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氣未必都是虚,胸痹半表半裏實60年代有了心電圖機,冠心病診斷漸漸明確,以中西醫結合探討其臨牀經驗論著逐漸增多。對冠心病多有胸悶、胸痛,認為是痰飲瘀血阻滯的病因病機,這一認識頗為一致。而怎樣從整體上看待冠心病是虚還是實上存有分歧。其中有不少人提出:根據患者多有短氣、四逆、末梢血循環不好,心電圖提示供血不足、心肌梗塞等,冠心病患者多屬虚證,其治療則應以益氣活血為主。胡老認為:冠心病多屬於中醫胸痹心痛范疇,在《金匱要畧·胸痹心痛短氣病》第2條曰:“平人無寒熱,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正是說冠心病(胸痹心痛)多見邪實之證。胡老從六經辨證及辨方證上研究,常用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治療,認為本病以實證多見,今以治驗病例分析之。例1李某,男,67歲,病案號。初診日期年5月28曰:氣短、胸痛、胸悶一月餘。4月23日某醫院診斷為“心肌梗塞(癒合期)”,曾服複方硝酸甘油、氨茶碱等無效。又找中醫治療,以益氣活血,化痰通絡(白人蔘、黄芪、瓜蔞、赤芍、降香、桃仁、薤白、鬱金等)治療近月,未見明顯療效。近癥以左胸灼熱痛,氣短,動則明顯,時寒時熱,心下堵,口苦。時頭脹,失眠,大便微乾,舌苔黄,脈弦滑。胡老與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柴胡四錢,半夏三錢,黄芩三錢,白芍三錢,枳實三錢,生薑三錢,大棗四枚,桂枝三錢,茯苓四錢,桃仁三錢、大黄二錢,生石膏一兩,炙甘草一錢。二診:6月1曰:上藥服三劑,各癥均已,唯感夜間憋氣,食後燒心,大便乾,舌苔黄,脈弦滑畧數。上方增大黄為三錢。三診:12月23曰:上藥服二劑夜間憋氣已,外出活動仍感氣短,但休息後癥狀漸漸消失,未再來診。今咳一周而來診,與半夏厚朴湯加味。按:本例在前後治療過程中,都用了活血理氣藥,但前醫無效,而胡老治療療效明顯,其關鍵是:前醫未注意患者的寒熱虚實,而胡老首先認清是實熱,並定位在半表半裏,再進一步辨出是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方證,故效如桴鼓。類似這一治驗是不勝枚舉的,這裏僅再看胡老回憶的一個病例,更可了解胡老治冠心病的特點和辨方證的準確。年冬,一個叫做齊興華的東北人,時年50歲,平時有心臟病,常心悸,胸悶,兩手膚色不同,一紫一白。一日起牀時突然發作胸悶心痛,其痛如刀割,併大汗淋漓,不敢挪動。時時哀叫,其妻給服鴉片而不見效。請西醫馬大夫急診,注射強心劑不效。胡老至,診脈細弱而有神,因謂不要緊。馬大夫聞言提起診包欲走,被家屬挽留,謂:“不是外人,不要見怪”。馬大夫乃問道:“君何以言不要緊?”胡老答曰:“中醫看脈象尚有神。”馬大夫請胡老診治,胡老处方與大柴胡湯合桃仁承氣湯一劑,立即煎服,不久痛已。續服前方兩劑,兩手膚色變為一樣,心絞痛未再作。本例因是回憶病例,當時無心電圖可證,但據患者心區痛甚,並伴見大汗淋漓,很難排除心肌梗塞。但無論是否,胡老把這些癥辨為實證,大柴胡湯合桃仁承氣湯方證,是獨具慧眼的。痰飲瘀血阻胸陽,祛痰活血理應當冠心病常有血液循環不好,而出現四肢發涼、胸悶氣短、面色蒼白、疲乏無力等,中醫辨證當屬陽虚。但進一步分析,這種陽虚是標,而痰飲瘀血阻滯是本,胸陽被阻使陽氣失運,即這種冠心病也是邪實之證。胡老也常治療這類病證。例2安某,女。74歲。病案號。初診日期、年6月14曰:患心絞痛一年多,常胸前劇痛,每發作則不能平卧,呼吸困難,經常服用硝酸甘油、氨茶碱等,大汗出,口乾不思飲,大便乾,舌苔白厚,脈弦細。證屬痰飲阻胸,瘀血阻絡,治以化痰通陽,祛瘀通脈。與瓜蔞薤白半夏湯加味:瓜蔞一兩半,薤白九錢。半夏二兩半,白酒二兩,桂枝三錢,枳實三錢,桃仁三錢,陳皮一兩,白芍四錢。結果:上藥服三劑,痛減,但小勞則發心區痛。上方加茯苓四錢,繼服六劑,胸痛時作時休,仍以上方加減,服一月後,胸痛不再發作。按:本例與例1都是痰飲瘀血阻胸,治療都用了祛痰活血的藥。但例1標熱明顯,而本例標寒顯著,故治療用方明顯不同。胡老在瓜蔞薤白半夏湯方解中講道:瓜蔞開胸逐痰止嗽,薤白散結止痛,合以為方,故治胸痹痛而喘息咳唾者。煎以白酒,更使藥力暢行無阻也。而用大量半夏,是因飲逆較甚之故。由兩治療驗例可看出,祛除痰飲是治療冠心病的重要之法。