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育桃李
爱润人生无悔路
她,从年开始就踏上了小学教育的列车,三尺讲台,一颗爱心,默默耕耘,乐此不疲。她曾辗转了几个乡村小学,她用真情和爱心谱写着自己的人生,用青春和生命守护着花儿的开放!年,她被评为米脂县“教坛新秀”“课改新秀”;年,她荣获米脂县首届“好教师”的称号;年,她来到了高新教育这块充满希冀的沃土,继续着朴实的耕耘,年,她荣获高新区“优秀教师”的称号!
从教21年来,她总是热爱学生,钻研学习,理解家长,爱岗敬业。年,她因工作压力大,强度高,左眼得了视神经炎,略带萎缩,工作强度一高,视力就模糊,但她仍然在岗位的第一线,在这几年中,她共住院五次,但她坚持早上上课,医院,没有耽误学生的一节课。每一次听到她动情地讲起自己的感人故事,我们的心都不得不为之震撼……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一直在支撑着她对教学工作的这份热情呢?听她娓娓道来:
Part.01
热爱学生,是她一切工作的源动力
爱是教育的真谛,爱学生是她的天职,在她的心中,在她的工作中,学生永远占第一位。曾记得刚毕业分配到米脂县印斗镇一个乡村学校,孩子们非常散漫,她组织简单军训,提高纪律性;孩子们对学习没有兴趣,她开始逐个家访,了解孩子们的情况,每俩周组织一次活动,吸引孩子们对学校生活的热爱;春天,她带领孩子们上山赏花;秋天,她带领孩子们野炊;她打开学校藏书柜,亲自带领孩子们走进书的海洋,慢慢地,孩子们爱上了学习!直到现在,这些孩子还常与老师联系。
年8月,来到高新五小,她仍是这样坚守着、相信着爱的信条!她刚到五小,自己的儿子刚上一年级,也是需要她的时候,可她常常告诉自己,班里的52个孩子大于1,以致她总也顾不得儿子,她常说:“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她注重每个孩子的全面发展,她深谙每个孩子的性情,尊重每一个孩子,当孩子犯错了,或者一段时间态度不端正了,她总是摸索几天,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利用名人名言或故事来矫正学生的思想行为。曾有一名性格特殊的孩子,言语寡少,胆子很小,成绩极差,班里没有朋友,她家访几次,专门给他一个设立了谈心本,师生经常交流想法,上课鼓励回答问题,努力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班里表扬,并有他的专属作业,在这种爱的感化之下,孩子慢慢有了自信,能够融入班集体。
Part.02
钻研学习,是她工作的创新活力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她深深体会到,在当今科研兴教的新形势下,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是不竭之泉,时时奔涌出清新的、闪烁着斑斓色彩的溪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她追求的境界。来到高新教育,她又开始翻转课堂的新挑战,在新的领域里继续耕耘着……
她爱学习,一直坚持学习,以此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她身上背的包里,总是放一个小笔记本,随时学习。在教学中,她潜心钻研教材,大量阅读教学刊物,并做好笔记与剪贴,捕捉新的教学信息,勇于探索教育规律,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为了激发孩子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她总是绞尽脑汁地思考、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如何做到精讲精练?为了作业的“少而精”,她每一次都会再三斟酌;为了让孩子们能爱上“大语文”,爱上阅读,感受到语文这门课程的广度和深度的融合,她总是认真用心地整合课堂,课本剧、演讲比赛、主持人赛、名著读书汇报、走进历史名人、吟诗会、朗诵比赛、各种节日活动等等,在各种活动中,孩子们的综合素养能力得到提升,有了成就感和价值感,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孩子们经常说:“老师,很喜欢上语文课,我感到很有趣。”在此实践探究的基础上,她专门研究了一个市级微型课题《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已顺利结题。
Part.03
理解家长,是她班级运行的保障
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老师和家长,就像两只船桨,只有双方朝着一个方向共同努力,孩子才能驶向胜利的彼岸。高老师非常注重与家长的联络,非常注重孩子能与老师、与家长有融洽的关系:孩子取得大进步,她能欣喜地告诉家长;孩子有什么问题,她也能及时和家长联系,了解原因,她检查批改作业时,旁边总是放一个记录本,每个孩子的完成情况,优良中差,高老师都一一留下,必要时给家长汇报,家长也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学习情况,以致更好的对症下药;作为人母的她,很理解体贴家长的心,家长和孩子冲突了,作业没有完成,家长也常常向老师咨询怎样教育孩子,这样,家长就与老师共同配合,一致教育孩子;高老师常鼓励孩子们与家长写信,做好沟通交流的工作;高老师非常体贴家长,面对文化素养参差不齐的家长,她都能够给予理解,减轻家长的重担,她常说“难做的,学校都已做了。”连基本的字词检测,她也常说“我一人教室考一遍,52个家长就不要考了”,因此,高老师和家长们拧成一股绳,以达到更好的教育孩子!
Part.04
爱岗敬业,是她职业道德的使然
爱岗是她的职责,敬业是她的本分。在米脂乡镇从教的15年来,高老师总是周五放学后摸着黑回家,周日下午出发到校,颠簸于榆林米脂,很少请假迟到,她总说“有那么多孩子在那等着呢!”年8月来到高新五小,教育似乎进行了一场彻底的翻转与改革,她潜心钻研,跟着步伐,那半年,她家离学校较远,坐公交得50分钟,离家时黑着,回家时更黑,走了半年的路,都不知道公路倆旁有些啥大型建筑!年8月,晴天霹雷,她的眼睛得了病,断断续续住院五次,本来可以好好休息,但她坚持上午上课,下午带孩医院,她也动摇过,但看到孩子们殷切的眼神,她毅然坚守了这份使命!学校减轻了她电子备课的工作,但她并没有停下,她的课本总是密密麻麻,她总要把第二天的课与作业梳理清楚才踏实地睡觉!今年疫情期间,她每天热水敷着眼睛,点着眼药,但没有给孩子们拉一节课,所有上传作业都是按时逐个批改,并分组打分记录,入校后的毕业复习期间,她认真整理复习资料,深入剖析每一次模拟考试,每个孩子的试卷上,都能看到老师醒目的批示,就这样早出晚归,有好几次,小儿子说:“妈妈,我几天都不见你了!”,看到等待自己回家入睡的儿子,她的辛酸油然而生!她说“班里的任何一个孩子,都良心无愧,最对不起的是自己的儿子”!
在平凡而普通的岗位上,平凡而普通的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真教育,诠释了一种职业责任与价值!
榆林高新第五小学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