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视神经坏死
视神经萎缩治疗
视神经萎缩恢复
视神经挫伤
急性视神经炎
视神经受损

实践技能其他治法操作针刺异常处理

5.14

一、三棱针法三棱针的操作方法一般分为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四种。

01

5.14

点刺法

操作要点:①选取适宜体位,充分暴露待针腧穴。②医者戴消毒手套。③使施术部位充血。可先在针刺部位及其周围轻轻地推、揉、挤、捋,使局部充血。④穴区皮肤常规消毒。⑤医者用一手固定点刺部位,另一手持针,露出针尖3-5mm,对准点刺部位快速刺入,迅速出针。一般刺入2-3mm。⑥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之适量出血或出黏液。⑦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可在点刺部位贴敷创可贴。注意事项:①要做到稳、准、轻、快。持针要稳;对准点刺部位进针,不可偏离;手法要轻巧;点刺时要快进快出。②要对针具、皮肤、术者双手严格消毒。③选穴宜少。④根据病情确定合适的出血量。

02

5.14

散刺法(豹纹刺)

操作要点:①选取适宜体位,充分暴露待针腧穴。②医者戴消毒手套。③穴区皮肤常规消毒。④根据病变部位大小,由病变外缘呈环形向中心部位进行点刺。一般点刺10-20针。⑤点刺后,可见点状出血,若出血不明显,可加用留罐法以增加出血量,放出适量血液(或點液)。⑥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施术部位面积较大时,可以敷无菌敷料。注意事项:①把握好针刺的角度、深度、速度。应垂直点刺:根据病情,刺入深度不同,一般为1-2mm;快进快出。②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及不明原因肿块,不可直接散刺患处局部,宜在病灶周围散刺。

03

5.14

刺络法

操作要点:①选择适宜的体位,确定血络。②医者戴消毒手套。③使血络充盈:肘、膝部静脉处放血时,一般要捆扎橡皮管。将橡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的上端(近心端),以使血络怒张显现。其他部位则不方便结扎,为使血络充盈,也可轻轻拍打血络处。④将血络处皮肤严格消毒。⑤一手拇指按压在被刺部位的下端,使血络位置相对固定,一手持针,对准针刺部位,顺血络走向,斜向上与之呈45°左右刺入,以刺穿血络前壁为度,一般刺入2-3mm,然后迅速出针。⑥根据病情需要,使其流出一定量的血液。也可轻轻按压静脉上端,以助瘀血外出。⑦松开橡皮管,待出血自然停止。⑧以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并以75%酒精棉球清除针处及其周围的血液。注意事项:①要使针刺处的血络明显充盈。②要严格消毒。③动作要稳、准。④出血量要适宜。⑤要避免误刺动脉,若误刺,应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⑥若在同一部位使用本法,宜5-7天进行1次。

04

5.14

挑刺法

操作要点:①选取适宜体位,充分暴露待刺腧穴。②医者戴消毒手套。③局部皮肤严格消毒。④挑破表皮,挑断皮下纤维组织:医者一手按压进针部位两侧或捏起皮肤使之紧绷固定,另一手持针迅速刺入皮肤1-2mm,随即倾斜针身挑破表皮,使之出少量血液或黏液。也可再刺入2-5mm,倾斜针身使针尖轻轻挑起,挑断皮下纤维组织。⑤出针,用无菌敷料覆盖创口。注意事项:①对于体质较弱、畏惧疼痛者,可先用2%利多卡因局麻后再挑治。②不能直刺进针、刺入过深。③一次治疗,挑治点不宜过多。④5-7天挑治1次为宜。

5.14

二、皮肤针法操作要点:①选取适宜体位,充分暴露待针腧穴。②穴区皮肤常规消毒。③软柄、硬柄皮肤针持针姿势不同。硬柄皮肤针持针式:用拇指和中指夹持针柄两侧,食指置于针柄中段上面,无名指和小指将针柄末端固定于大小鱼际之间。软柄皮肤针持针式:将针柄末端置于掌心,拇指居上,食指在下,中指、无名指、小指呈握拳状固定针柄末端。④叩刺:叩刺时,主要运用腕力,要求针尖垂直叩击皮肤,并立即弹起,如此反复操作。⑤用无菌干棉球或棉签擦拭。皮肤针法有三种刺激强度,各有不同的适应证:①弱刺激:用较轻的腕力进行叩刺,针尖垂直叩打皮肤后立即弹起,针尖接触皮肤时间短。以局部皮肤略见潮红为度。②中等刺激:用中等的腕力进行叩刺,使针尖垂直叩打在皮肤上,针尖接触皮肤时间略长,立即弹起。以局部皮肤明显潮红,微有渗血为度。③强刺激:用中重腕力进行叩刺,使针尖垂直叩打在皮肤上,针尖接触皮肤时间长,再弹起。以局部皮肤明显潮红、出血为度。注意事项:①叩刺前必须严格消毒。②要根据病情、体质等合理选择刺激强度。③一般应由上到下、由内到外顺次进行叩刺。在皮肤病患部叩刺时,应由外到内进行。④叩刺时落针要稳、准,针尖与皮肤呈垂直接触并垂直抬起,切勿斜刺、拖刺、压刺。⑤骨骼突出部位,禁用本法。⑥轻刺、中刺可以每天或隔天1次,重刺宜5-7天1次。⑦凝血机制障碍者,血管瘤部位,不明原因的肿块部位,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或瘢痕者,急性传染病患者,孕妇腰骶部、小腹部禁止使用本法。

5.14

三、耳穴压丸法耳穴压丸法是指使用一定丸状物贴压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在进行耳穴压丸治疗之前,要做必要的器材准备:①压丸材料:凡是表面光滑,质硬,无副作用,适合贴压穴位面积大小的小丸粒均可选用,一般选用清洁后的王不留行籽,或用莱菔子、白芥子等代替。用75%的酒精浸泡2分钟,或用沸水烫后晾干,置于瓶中备用。也可选用磁珠等。②其他:医用胶布、止血钳、弯盘、消毒棉签、75%酒精、消毒干棉球等。操作要点:①选穴:根据耳穴的选穴原则,选择耳穴确定处方。②选择体位:一般以坐位或卧位为宜。③准备丸粒:将小丸粒贴于0.5cmX0.5cm的小方块医用胶布中央,备用。或选用成品耳穴贴。④耳穴皮肤消毒: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去除污垢和油脂。⑤贴压:一手托住耳郭,另一手持镊子将贴丸胶布对准耳穴进行敷贴,并给予适当按压,使耳郭有发热、胀痛感。压穴时,托指不动压指动,只压不揉,以免胶布移动;用力不能过猛过重。注意事项:①夏季汗出较多,贴敷时间不宜过长。②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daoy.com/sssss/989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