在《金匱要畧·胸痹心痛短氣病》第1條就提出:“夫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虚也。今陽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陰弦故也。”就是說上焦陽虚,下焦的寒飲盛,寒飲上逆,故使胸痹而心痛也。說明中醫早已認識到這一病因病理,也進一步說明冠心病以邪實多見。故治療冠心病多以祛邪為主,這是胡老治療該病的特點。房室傳導有阻滯,活血祛瘀可調理一般而論,脈結代見於外感病後期,由於汗、下、吐等治療而津血枯燥所致。治療多用炙甘草湯加減,但胡老不墨守常規,而是辨方證用藥。例3朱某,男,48歲,病案號。初診日期年8月12曰:近半年來心慌不適,在某醫院以補氣養血治療,曾用炙甘草湯、柏子養心丹、天王補心丹等方加減,多治無效,反出現惡熱、喜冷、失眠等癥。經做心電圖提示:房室傳導阻滯、心肌勞損。現在癥狀:心慌,失眠,納差,胃脘疼,心區隱痛,手脚麻木,口苦澀,小便黄,大便乾,舌苔白膩,脈結代。與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生龍牡:柴胡四錢,半夏三錢,黄芩三錢,桂枝三錢,茯苓三錢,白芍三錢,枳實三錢,桃仁三錢,紅花二錢,大棗四枚,生薑三錢,大黄二錢,生龍骨五錢,生牡蠣五錢。結果:上藥服三劑,胃脘疼已,納增,手脚麻木已,眠好轉,上方去紅花,加丹皮三錢。服六劑,胸痛減,眠佳,心慌不明顯,脈結代已。按:病有常有變,欲知其變,當細審其證。該患者有心慌、納差、手脚麻木、脈結代等,似是虚證,初用炙甘草湯加減等補益無可厚非。但治療後出現口苦澀、小便黄、大便乾、心區隱痛等,證屬少陽陽明合病挾瘀,故用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龍骨牡蠣和解少陽陽明,活血祛瘀、佐以安神,因藥已對證,不久均安。痰飲停久致心衰,溫陽利水本應該長期的冠心病往往發生心功能不全,出現心悸、浮腫等癥,已示正氣明顯虚時,也要據證用補。胡老也用理中湯、真武湯等方治療。《金匱要畧·胸痹心痛短氣病》第5條:“胸痹,心中痞,氣結在胸,胸满,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蔘湯亦主之。“胡老注解道:“心下痞,指心中痞塞氣不通之意。氣結在胸,謂氣結於胸中而胸满悶也。脅下逆搶心,謂自覺有氣自脅下而逆於心胸感。枳實薤白桂枝湯,功能降逆行氣以消脹满,故主之。而人蔘湯亦主之者,以中氣大虚,飲自下乘,亦可能有氣結胸满的類似證候,但虚實不同耳。”可見胡老在治療冠心病,遇到中寒氣虚證時也用溫補中氣之法,而同時仍要去除痰飲,因“中氣大虚飲自下乘”。冠心病病久心衰,更易出現這些證侯。例4賀某,男,62歲。初診日期年10月15曰:雙下肢浮腫、胸悶、喘满2月。有冠心病、心肌勞損已5年。近兩月來胸悶、心悸加重,動則喘满,且出現雙下肢浮腫。西醫給服強心利尿藥,未見明顯療效;又服中藥10餘劑,癥亦不見好轉,更感頭暈、心悸明顯,而找胡老治療。近癥:胸悶,心悸,頭暈,氣短、心下痞满,口脣紫紺,口乾,大便乾,小便少,雙下肢浮腫明顯,舌苔白膩,舌黯紫,脈沈弦細。胡老與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木防己四錢,桂枝三錢,党蔘六錢,茯苓六錢,芒硝四錢(分二次)。結果:上藥服三劑,下肢浮腫明顯消退,頭暈、喘满、心下痞满明顯減輕。上方去芒硝,加生石膏一兩,服六劑,浮腫已。胸悶、心悸各癥亦不明顯。按:本例是中氣虚寒非常明顯的冠心病,因此以党蔘、桂枝溫補中氣。因中虚寒甚而飲邪上逆,故見胸悶、喘满、心悸等癥。又因飲邪盛溢於下,故見雙下肢浮腫,此時應溫陽利水,用溫補中氣藥理所當然。但痰飲停久,常易化熱,乘虚上逆,治本應降逆。一些人常忽畧於此,卻囿於黄芪為補氣之長,於此用其溫補中氣,使氣升不降,飲邪亦隨上逆,故使胸悶加重,更出現頭暈等癥。胡老辨證為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是因本患者不但中氣虚甚,而且氣逆水盛也明顯,同時又有心下痞满、二便不利、口乾明顯等癥,因此,以党蔘溫補中氣為君;以桂枝溫中降逆為臣;以防己茯苓利水化飲為佐;併使以芒硝清熱除堅满,標本兼治,故見效迅速。這裏更強調的是桂枝降衝逆的作用,是與黄芪升提正相反,一味之差,療效迥異。關於桂枝的降逆作用,胡老反復強調,熟讀桂枝湯諸方證可自明。以上是胡老治療冠心病最常用的方法。