑肌产生利尿的作用(参考真武汤,古人通过实践总结居然也能得出来)
***这里列出药理作用是方便理解中药功效和身体运行,并不是废医验药,很多病理生理西医研究的清清楚楚,中医还抱着玄学理论不松手,是要被时代所抛弃的,上下五千年,烟消云散的事我们还看的少吗?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所以到现在梳理一下桂枝汤的作用
生姜芍药提高食欲,加强消化能力相当于在大后方办工厂生产前线物资,甘草大枣提供养分相当于给前线的粮草。芍药能加强血管的通透性,扩张血管清除血管相当于把公路修宽,打通关卡让胃肠的营养进入血液循环更快(这也是小建中汤为什么倍芍药的原因《本草思辩录》里讲破脾结!!!),桂枝加快血液循环提高温度促进发汗相当于给物资运输提高速度。
书上的煎服法也侧面印证了上面的过程,如果喝完还不出汗,仲景在下面备注“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喝完桂枝汤以后,要喝米粥,然后盖被子以助药力,喝米粥是为了给前线提供更多营养,盖被子是为了更快提温,通过身体与外界的温差发汗,带走热量,排除废物,恢复正常体温,如果发汗过程中大发汗,疾病肯定会反复。
这几个过程一环一环紧紧相扣,所以说桂枝汤配伍精当,为群方之首,在没有现代技术的古代,先辈用身体为代价,以千年为尺度,心口相传,实践总结归纳形成的《伤寒论》何等伟大。
人体对抗感冒病毒是“军事演习”,桂枝汤就是顺水推舟全方位帮助人体加快这一过程,把人体快速的武装起来进入战时状态,迅速提高机体各个功能,打赢这场战争,而不是直接帮助人体杀死病菌而不管自身营养情况,医院看肺炎感冒打吊针,症状可能消的很快,但也特别容易反反复复发作,因为身体素质依旧很差。
还有要注意的就是,发汗时千万不能发多了汗,虽然桂枝汤的发汗作用并不强,如果没有感冒症状再怎么喝都不会出汗。桂枝汤里有芍药制约,能降低桂枝生姜而升高的血压,就是中医上说的酸收作用,就是怕桂枝生姜用多了,发大汗,导致人体丢失热量过多(伤寒论里面津液即是阳气),虽然能降烧,身体阳气丢失太多,正气不足所以过不了多长时间还是会复发,甚至更严重。
这也便是为什么古人说桂枝汤是安中养液补阳气的方《伤寒论》里阳气就是津液。所以《伤寒论》全篇都在说保胃气,存津液桂枝汤便是代表
接下来说说桂枝汤的症候
1自汗出多是身体局部出汗集中在上半身,怕风遇风觉冷而且自己有发热的症状
2会感觉从腹部有一种上冲感腹部肌肉痉挛拘急心动悸
3脉浮轻轻一按就会感觉到像木头浮在水上面而且舌苔淡红舌苔薄
平时拉肚子,身体没精神,乏力,身体困倦,怕冷身体温度低,疼痛比较轻微的都可以来几副,桂枝汤不仅仅能帮助人体发汗,而且也能止汗,不明原因的汗出不止,有桂枝汤证的用桂枝汤多能获效,因为阳虚表不能固汗,所以会出现自汗出的情况,加强身体阳气,让营养物资快速达表,肌表阳气充实,自然能止住汗。桂枝汤还有蛮强的活血作用,比如由桂枝汤加减而来的桂枝茯苓丸,女孩子轻微瘀血痛经可以用桂枝汤,严重的可以用小建中汤和桂枝茯苓丸。
桂枝加桂汤桂枝30g芍药15g甘草10g生姜15g大枣20g《伤寒论》里治疗“火疗迫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必发奔腾(感觉腹部有气,像小猪一样从下往上奔),从少腹上冲心者”就是我们上文所提到的气上冲。因为桂枝汤平冲降。能够降气(主要是借用了桂枝的镇惊抗癫痫的作用,二是解肌发汗以后气血不再往上外充盈,也就不再有那种感觉了),所以桂枝汤加桂枝,降气的作用更大。一般病人都会感觉有一股气从小腹上冲到心胸,表现出心悸,气短,头汗出。桂枝加芍药汤桂枝15g芍药30g甘草10g生姜15g大枣20g就是在桂枝汤的原方上面备用芍药,第一是治疗腹痛,因为芍药缓急治疗肌肉痉挛疼痛有特效,第二还治疗感冒之中的出现的腹泻里急后重,带有桂枝证(发热恶寒自汗)慢性痢疾加黄连也用这个都有特效。桂枝汤加大黄桂枝15g芍药15g甘草10g生姜15g大枣20g大黄6g(依患者而订)治疗有桂枝汤症(发热恶风自汗)的腹满,大便不通持续性的腹痛,拒按或者虚弱之人腹满胀痛一般用于老人便秘习惯性便秘病后手术后出现的便秘。