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又一次的复发,一次又一次坠入黑夜……因为自身免疫系统的病变,引起神经髓鞘的破损和剥落,致使脊髓、大脑以及视神经功能受到损害,患者的神经系统残疾逐渐加重,丧失自理能力、失明甚至失去生命,这就是多发性硬化症。
认识多发性硬化症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好发于20-40岁中青年群体的免疫系统罕见病,女性患者大约是男性患者的1.5-2倍。这些特征,让多发性硬化症有了一个别名--“美女病”。
这是一种终身、慢性、进展性疾病,随着不断经历复发缓解的过程,很多患者的神经功能留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数据显示,80%的多发性硬化患者在患病15年后发生身体功能或认知障碍,近半数患者无法独立行走。
目前,世界上约有万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我国约有3万名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由于多发性硬化症的症状多而复杂,因此很容易与视神经脊髓炎、脑血管病、颅内肿瘤、脊髓炎等相混淆,从而导致误诊、误治。
据统计,如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有近50%的多发性硬化患者在20年后将依靠轮椅生活,约40%左右的患者出现抑郁症状,导致其自杀率是正常人群的7.5倍。
多发性硬化症的症状有哪些?
1、首发症状
包括一个或多个肢体局部无力麻木、刺痛感或单肢不稳单眼突发视力丧失或视物模糊(视神经炎)复视,平衡障碍膀胱功能障碍(尿急或尿流不畅)等某些病人表现急性或逐渐进展的痉挛性轻截瘫和感觉缺失这些症状通常持续时间短暂,数天或数周后消失,但仔细检查仍可发现一些残留体征。
2、肢体僵硬无力
首次发病后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缓解期,可再出现新的症状或原有症状再发感染可引起复发女性分娩后3个月左右更易复发,体温升高能使稳定的病情暂时恶化复发次数可多达10余次或更多,多次复发及不完全缓解后病人的无力僵硬、感觉障碍肢体不稳视觉损害和尿失禁等可愈来愈重
3、临床常见症状体征
临床常见症状体征,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体征多于症状是重要的临床特征,患者主诉一侧下肢无力、步态不稳和麻木感检查时却可能发现双侧锥体束征或babinski征(即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用于临床上的神经系统检查,属于锥体束病理反射)。眼球震颤与核间性眼肌麻痹并存指示为脑干病灶,是高度提示多发性硬化症的两个体征。
4、发作性症状
多发性硬化症的发作性症状也不容忽视,例如lhermitte征是过度前屈颈部时出现异常针刺样疼痛,自颈部沿脊柱放散至大腿或足部,是颈髓受累征象。球后视神经炎和横贯性脊髓炎通常可视为多发性硬化症发作时的表现,也常见单肢痛性痉挛发作眼前闪光、强直性发作、阵发性瘙痒广泛面肌抽搐、构音障碍和共济失调等但这些极少以首发症状出现,倾向以固定模式在数天、数周或更长时间内频繁再发可完全缓解某些以罕见症状或非常规方式起病的多发性硬化症病例常使诊断困难,如年轻患者典型三叉神经痛特别是双侧性应高度怀疑多发性硬化症。
规范治疗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目前,多发性硬化患者的治疗以急性期治疗和缓解期治疗为主。急性期多采用短疗程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来减轻急性发作症状。
缓解期以控制疾病进展,预防复发,延长缓解期时间,从而延缓残疾进展、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称为疾病修正治疗。专家表示,“疾病修正治疗对预防复发和延缓疾病进展非常重要,但目前国内缓解期治疗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目前中国已批准上市的疾病修正治疗药物非常有限。”
多发性硬化疾病已经有多年的历史,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新药已陆续在国外获批并上市,而我国此类治疗药品种类与国际领域内具备的药品种类仍相距甚远。“很多患者都在期盼着有更多的创新药品能够尽快引进中国,以便得到更有效的治疗来预防复发。”专家表示,预计到今年年底,国内将上市一款每日一次的新型口服治疗药物,在有效降低复发率的同时,服药方式更加方便,患者依从性更高,可以大大改善患者预后。
俄罗斯开发的一款西伯利亚冷杉精华亦对多发性硬化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目前已由北京西伯利亚白桦茸研发有限公司独家引进至国内。据专家介绍,西伯利亚冷杉精华含有一种珍稀成分--聚戊烯醇。研究表明,聚戊烯醇在缓解神经退行性疾病、免疫功能、护肝、多发性硬化症、抗肝炎病毒和艾滋病毒以及辅助化疗白血病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药效。
此外,西伯利亚冷杉精华还含有丰富的铁–麦芽酚,因含铁–麦芽酚,而使西伯利亚冷杉精华呈深红色。麦芽酚是最强大的天然抗氧化剂,一方面,它阻断自由基,防止其破坏细胞和机体纤维组织的完整性;而另一方面,促进胃肠道对铁元素更好的吸收和消化。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