冠心病輕重不一,變癥多端,其治療方法,所用方藥也變化萬千。用經方治療該病也有許多方藥,據證用藥,當是定法。從病例談治療腦病經驗涉及腦病的中醫病證很多,臨牀常見的有:頭痛,眩暈,嘔吐,昏迷,中風,癡呆,癎證,癫狂,鬱證,不寐,耳鳴,耳聋,痙證,痿證等。現代醫學可見於腦腫瘤,腦血栓,腦出血,癫癎,腦積水,脊髓灰質炎,更年期綜合徵,血管神經性頭痛,抑鬱癥,精神分裂癥等。胡老用經方治療有不少獨特經驗,今從治驗看其一斑。腦病繁煩何其多,治療首推大柴胡翻一翻胡老的經治病案,突出的印象是在治療腦病中,使用最多的療劑是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通過這些病案分析。可看出胡老治療腦病的特點。例1(腦震荡後遺證)蔣某,男,25歲,病案號。初診日期年8月23曰:於年因牀倒受傷人事不知,六日後始甦醒,但後遺頭暈、頭痛、心煩躁等證。在當地先經西藥治療,不效;又找中醫治療,用藥多是熟地、五味子、紫河車、核桃仁、龍眼肉、桑椹、丹蔘、川芎等所謂補腎填精之品,也一直未見好轉而來京求治。近時犯頭暈、頭痛,頸項拘急且有上衝感,頭痛如針刺,常心煩躁,心下堵。手足冷,眠差,每晚祗能睡三四小時。大便乾,舌苔白根膩,舌尖紅,脈弦滑數。胡老與以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柴胡四錢,半夏三錢,黄芩三錢,枳實三錢,大棗四枚,生薑三錢,茯苓三錢,桂枝三錢。白芍三錢,大黄二錢,丹皮三錢,桃仁三錢,生石膏一兩半。結果:上藥服三劑,頭暈頭痛減,心煩躁減,心下堵已,大便如常。上方減生石膏為一兩,又服三劑,諸證已。按:該患者病巳七年,可謂久矣。前醫者囿於病久必虚,且見頭暈、肢冷、眠差等,往往辨證為腎精虧損,腦髓不足。故以地黄、山萸肉、龍眼肉、五味子、紫河車、核桃仁等補之;方中雖也加入丹蔘、赤芍等活血之品,但證屬實而用補,大法錯誤,故使病久遷延不癒。據患者有心下堵、頸項拘急、大便乾,知病在少陽陽明;病已七年併因外傷,常有頭痛如針刺、眠差等,知為久有瘀血,故為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方證;又因有心煩躁之癥,故加生石膏解熱除煩。因方藥對證,藥能直對病本,故頭暈頭痛、失眠皆應刃而解。例2(腮腺炎合併腦炎)董某,女,7歲,病案號。初診日期年9月2曰:發燒,兩腮腫痛一周。近幾天來出現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經同仁醫院腰穿確診為“腮腺炎合併腦炎”。因是病毒性感染,西藥無對癥藥物,囑其找中醫診治。近癥:兩腮腫痛,左側腫甚,紅腫而硬,頭暈、頭痛,時惡心、嘔吐,不欲食,往來寒熱,體溫38.2℃。大便乾燥,舌苔白黄,脈弦數。與大柴胡湯加銀花、連翹、公英、甘草、生石膏:柴胡五錢,黄芩三錢,半夏三錢,枳實三錢,生薑三錢,白芍三錢,大棗四枚,大黄二錢,銀花四錢,連翹五錢,公英八錢,炙甘草二錢,生石膏二兩。結果:上藥一劑,煎兩次、分為兩天服。服後,腮腫減輕,頭痛已,仍頭暈,惡心減,近兩天僅嘔吐一次,發熱減,體溫37.4℃。上方去大黄繼服一劑,嘔吐已,頭暈減,但自汗、嗜卧。與小柴胡湯加生石膏:柴胡二錢,黄芩二錢,半夏三錢,党蔘二錢,生薑三錢,大棗四枚,炙甘草一錢,生石膏一兩。服三劑諸癥已。按:本例腦炎,來診時呈三陽合病,故以大柴胡和解三陽;加銀花、連翹、公英、甘草、生石膏增強清熱解毒之力,着重祛邪安腦。當邪卻癥減,正氣也衰,故見自汗、嗜卧。因此用小柴胡湯加生石膏建中和胃,使中和而神安。例3(癔病)段某,女,14歲,病案號。初診日期年9月29曰:患者在64年3月月經初潮,後未再潮,7月曾有一次鼻衄。於65年4月23日突發四肢抽搐及昏厥。近來發作頻繁,每發病前厭食。右上腹疼,胸悶,口吐酸水,當有氣自腹向上衝時即發肢抽動,四肢發涼。並見呼吸急迫,大聲喧喊,口苦,便乾,意識朦朧,每鍼刺人中即清醒。平時惡喧嚷,看電影則頭暈。近發作較頻,常因飲食誘發,舌苔薄白,舌有瘀點,脈弦細稍數。與大柴胡湯合桃核承氣湯:柴胡四錢,半夏三錢,黄芩三錢,枳實三錢,白芍三錢,桂枝三錢,桃仁三錢,茯苓三錢,大黄二錢,生薑三錢,大棗四枚。丹皮三錢,芒硝三錢(分沖)。結果:上藥服三劑,抽搐及胃腹痛未作,吐酸水已,仍感頭暈。改服小柴胡湯合當歸芍藥散:柴胡四錢,党蔘三錢,炙甘草二錢,當歸三錢,白芍三錢,川芎二錢、半夏三錢,黄芩三錢,澤瀉三錢,生薑三錢,大棗四枚,蒼朮三錢。茯苓三錢,吳茱萸三錢。