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穴
四神聪、鱼腰、印堂、上明、太阳、耳尖、球后、上迎香、内迎香、夹承浆、金津玉液、牵正、翳明、安眠
太阳
出《银海精微》。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术拳谱列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少林拳中记载,太阳穴一经点中“轻则昏厥,重则殒命”。现代医学证明,打击太阳穴,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脑震荡使人意识丧失。
穴名释义
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出《银海精微》。
主治
清肝明目,通络止痛。
1、偏正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
2、目赤肿痛,视神经萎缩等。
取穴方法
太阳穴位于头部侧面,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穴位配伍
风寒头痛者,配风门、合谷;
风热头痛者,配大椎、曲池;
风湿头痛者,配头维、阴陵泉;
阳明头痛者,配攒竹、合谷、内庭;
少阳头痛者,配率谷、外关、足临泣;
太阳头痛者,配天柱、后溪、申脉;
厥阴头痛者,配四神聪、太冲、内关。
日常保健
太阳穴是人头部的重要穴位,《达摩秘方》中将按揉此穴列为“回春法”,认为常用此法可保持大脑的青春常在,返老还童。当人们长时间连续用脑后,太阳穴往往会出现重压或胀痛的感觉,这就是大脑疲劳的信号。这时施以按摩效果会非常显著。按摩太阳穴可以给大脑以良性刺激,能够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并且能继续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太阳穴的正确位置是由眉梢到耳朵之间大约三分之一的地方,用手触摸最凹陷处就是太阳穴。按摩时首先调整好身体姿势,坐站皆可,但要身体端正,脊背挺直,挺胸收腹,情绪稳定,精神集中。一般都采坐姿。坐或站好后将手掌搓热,贴于太阳穴,稍稍用力,顺时针转揉10—20次,逆时针再转相同的次数。也可以将手掌贴在头上,以拇指指肚分别按在两边的太阳穴上,稍用力使太阳穴微感疼痛,然后,顺逆各转相同的次数。一般按摩的次数可多可少,可以自己按照大脑疲劳的程度调整。
云少编辑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