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视力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眼球转动时出发痛楚、视野缺损,和无法分辨颜色,便有机会是视神经发生炎症,即视神经炎的病征。
视神经发炎是由于神经纤维外壳被破坏,或者是波及到视神经的感染或者炎症引起的眼疾。
视神经发炎对视力影响很大,如果恢复不理想,可能还会对视力产生永久的影响。不过,如果在发炎时能够尽快确定相关病因,同时接受合适的治疗,有助视力的康服及减低出现后遗症的机会。
视神经炎的分类和病因因病变损害的部位不同,视神经炎分为: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乳头炎和视神经视网膜炎。
视神经炎的病因十分复杂,临床上约半数的视神经炎其实未能找到确切的病因,其中最常见的致病原因是神经脱髓鞘性病变,即是神经纤维的外壳被破坏。
正常的神经纤维外面都包有节段状的外壳,这些外壳是神经信号传递的基础,但在某些疾病中,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会被异常激发产生自身抗体攻击神经外壳,导致外壳损坏而致病(图1),其中常见的有多发性硬化症,有时视神经炎病人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多发性硬化症,而其实就是视神经炎就是多发性硬化症的首发症状之一。
1(A)
图1:神经纤维的外壳被破坏可致视神经炎。
1(B)
其他与视神经炎有关的感染性病因还包括病毒或者细菌感染,局部或者全身的感染都可能通过局部蔓延或者血流转移影响视神经导致视神经炎。
其中局部感染包括眼或眼眶内的炎症,口腔炎症或者是颅内的炎症;而较常见可能引起视神经炎的全身性感染包括结核和梅毒等。此外,一些自身免疫性的疾病也是较常见的致病原因,例如红斑狼疮等。
症状和诊断方法视神经炎多数只影响一只眼睛,但也有时会同时影响两眼,在成人中单眼发病较多见,而双眼发病则在儿童中较多见,视神经炎通常女性病人较多,男女比例约为3:1。
其症状通常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而在疾病早期时症状不明显,病人可能没有察觉,当疾病加重,可能会出现以下的症状:视力大幅度下降,眼球后方可能会有疼痛的感觉,特别是眼球转动时,视力变昏暗,好像灯光调弱一样,物体的颜色看起来变得阴暗褪色。
部份病人可能会在运动或洗热水澡以后发觉视力模糊。其中视力下降和眼球后方的疼痛感觉都是重要的病征。
发生视神经炎时若以眼底镜检查病人眼底,可以见到视神经乳头水肿(图2)。色觉检查时,可发现患眼的颜色分辨力减弱。进行视野检查时,则可见视野中心暗点。
图2:视神经炎病人的的典型病征之一是视神经乳头水肿。
眼电生理检查时可以见到患病眼睛的电生理波延迟出现,波幅减弱(图3)。患眼的瞳孔对光的反应,也会呈现异常的现象。
图3:视神经炎病人眼电生理检查时不仅会出现电生理波延迟(A)还会有波幅的明显下降(B)。
部份病人用超声波、磁振共振或检查,有时可以发现视神经病灶的部位,同时也可以对一些颅内占位病变引起的视神经水肿进行鉴别。
治疗的最新发展对于视神经炎,有明确致病因素的病人,应该针对引起炎症的疾病进行治疗,同时保护视神经。但由于不少视神经炎病因不明,所以治疗相当棘手。
临床上有部分病例即使不予任何治疗,仍可以回复到原来的视力,但也有病例会出现视神经萎缩,最终导致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的后遗症。
有关视神经炎的治疗,其中一个争论较多的问题是是否使用类固醇。有研究指出使用类固醇对视神经炎病人的视力、对比敏感度和视野的总体改善并没有明显的作用,而在急性期采取口服类固醇,不但没有疗效,反而增加了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生率,但是亦有研究表明类固醇对某些视神经炎病人帮助明显。
有大型临床研究表明使用大剂量静脉注射类固醇,连续注射三日的类固醇冲击疗法,可以缩短视神经炎的病程,延缓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生,而在与使用安慰剂的对照组对比中发现,使用三日类固醇冲击疗法的病人在接受治疗之后半年内仍有色觉、视野及对比敏感度的进步。
而事实上,现今不论是眼科医生还是神经内科医生,在国际上治疗视神经炎,尤其是急性视神经炎的最常用做法是:采用静脉注射大剂量类固醇的冲击治疗。
关于类固醇治疗的时机,有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在发生炎症14日内进行治疗,视神经细胞的损伤仍能获得改善甚至逆转,但到18日后,治疗的效果就开始不明显。
由于视神经炎的早期诊断存在困难,确定视神经炎病人发病的确切时间有一定难度,但不论怎样,及早治疗都是视力改善的重要前提条件。
除类固醇外,对一些重症病例,可以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此外在恢复期间,一些维他命类药物和神经生长因子类药物亦可以考虑使用。
视神经炎病因复杂,诊断比较困难,而且可能对视力造成永久影响。但若及早发现并接受适当治疗,不但可能能获得较好的视力恢复效果,还可减低出现后遗症的机会。如出现怀疑视神经炎症状,应该及时找医生诊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