先後加減服用三個月,諸癥均已。按:癔病屬神經官能性疾病,西藥無對證良藥,中醫辨證論治多有良效。值得一提的是,臟腑辨證多認為肝氣鬱結,或痰鬱氣結等。張志純老中醫多把該病稱為“肝痛”,擅用逍遥散加減治療,偏於養血、利水、疏氣、溫補為主。與胡老主用祛瘀、理氣、攻下以祛實為主顯然不同。但在會診討論病案時,認為柴胡劑對腦病有良效、兩老中醫卻有共識,值得進一步探討。例4(癫癎)張某,男,46歲。初診日期年3月13曰:因年8月被電撃傷,撃倒昏迷約一分鐘,身體七处被灼傷。自此常發癫癎,大約每半月發一次。並每天頭痛無休,在當地中西醫治療迄今未癒。現癥:胸脅苦满,胃腹脹满,早起惡心、後頭痛,喜忘,舌苔白根黄膩,脈沈弦。與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柴胡六錢,半夏四錢,黄芩三錢,枳實三錢,生薑三錢,大棗四枚、桂枝三錢,桃仁三錢,白芍三錢,茯苓三錢、丹皮三錢,大黄二錢,炙甘草二錢,生石膏一兩半。結果:上藥服16劑,惡心、頭痛已,癫癎發作較輕,約一月一次,仍喜忘。仍上方繼服10劑,癫癎未再發,喜忘好轉漸已。按:傍觀者奇,急索其方,記其案,胡老祗是淡然回答:“無他,是方藥對證。”《傷寒論》第條:“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胡老在注解該條時論述道:其人如狂,喜忘,為瘀血的要徵,即《內經》所謂“血併於上則亂而喜忘”是也。久瘀血其來也漸,故令喜忘;新瘀血其來也暴,故令如狂。但新者易攻,桃仁承氣湯辈即能治之;久者難拔,勢須抵擋丸,方可克之。
忘與狂均屬精神神經癥。以是可知,諸精神神經癥,多因瘀血為患,治以祛瘀活血多能取效。由此也悟出,狂躁、癫癎等腦系病變,用祛瘀法治療,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僅用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減治療的病案也多不勝數。例如年5月22日來一外地患者,男性18歲,突發癡獃,不能說話。經腰穿等檢查未見異常,而治疔半年未見好轉。胡老與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回家治療。待一月後,來信告知,患者服20劑後癥狀漸漸好轉,已能說話。
又有甄某,女,20歲,年12月來診,其人如醉如癡,問話不答,在家也不言語,已多治無效,舌苔黄,脈微數,與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連服10餘劑,證已,上班工作,變得性格活潑愛說。例5(腦梗塞)崔某,男,66歲,首都機場患者。初診日期年3月5曰:兩周前病發腦梗塞,出現左半身不遂,麻木不仁,走路不稳,需人扶持,口乾思飲。大便乾,舌苔白根膩,脈弦滑數,血壓/毫米汞柱。與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柴胡四錢,半夏三錢,黄芩三錢,白芍三錢,枳實三錢,大黄三錢,生薑三錢,大棗四枚,桂枝三錢,丹皮三錢,茯苓三錢,桃仁三錢,生石膏一兩半。
二診4月1曰:上藥服6劑,走路已輕快。已不用他人扶持,大便日3~4行,血壓/毫米汞柱。仍宗前方,大黄減為二錢。三診4日8曰:左半身不仁明顯好轉,唯左臂尚不遂,血壓/96毫米汞柱,仍上方消息之。按:以上是胡老治療腦病的部分病案,無論是器質性和功能性病變,都有用大柴胡湯的機會。當然其前提是,當患者出現其方證時纔能應用。驚狂緣本於亡陽,桂枝救逆理應當例6(癔病)王某,女,26歲,空軍翻譯。旁觀修理電綫而受驚嚇,出現驚悸、心慌、失眠、頭痛、納差、惡心,時有喉中痰鳴,每有聲響則心驚變色,躁煩而罵人不能自控,逐漸消瘦,由兩人扶持來診。舌苔白膩,脈弦滑寸浮。此為寒飲上犯,治以溫化降逆,與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湯加減:桂枝三錢,生薑三錢,炙甘草二錢,大棗四枚,半夏四錢,茯苓四錢,生龍骨五錢,生牡蠣五錢。結果:上藥服三劑。心慌、喉中痰鳴減輕。服六劑,納增,睡眠好轉。再服10劑諸癥皆消。例7(癔病)劉某,男,30歲。初診日期年4月5曰:東北泰來地區出現一條瘋狗,到处咬人,人人恐懼。一天患者不料遇到瘋狗,雖未被咬傷,但被驚嚇致病,出現心慌、驚悸、恐懼、失眠等癥,用中西藥治療久不見效。經病人介紹而來京找胡老診治。患者外觀泰然,神色無異常,祗是感心慌、胸悶,時有恐懼不能自主,常失眠盗汗,舌苔白膩,脈弦數。脈證合參,知為陽虚水逆而致心陽不振,為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的適應證:桂枝四錢,炙甘草二錢,茯苓五錢,生龍骨一兩,生牡蠣一兩結果:上藥服六劑,諸癥已,髙興回原籍,並來信告之一年多也未復發。按:以上兩例都是驚悸證,西醫可明確診斷,可謂神經官能癥,但用各種鎮靜安神藥無效。中藥有效,但必須方藥對證。一般中醫,往往見心慌、失眠、盗汗等,首先想到為陰血虚而陰虚陽亢。這可能緣於對《傷寒論》有關條文理解的不同。
