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菊地黄丸
黄帝内经》中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气而藏之”。虽然肝开窍.丁目,但是眼睛是受五脏六腑的精气滋养的,而五脏六腑的精气首先要藏于肾,由此可见,滋养眼睛的精气是来源于肾的。
枸杞子40g菊花40g熟地黄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
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微酸。
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大蜜丸每丸重9g
密封。
《中国药典》
杞菊地黄丸的作用: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血上注于目则能视,即眼睛的功能与肝密切相关;在五行理论中,肝属木,肾属水,水能生木,肾与肝是一对母子关系,即肝为肾之了,肾为肝之母,母脏病变会影响到子脏;又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互生,肝与肾密切相关。因此,治疗眼部疾病,往往从肝肾人手。
《黄帝内经》中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气而藏之”。虽然肝开窍.丁目,但是眼睛是受五脏六腑的精气滋养的,而五脏六腑的精气首先要藏于肾,由此可见,滋养眼睛的精气是来源于肾的。
杞菊地黄丸是由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而成。枸杞子甘平质润,人肺、肝、肾经,补肾益精,养肝明日,菊花味辛、苦、甘,性微寒,善清利头目,宣散肝经之热,甲肝明目。八种药配伍组合共同发挥滋阴、养肝、明日的作用,对肝肾阴虚同时伴有明显的头晕、视物昏花等头、眼部疾患,尤为有效。临床上对丁因肝肾阴虚引起的视神经炎、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中心视网膜炎、干眼症、慢性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早期老年性黄斑变性等眼部疾患均有明显的治疗和改善症状作用。
使用方法有窍门:
杞菊地黄丸是滋阴明目的中药,属于进补类的。中医要求滋补类的药在饭前服用,即空腹服用,这样可以最人限度地保证药效的吸收。杞菊地黄丸的服用剂量,如果是大蜜丸则一次l丸,如果是水蜜丸则一次6克,一日2次。
银翘散
银翘散
居家使用注意事项:
杞菊地黄丸具有养肝益肾、滋阴明目的作用,是熬夜一族必备的缓解视疲劳的经典药品。但是杞菊地黄丸只适合于一般人群,如果因过度熬夜出现感冒、明显的头疼欲裂,喉咙剧痛,胃炎、牙疼,便秘等实火症状,则应停止服用该药,医院就诊。
文:药剂科供稿图:源于网络编辑:伊丽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