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医学
标/准/化
规/模/化
FSN
浮针医学
科/学/化
国/际/化
上工少涉诚朴勤仁
浮针医学纲要
基于基础医学的现代针灸
刘某某,男,55岁,
首诊:年12月18日。
主诉:左侧下颌部及头面部疼痛伴吞咽进食困难加重2+月。
现病史:2+月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左侧下颌部及咽喉部疼痛不适,进食吞咽时加重,伴头面部放射性疼痛,疼痛呈阵发性刀割样痛、跳痛、烧灼样痛,医院诊治,排除颅内病变后诊断考虑“三叉神经痛”,给予输液及口服卡马西平抗神经病理性疼痛、盐酸阿米替林缓解焦虑抑郁等药物治疗后,服药起初疼痛控制尚可,一周后无效并进行性加重,影响患者进食及睡眠,并建议至华西行手术治疗,患者恐惧手术,经浮友介绍至我门诊就诊,来时患者精神状态较差,口齿不清,不敢用力张嘴和说话,经沟通后患者及家属同意尝试浮针治疗。
既往史:左侧面神经炎后遗症(面瘫50+年,患者发病时年龄较小,原因不清)。
辅助检查:(-10-10.医院武装警察部队)头颅CT及颈部增强CT均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三叉神经痛。
患肌查找:颞肌左、咬肌左、二腹肌左、胸锁乳突肌左、斜角肌左、头夹肌左。
浮针治疗过程
第一诊:年12月18日。
第一针:从左侧胸锁乳突肌中下段向上进针(处理:胸锁乳突肌、斜角肌、二腹肌、颞肌),行抬头及向右侧转头抗阻,配合伸舌运动,张嘴和闭嘴咬牙运动。
第二针:从左侧颞骨乳突向下颌角方向进针(处理:二腹肌、咬肌),患者张嘴、咬牙及吞咽,舌部抵上颚灌注。
第三针:从颈5棘突左侧斜向颞骨乳突进针(处理:头夹肌、部分斜角肌),患者向左侧转头、左侧侧屈抗阻。
扎针后效果:治疗后患者张嘴及吞咽困难当即明显缓解。
备注:1.嘱患者避免受凉,清淡软食;2.暂停一切口服药物,三天后复诊。
第二诊:年12月23日。
患者停药期间,头面部放射性疼痛感较首次治疗后有所反弹,但比治疗前明显减轻,不影响睡眠,吞咽困难稍好转。继续上述治疗及医嘱。
第三诊:年12月28日。
患者诉第2次治疗后病情稳定,疼痛发作次数逐渐减少,疼痛感进一步减轻,治疗同前。
第四诊:年1月6日。
患者偶有头面部疼痛,疼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进一步减少,已能正常进食,夜间休息良好。
第五诊:年1月30日。
患者头面部疼痛基本缓解,近日发作2次,发作时只留有进食时下颌部轻微卡顿感。余无特殊不适。
第六诊:年2月24日。
患者今日就诊,诉近1月已无明显不适症状。
下图为患者既往就诊信息
视频一
行浮针治疗前后患者主观感受(患者三叉神经痛伴无法进食、吞咽困难。经浮针治疗前后主观感受。)
视频二
浮针治疗操作视频
寄语:此例患者的三叉神经痛表现为下颌部运动时诱发加重,考虑与下颌部周围的肌肉受凉、痉挛、紧张有关,卡压其穿行的神经诱发疼痛所致,浮针治疗紧张痉挛的患肌后,卡压迅速缓解,患肌消除后,症状随之消失,疗效稳定。
作者:张敏
浮针I段、主治医师、颈肩腰腿痛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