如《傷寒論》第條:“傷寒脈浮,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湯主之。”一些注家說什麼:“本方中的亡陽和少陰證的亡陽不同。少陰亡陽是有汗出肢冷、筋惕肉瞤的證候:……因為前者所傷是腎陽,後者所傷是心陽。傷腎陽的宜四逆、真武;傷心陽的宜桂枝救逆。”祗不過是說亡陽是亡陽氣,“因火邪逼迫,心神耗散以致驚狂不安,所以用桂枝湯去芍藥之苦平,加蜀漆之辛散(當主要是祛痰作用),目的是使火氣與外邪一時併散。”一方面說亡陽氣,一方面說治療時要散火氣與邪氣,到底病因病機是什麼?讓人越看越糊塗。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湯、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的功能主治不明白,因此當遇此方證時不會用其方,而往往一見驚悸即想到是心血虚,心陽亢,治療必以生地、白芍、酸棗仁、柏子仁、生龍骨、生牡蠣等養心潛陽。
產生這一不同的認識主要原因,胡老明確指出,是《傷寒論》與《內經》為兩個不同的理論體系。僅就關於狂的成因來看,《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諸躁狂越,皆屬於火。”《素問·脈解篇》曰:“所謂甚則狂癫疾者,陽盡在上,而陰氣從下,下虚上實,故狂癫疾也。”《難經·二十難》曰:“重陽者狂,重陰者癫。”
而《傷寒論》對驚狂的形成與《內經》完全不同,從具體條文看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和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證即可明白。胡老對該兩方證有明確的解釋:傷寒脈浮,本宜麻黄湯發汗治之,而醫以火迫使大汗出,乃錯誤的治療,徒亡津液,不但表不解,且導致急劇的氣上衝,並激動裏飲,而發驚狂,以致卧起不安。《傷寒論》謂“太陽傷寒者,加溫鍼必驚也”,是說傷寒本是熱證,以火助熱,邪因益盛,氣衝飲逆,此驚狂奔豚之所以作也。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湯能治火劫亡陽的逆治證,故又特稱之為救逆湯。此方為桂枝湯去芍藥加驅痰的蜀漆,鎮驚的龍牡,故治桂枝去芍藥湯證有痰飲而驚狂不安者。值得說明的是,蜀漆苦辛,平,為除痰,截瘧藥,並無解表散邪作用。胡老常以半夏、茯苓等代之。
從以上兩治驗可看出,療效頗佳,不用酸棗仁、柏子仁等安神,因飲去衝逆止則神安眠安。如按《內》《難》所述:“重陽者狂”,“陽盡在上”,何以能用桂枝救逆湯治療?胡老通過多年系統研究和教授《內經》,《傷寒論》,提出兩者理論體系不同,是有客觀依據的,也是出於嚴肅的治學態度。眩暈併非肝陽亢,裏外寒熱更瘋狂例8(髙血壓,中風)劉某,女、65歲。初診日期年11月9曰:胡老赴延慶巡回醫療,遇一老者用兩輪車拉其老伴來診。該患者病急中風三日,頭暈不起,煩躁不得眠,左半身不遂,前醫以大劑平肝潛陽之品,併加羚羊角粉五分沖服。患者服一劑,癥不但不減,反更煩躁;整夜不眠,併感明顯熱氣上衝,胸悶懊憹,舌苔黄膩,舌紅,脈弦滑數,血壓/毫米汞柱。其老伴問胡老:“能包治好吗?不包好就不治了,光羚羊角就花五元錢,治不起!”胡老回答:“包治不好說,但我開的藥不過二角錢左右。您可試服一劑。”老者同意一試。於是胡老開方與大黄湯加生石膏:
黄連二錢,黄芩三錢,梔子三錢,生石膏一兩半,大黄三錢。囑:先以大黄浸湯,以其湯煎諸藥。