桂枝汤加厚朴和杏子桂枝15g芍药15g甘草10g生姜15g大枣20g厚朴8g杏子15g治疗桂枝汤证出现,胸闷,腹胀,咳嗽气喘,喘息痰多。一般小孩子初感外邪会出现桂枝汤证的咳嗽喘息就用这个方法就可以了多见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桂枝汤加黄芪桂枝15g芍药15g甘草10g生姜15g大枣20g黄芪15g治疗自汗盗汗(睡觉的时时候不自觉流汗),汗是黄颜色皮肤带有浮肿,小便不利主要是自汗出小便不利。同时治疗末梢神经炎手脚麻木等症。也治疗长期的关节疼痛四肢关节冷,汗出恶风,手脚麻木特别明显。桂枝汤加重芍药生姜再加人参。桂枝15g芍药20g甘草10g生姜20g大枣20g人参15g治疗发汗后身体疼痛,由于发汗后伤津液导致营养不能充养机体,一般在临床上治疗病人产后手术后行经后大汗后,身体虚弱,出现的四肢全身疼痛。一般会有心悸和眩晕,食欲不振的现象,主要是全身四肢疼痛肿瘤后期全身疼痛也可用这个方。桂枝加葛根汤桂枝12g芍药12g甘草6g生姜12g大枣15g葛根15g治疗桂枝汤症加上背部就是脖子那一块僵硬疼痛,多用于颈椎病或者是心血管疾病导致的腰酸背痛、头昏头晕。肚子腹泻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前提是有桂枝汤的症状或者是单纯的拉肚子没有其他表现,效果都特别好,如果腹泻特别黏臭肛门有灼热感,痢疾就不可以用这个方法那就要用泻心汤了。桂枝加附子汤桂枝15g芍药15g甘草10g生姜15g大枣20g附子10g(久煎)用于发汗后汗出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痉挛)难以屈伸手足冷,一般对于老年人的阳虚感冒老年人体质弱感冒了就不能单纯的大发汗特别是虚弱久病的老人容易入阴证所以加附子先振兴机体阳气同时发汗去邪。附子有毒剂量要一点一点的加上去才不会出现明显的中毒反应一开始就用足量病人会受不了的。小建中汤桂枝15g芍药20g甘草10g生姜15g大枣20g饴糖30g桂枝汤加饴糖。就是我们说的麦芽糖,用于治疗腹部急痛。然后腹部突然疼痛,痉挛性的疼痛,多用于月经期间的女生腹痛也用于虚人(老人孩子)腹痛,体质虚弱,容易疲劳腹部肌肉紧张是辩证要点,多用于胆道结石,输尿管结石腹膜炎十二指肠溃疡蛔虫等导致的腹痛有良好效果。桂枝汤加茯苓白术汤桂枝15g芍药15g甘草10g生姜15g大枣20g茯苓15g白术15g用于治疗外有表证内有水饮,表现就是有桂枝汤的症状自汗发热恶风,还有茯苓白术的症状口渴心悸小便不利浮肿,这是一个表里双解剂。在伤寒论里如果里有水饮又有表证光解表是不行的一定要利水解表同时进行,才能治好疾病,多用于流行性感冒低热。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15g芍药15g甘草10g生姜15g大枣20g龙骨15g牡蛎15g用于治疗胸腹部出现动悸感,有上冲感。容易出现惊恐不安,睡眠浅,失眠容易做噩梦,自汗盗汗遗精。有上面这些症状就用这个方一般用于治疗神经衰弱性的疾病,失眠多梦心悸胸闷,还用于男性的阳痿早泄,与桂枝汤相比这个方的心悸和惊恐不安最为明显,多用于神经衰弱、癔症、支气管哮喘、心肌炎、癫痫、精神分裂症、小儿夜啼遗尿多汗、女子梦交带下等。这个症状在临床特别常见,效果很不错,比桂附地黄丸直接补肾高明多了。桂枝加术附苓汤桂枝15g芍药15g甘草10g生姜15g大枣20g白术20g附子10g茯苓20g这个方是入少阴的,也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导致的腰膝肘关节痛全身痛心悸四肢常冷桂枝汤打底健脾胃运化气血津液至全身白术茯苓健脾利湿去肌肤间寒湿水气附子振兴全身阳气止痛祛寒。对于大部分的风湿痹痛都有很好的效果。宋一秋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