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视神经坏死
视神经萎缩治疗
视神经萎缩恢复
视神经挫伤
急性视神经炎
视神经受损

吃阿司匹林会缺维C,还有这些药物需注意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有很多药物会影响患者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利用或排泄。如不及时补充相应的维生素就可能引起维生素缺乏病,现将可能引起维生素缺乏的药物及机制作一简要汇总。导致维生素B6缺乏的药物及机制异烟肼异烟肼易与吡哆醛结合成异烟腙,由尿排出,因此导致维生素B6缺乏,同时也会减少中枢抑制递质GABA生成,从而发生周围神经炎和中枢兴奋症状,多见于用药剂量大、时间长、营养不良以及慢代谢型患者。另外,异烟肼的结构也与维生素PP相似,二者有拮抗作用,故也会导致维生素PP的缺乏。广谱抗生素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抑制了肠道细菌的生长,从而造成由肠道细菌合成的某些维生素的缺乏,如维生素K、维生素B6、叶酸等。导致维生素B12缺乏的药物及机制秋水仙碱秋水仙碱按治疗量应用数天后,由于回肠功能的改变,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造成维生素B12的缺乏。口服避孕药女性口服避孕药属于雌二醇的衍生物,由于抑制血清中能结合和运转维生素B12的蛋白质的合成和释放,致使维生素B12的水平降低。考来烯胺考来烯胺是一种含有4个氨基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在肠道内考来烯胺与胆酸结合,降低血清胆固醇,故用于治疗梗阻性黄疸的瘙痒。由于此药可以引起脂肪性腹泻,且通过与内因子的结合干扰维生素B12-内因子复合物的形成,故可导致维生素B12的缺乏。对氨基水杨酸由于其作用于肠道,阻碍食物正常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导致脂肪性腹泻、蛋白丢失,引起维生素B12吸收不良。二甲双胍有学者认为二甲双胍竞争性抑制维生素B12在回肠末端的吸收,或使介导维生素B12吸收的酶失活,从而减少维生素B12吸收;另有学者认为二甲双胍常见的胃肠道反应,使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临床医生使用抑酸剂等治疗,由此减少了胃酸和内因子(IF)分泌,而维生素B12须与壁细胞分泌的IF紧密结合形成IF-B12复合物才能被吸收,因此抑酸剂的应用可导致维生素B12的吸收减少;也有学者认为二甲双胍可影响回肠末端钙依赖的细胞膜活性,而IF-B12复合物与回肠末端黏膜上皮细胞的受体结合过程是钙依赖性的,因此二甲双胍可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导致维生素K缺乏的药物及机制香豆素类药物香豆素类药物是维生素K的拮抗剂,在肝脏抑制维生素K由环氧化物向氢醌型转化,从而阻止维生素K的反复利用,影响含有谷氮酸残基的凝血因子的羧化作用,使这些因子停留于无凝血活性的前体阶段,从而影响凝血过程。维生素A摄入过量的维生素A,能抑制维生素K2的肠内合成,并且因为维生素K1、K2均为脂溶性物质,其他脂溶性的维生素如A和D都能影响其吸收。导致维生素C缺乏的药物及机制保泰松长期使用可刺激胃肠壁上皮细胞,导致胃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及出血,出现维生素C吸收障碍。阿司匹林、四环素可加快维生素C从尿中排泄,从而导致维生素C缺乏。小结在给患者使用以上药物时应密切注意维生素缺乏的发生,一旦发生维生素缺乏的情况应立即调整用药,补充相应的维生素。而当接诊有维生素缺乏症的患者时,亦应询问其药物服用史。近年来,药源性疾病越来越多,因此,医务人员一定要明确在使用各类药物时可能发生的药源性疾病,合理使用药物,尽可能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减少到最低限度。首发

临床用药编辑

鹤儿王弘投稿

wanghong

dxy.cn题图

站酷海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daoy.com/sssss/9498.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