結果:上藥服一劑,第二天下午又來診,老者進門即磕頭作揖,並口中念道:"可遇到救命恩人!"並請求再賜良方。胡老詳問之,知其服藥後,大便通一次,諸癥明顯減輕,血壓為/毫米汞柱。與服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調理。例9(髙血壓)趙某,男,53歲,病案號154o初診日期年12月6曰:發現髙血壓已20多年,常頭痛頭暈,失眠,於年4月2日來門診治療。前醫以平肝潛陽,活血益氣,滋陰養心等法治療半年未見明顯變化。近一月常頭暈,失眠,煩躁,易恐,心慌,鼻衄,大便乾,左半身麻木,血壓/毫米汞柱,舌苔黄,舌質紅,脈弦數。證屬陽明裏熱,治以清泄裏熱,與瀉心湯加生地炭:大黄三錢,黄連二錢,黄芩二錢,生地炭三錢。
結果:上藥服三劑。大便通暢,心煩,鼻衄已,睡眠好轉,時有胸悶。改服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服一月,頭暈頭痛等諸癥皆己。血壓在~/~毫米汞柱波動。按:治病不在用藥多,用藥貴,而在方藥對證,從這兩例可看清楚。例8用了大量平肝潛陽藥,而且還用了羚羊角,結果服後更煩躁不得眠。而胡老僅用了五味普通常用藥,即速收其功。例9為20年沈疴,前醫長期用養陰、平肝、潛陽等法不效,胡老僅用普通四味即收顯效。原因何在?實際道理很簡單,前醫祗是治其標陽亢,未治其本邪實。而胡老不僅有豐富的臨牀經驗,更重愛的是仲景學說掌握到家,因此有鷹鷲之眼,一眼就看穿是陽明裏實熱,直投三黄瀉心,搗其病本,用藥精簡準確,不必網絡原野。美尼爾氏及癫癎,水飲上犯最常見例10(美尼爾氏綜合徵)陳某,女,25歲,清華大學學生。初診日期年10月16曰:四五個月來頭暈,目眩,惡心,心慌,不能進食,不能看書,西醫診斷為美尼爾氏綜合徵,服西藥治療無效。查血壓正常,口乾不思飲,思睡,乏力,但行動自如,月經後期量少,舌苔白根膩,脈沈細弦。證屬血虚水盛,治以養血利水,與當歸芍藥散合小半夏湯加吳茱萸:當歸三錢,白芍三錢,川芎二錢,蒼朮三錢,澤瀉五錢,茯苓三錢,半夏五錢,生薑四錢,吳茱萸三錢。結果:上藥服三劑,證已。例11(美尼爾氏綜合徵)劉某,女,19歲,學生。初診日期年10月3日:因眩暈,耳鳴,耳聋二月。某醫診斷為“美尼爾氏綜合徵”,中西藥治療不效,已休學兩月,托親友而找胡老診治。近頭暈不能起,睜眼則暈甚,耳聋、耳鳴,口乾不欲飲,時感胸悶心慌,舌苔白厚,脈沈細。此寒飲上犯,蒙閉清窍,治以溫中化飲,與苓桂朮甘湯:茯苓六錢,桂枝三錢,蒼朮二錢,炙甘草二錢。二診10月12日:上方連服八劑,頭暈已,耳鳴大減,耳聋好轉。前方增桂枝為四錢、茯苓為八錢。三診10月20日:上藥服六劑,諸癥已,因害怕再犯要求再服藥鞏固,囑其不必服藥。例12(癫癎)王某,男,46歲,病案號。初診日期年3月8日:癫癎發作3年,原發無定時,經服西藥曾一度好轉。近年來發作較頻,大約每半月左右發作一次。發則四肢抽搐,口吐白沫,不省人事,在當地治疔無效,由新疆來京求治。近期發作已一周,自感咽乾、胃脘微脹,有時頭暈、耳鳴,别無明顯不適,舌苔白,脈弦細。證屬飲踞少陽,治以和解化飲,與小柴胡合苓桂朮甘湯加生石膏:柴胡四錢,半夏四錢,党蔘三錢,黄芩三錢,生薑三錢,蒼朮三錢,茯苓三錢,桂枝三錢,大棗四枚,炙甘草二錢,生石膏一兩半。結果:上藥服六劑,頭暈、胃脘微脹好轉,癫癎未見發作。上方生石膏減為一兩,停服西藥,繼服兩周仍未見發作。囑回家繼服藥,有病情變化再來信,但未見來信。例13(癫癎)胡某,14歲,病案號。初診日期年10月18口:4年前患急性黄疸性肝炎,經治療黄疸退,但食納不佳,肝功時有波動。時頭暈目眩,近一年來大約每半月有一次癫癎發作,發作時先覺氣上衝咽,旋即四肢抽搐,繼則牙關緊閉,後則不省人事,口吐白沫,經常服西藥鎮靜藥,但仍每半月發作一次。常感乏力,每發作後尤為明顯。因食慾不振而現身體瘦弱,舌淨無苔,脈弦細稍數。此證屬血虚水盛,治以養血利水。囑停服西藥鎮靜藥,與柴胡桂枝乾薑湯合當歸芍藥散:柴胡四錢,黄芩三錢,桂枝三錢,白芍三錢,川芎二錢,蒼朮三錢,茯苓三錢,澤瀉五錢,花粉六錢,生龍骨五錢,生牡蠣五錢。炙甘草二錢。
二診10月25日:納稍增,近幾天咳嗽吐白痰,合用半夏厚朴湯:半夏四錢,厚朴三錢,蘇子三錢,生薑三錢,茯苓三錢、柴胡四錢,黄芩三錢,花粉六錢。生龍骨五錢,生牡蠣五錢,桂枝三錢,當歸三錢,白芍三錢,川芎二錢,澤瀉四錢,蒼朮四錢,炙甘草二錢。
