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萎缩是属于神经系统的一种疾病,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视网膜神经细胞和视网膜轴突发生病变,致使视神经损坏的一种改变,一般发生于视网膜至外侧膝状体之间的神经节细胞轴突变性。视神经萎缩是视神经病损的最终结果,表现为视神经的变性和消失,视觉传导功能障碍,出现视野变化,视力减退并丧失。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颜色为淡黄或苍白色,境界模糊,生理凹陷消失,血管变细等。
临床上根据原发病的不同及部位将其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包括外伤、脊髓痨、烟酒中毒、球后视神经炎用先天遗传引起者;继发性包括视神经乳头炎、视网膜、脉络膜炎症、变性、中央动脉阻塞引起者。目前西医对此症义为“不治之症”。临床上患者对此病普便缺乏正确认识,开口就是大夫说我视神经萎缩了,治疗了好多年了,什么药都吃了,反而越来越重,我们问“你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神经萎缩?”患者回答是不知道,大夫反正说是视神经萎缩也没说什么原因。对于此症的治疗,必须详细追查病因,找到发病,从病因上治疗,这样才能标本兼顾,起到明显治疗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被西医判为“眼病不治的癌症”能被我们治愈的原因。目前最常见的原发病为青光眼、白内障、夜盲、视网膜炎、动、静脉阻塞、外伤、中毒、结核等。
中医认为的视神经萎缩的病因有:
1、肝气郁结,玄府闭塞肝为怒伤,则气机郁滞。五脏六腑之精上注于目,有赖肝之疏泄,肝气郁结,脉道阻闭,津精不能上荣于目,目失濡养而为青盲。这是常见的视神经萎缩的病因。
2、肝肾阴亏,清血不足肝藏血,目得血而通用视;肾藏精,精血充沛则目能视万物。肝属木,肾属水,水能生木,故有已癸同源。若素体弱,或房劳不节,可致肝肾阴亏
清血不足,而致神光无根,目无所见。
3、气血两虚,目无所养多见于重病久耗精血,或外伤气血,或手术后创伤尚未复原,而致气血两虚,目无所养,而成青盲,也是常见的视神经萎缩的病因。
4、肾阳不足,神光衰废神光乃目中自然视物之精华,神光源于命门,通于胆,发于心。若因禀赋薄弱,素体阳虚,或久病不愈,伤及肾阳,致肾中命门真火衰微,不能温煦脏腑.致神光衰废,目盲而不见。这种视神经萎缩的病因是比较常见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