三診10月29日;咳已,小便頻,失眠,與豬苓湯合當歸芍藥散:豬苓三錢,茯苓三錢,澤瀉四錢,滑石五錢,白芍三錢,川芎二錢,酸棗仁五錢,阿膠三錢。四診11月2日:尿頻已,頭暈、失眠好轉,右脅痛,納稍差,繼服1O月18日方。五診12月17曰:脅痛已,未發癫癎,查肝功正常。囑:停藥觀察。按:以上四例,西醫診斷都明確,即分屬於美尼爾氏綜合徵和癫癎。從中醫辨證來看,四者共同之处是痰飲上犯,但具體治療則各有不同。例10因血虚明顯,因而合用當歸芍藥散,又因陽虚胃中水逆明顯,故又合用小半夏湯加吳茱萸;例11因裏寒飲盛,為典型的裏有水飲,衝氣上犯的苓桂朮甘湯方證,因此不用加減僅用原方,旨在溫中化飲降逆,而很快收效;例12因少陽證明顯,故以小柴胡湯和解半表半裏,以苓桂朮甘化飲降衝逆,併以生石膏佐清上熱;例13也以血虚水盛為主,故也以養血利水為主法,但在治療過程中變癥較多,故變方也較多。
這樣不但治好了肝炎,咳嗽,泌尿系感染,同時也治好了癫癎。由此可看出,胡老治療癫癎,美尼爾氏綜合徵屬痰飲者,多是宗“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之法,同時胡老治病不是據於一法、而是辨具體方證。腦病頭痛苦無边,方證對應皆能清例14韓某。男,35歲,病案號。初診日期年lO月16日:頭痛、頭暈五六年,多方檢查,未查出器質性病變。常服西藥止痛片暫緩其痛,而不能除其根。也曾多处求中醫治療而無寸效,喫過的蝎子、天麻、川芎等可用斤計。近頭痛發作發無定時,但多發於受涼或受熱後,疲勞或睡眠不足後。痛多發於兩側,左多於右。來診刻下除感咽乾思飲外,他無明顯不適,舌苔白薄,脈弦細。此屬少陽陽明合病,與小柴胡湯加生石膏:柴胡四錢,党蔘三錢,黄苓三錢,半夏四錢,生薑三錢,炙甘草二錢,大棗四枚,生石膏二兩。結果:上藥服三劑,癥已。按:本例雖西醫診斷未明,但從癥狀、治療方藥、治療效果看,不能排除慢性咽喉炎。但無論西醫診斷為何病,凡辨證為少陽陽明合病,再進一步辨明是小柴胡湯加生石膏方證,據證用藥,故多年痼疾卻見捷效。反之不辨證,不辨方證一味地用所謂川芎、天麻、全蝎等止痛藥、是很難收效的。例15陳某,男,44歲,病案號初診日期年3月25日。經常頭痛發作已5年,與氣候變化及情緒和休息不好有關,西醫診斷為“神經性頭痛”。近一周來午後頭痛明顯,併感頭沈如箍,以前額及後頭明顯,項背發緊或酸痛,咽乾思飲,晚上睡覺時感鼻塞,眠多夢,舌苔白根膩,脈沈弦細,左寸浮。此屬太陽陽明合病,為大青龍湯加蒼朮方證:麻黄五錢,桂枝二錢,生薑三錢,大棗四牧、炙甘草二錢,杏仁二錢、桔梗三錢,蒼朮六錢,生石膏一兩半。
結果:上藥服三劑,頭痛頭沈減,晚上鼻塞輕。上方加生苡仁五錢繼服六劑,諸癥漸輕,前方繼服約一月,頭痛已不明顯。按:此類“神經性頭痛”在臨牀常見。實際西醫診斷應排除鼻竇炎、鼻炎等癥,有不少經拍摄X平片而確診鼻腔炎癥。但無論診斷與否,中醫根據證候可辨證為濕困於表,鬱久化熱,呈太陽陽明合病,為大青龍加蒼朮湯方證。故治其本,不用川芎、天麻等止痛而痛自去。例16葉某,女,43歲,病案號。初診日期年4月7曰:反復發作左偏頭痛10餘年。常於疲勞、睡眠不好時發作。西醫診斷為“神經性頭痛”。多治無效,服止痛片或喝濃茶可暫緩其痛。近發作較頻,服止痛片多而出現惡心。伴見頭暈、心悸,常失眠,口乾思熱飲。旣往有卵巢、子宫切除史。舌苔白,舌質淡紅,脈沈細。證屬血虚水盛,鬱熱上擾,為當歸芍藥散加生石膏吳茱萸方證:當歸三錢,白芍四錢、川芎三錢,蒼朮四錢,茯苓四錢,澤瀉八錢,炙甘草二錢,吳茱萸三錢,生石膏一兩半。結果:上藥服四劑,諸癥已。按:此頭痛常發於左,並有頭暈、心悸、失眠等癥,知不但有血虚水盛,而且還有瘀血之徵。因此用當歸芍藥散養血利水、養血活血;因病邪主要為裏寒飲盛,故用大量蒼朮、茯苓、澤瀉溫中利水;因飲盛久鬱上衝,故加吳茱萸溫中降逆化飲;又因飲久化熱,故加生石膏佐清上熱。治療頭痛時常石膏、吳茉萸同用,這也是胡老用藥的特點。例17許某,男,46歲,病案號。初診日期年4月8日:頭痛頭暈已三年,哈醫大腰穿診斷為“蛛綱膜炎、腦動脈硬化、基底動脈供血不全、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現癥:每用腦則眼模糊,心下氣上衝感,耳鳴,發熱頭痛,兩太陽穴發脹,腰痛,左腿外側痛,上樓即氣短、喘息。近咳嗽、吐黄痰多已三月,手足心熱,口乾,舌苔白,脈沈弦。此為少陽陽明合病挾瘀,與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柴胡四錢,半夏四錢,黄芩三錢,赤芍三錢,生薑三錢,桂枝三錢,茯苓三錢,桃仁三錢,丹皮三錢,炙甘草二錢,紅花三錢,生石膏一兩半。
二診4月15日:上藥服三劑,頭痛頭暈俱減,上衝感亦輕。仍咳嗽多痰,兩眼視物模糊。與半夏厚朴湯加味:半夏四錢,厚朴三錢,茯苓四錢,蘇子三錢、橘皮五錢,生薑三錢,瓜蔞八錢,旋覆花三錢,竹茹二錢、杏仁三錢,生石膏一兩半。
三診4月15曰:咳嗽吐痰皆減,與4月8日方去大棗、紅花,加生地三錢。
四診6月10曰:經約兩月宗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九加減治療,頭痛已,頭暈輕微,耳鳴祗在夜間偶作,可用腦1小時,他癥不明顯。按:此案又是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減治療,以頭痛為主訴,而兼有腦血管、支氣管等多種虚實挾雜病。在治療時因抓住了病邪、病位,故每攻必克,閲此病例,可師其法。例18李某,女,43歲,東北錦州人。頭痛、嘔吐巳六七年,近兩年視物模糊,到处求醫,診斷為“慢性青光眼”,而服中西藥罔效。近一月左眼失明,因專程來京求治。近癥:自感有物覆於眼上,常頭痛如裂,伴嘔吐,目乾澀,心中發熱,手足心熱,口乾不欲飲,舌苔薄白、脈弦細。證屬血虚寒飲上犯,治以溫中化飲,養血益精,與吳茱萸湯合柴胡桂枝乾薑湯、當歸芍藥散:吳茱萸三錢,党蔘三錢,乾薑二錢,大棗四枚,柴胡四錢,黄芩三錢,桂枝三錢,花粉四錢,當歸三錢,白芍三錢,川芎三錢,澤瀉六錢,生龍骨五錢,生牡蠣五錢,茯苓四錢,蒼朮三錢,炙甘草二錢。
結果:上藥服三劑,自感好轉。連服21劑後,視物漸清,共治療兩月未易一藥,左眼視物清晰,頭痛等癥皆消。按:此頭痛主因寒飲上犯,因有左眼失明、五心發熱、目乾澀等,知為津血虚不能充養,故以吳茱萸湯合柴胡桂枝乾薑湯當歸芍藥散合方治之。能使頭痛已,眼復明,可以說是奇效,但就中醫治療來說併未超出其常理。胡老尚有不少類似治驗例:有以吳茱萸湯單方治療者,有以吳莱萸湯合當歸芍藥散合方治療者,有以小柴胡湯合吳茱萸湯加生石膏治療者,這裏不再枚舉。皆從證,從方尊古法,但必辨方證準確,此其要也。例19程某,女,33歲,病案號。初診日期年3月7日:左偏頭痛一年,西醫診為三叉神經痛。反復發作,時輕時重。旣往有肝炎史。近日發作較重,左側頭面、眼眶皆痛,伴頭眩而暈,大便溏瀉、一日2~3行,經細問也大約一年。口乾不欲飲,舌苔白根膩,脈沈細弦。證屬上熱下寒,治以苦辛開降,與半夏瀉心湯加吳茱萸:半夏四錢,党蔘三錢,黄芩三錢,黄連二錢,乾薑二錢,炙甘草二錢,大棗四枚,吳茱萸三錢。
結果:上藥服三劑,頭痛、便溏皆好轉。上方減黄芩為二錢,加生石膏一兩,繼服12劑,頭痛已,大便如常。按:此也為寒飲上犯之頭痛,因鬱久化熱而呈上熱下寒之證,單用吳茱萸湯則不能清上熱,祗用清熱藥又必加重下寒,故用半夏瀉心湯加吳茱萸苦辛開降。治後下寒有去,故又加生石膏佐清上熱。這樣病邪盡除,則頭痛自消。例20(顱咽管瘤術後)杜某,女,58歲,病案號。初診日期年6月1曰:頭痛、惡心、嘔吐20年。自年起即常頭痛、嘔吐。年12月17日在廣安門醫院診斷為“右眼球後視神經炎,部分視神經萎缩”。年6月在協和醫院手術切除顱咽管瘤。術後仍經常頭痛,常服“凡拉蒙”鎮痛。年5月出現突然抽風,頭痛加劇,右眼失明、左眼脹痛,伴嘔吐,口苦,舌苔白,脈弦細。與小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吳茱萸:柴胡四錢,黄芩三錢,半夏四錢,党蔘三錢,生薑三錢,大棗四枚,炙甘草二錢,桂枝三錢,茯苓三錢,丹皮三錢,桃仁三錢。生石膏一兩半,吳茱萸四錢。
結果:上藥服三劑癥減輕,原方稍加減變化,繼服25劑,諸癥基本痊癒。按:本病為痰飲瘀血阻滯,而呈太少合病,故與小柴胡湯和解半表半裏;以桂枝茯苓丸祛瘀化飲;併加吳茱萸化飲降濁;再用生石膏佐清上熱。生石膏、吳茱萸同用,這也是胡老的臨牀經驗,病人自己也有體會,生石膏、吳茱萸治頭痛、眼痛效果明顯。
胡希恕(—)又名胡禧绪,汉族,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胡希恕青年时拜清末进士、名医王祥徵为师学习中医,于年参加沈阳市政公所中医考试,获取中医士证书并个体行医,后于年在北京个体行医,与陈慎吾、谢海洲等老中医办学,传播中医学术。年经北京市卫生局批准,开设北京私立中医学校。年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任内科学教授、医院学术委员会顾问等职。
作品要求
1.按照严格定稿制度,不得文中加空格及题目与正文不统一。
如:三月春风
文/某某
正文
2.必须严格要求审题题意。
3.不要中庸作品。
4.凡平台没有展示前其他地方看见,作全部放弃处理。
5.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