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空调都是夏季面神经炎常见诱因
03面神经炎的类型及特征面神经炎不但影响美观且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带来巨大影响。所以,一旦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了面神经炎的症状,医院就诊,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方式治疗,例如康复锻炼、理疗以及药物治疗等。04面神经炎的发病特点05治疗方案物理治疗面神经炎自我锻炼方法主要针对面部眼轮匝肌、提上唇肌、枕额肌额腹、口轮匝肌、下唇方肌等。
表情肌训练法:
抬眉
皱眉
闭眼
怂鼻
示齿
撅嘴
鼓腮
吹气
1.超短波疗法:作用人体产生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以改善面神经的缺血、水肿。急性期--无热量,5~10min,每日1~2次,7~10次为1疗程。亚急性期--微热量,10~20min,每日1次,10~20次为1疗程。2.红外线治疗:急性期以后可配合红外线局部照射或局部热敷以进一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水肿,促进炎症消散,减轻局部的疼痛。3.中频脉冲电治疗:恢复期可给予局部低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功能性电刺激),有助于患者面部肌肉主动收缩功能的改善。治疗时电极下以患者有可耐受的、震颤、抽动、肌肉收缩感为度,治疗过程中可参考患者的感觉与耐受程度来调节电流量,一般为0.1~0.3mA/cm2。每个处方治疗15~20min,每日1次,10~15次为1疗程。药物治疗1、中药治疗:
中药作为辅助治疗措施。整个病程根据辨证选方用药有所不同。
1)初起风邪客于络脉,治宜祛风解毒活血。选方升阳散火汤加减。兼目赤流泪,去柴胡、升麻、独活,加荆芥10克,菊花10克,连翘15克,青箱子10克;兼耳后疼痛,去党参、独活、升麻,加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川芎15克;兼眩晕、恶心,去升麻、柴胡、独活、羌活,加半夏15克,石菖蒲15克,胆南星10克,白术10克;听觉减退去独活,加连翘15克,桃仁15克,红花10克。5-7剂,1剂/日,水煎服。
2)中期气虚血瘀,治当益气活血通络。选方补阳还五汤加减。但使用此方需当患侧耳后不痛,无咽痛。1剂/日,水煎服,可用3-4周。
3)病后期虚中挟实,血虚生风,重在养血通络祛风。面瘫日久(病程4月以上),正虚邪实,虚风内动,面部倒错,甚或眼睑口角不自主跳动。治宜补益气血、疏风通络。选方五虎追风散合牵正散加减。因面部仍无力且倒错,溢泪,眼睑和口唇不自主抖动,可加黄芪30克,皂角刺30克,车前子10克,路路通15克。1剂/日,水煎服,服用4-6周无效,进入后遗症期,停止服药。
2、糖皮质激素:
对于所有无禁忌证的16岁以上的患者,急性期尽早口服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促进神经损伤的尽快恢复,改善预后。通常选择泼尼松或泼尼松龙口服,30-60mg/d,连用5d,之后于5d内逐步减量至停用。3d后使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是否能够获益尚不明确。儿童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通常较好,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否能够获益尚不明确;对于面肌瘫痪严重者,可以根据情况选择。3、抗病毒治疗:
对于急性期的患者,可以根据情况尽早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可能会有获益,特别是对于面肌无力严重或完全瘫痪者,但不建议单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可以选择阿昔洛韦或伐西洛韦,如阿昔洛韦口服每次0.2-0.4g,每日3-5次,或伐昔洛韦口服每次0.5-1.0g,每日2-3次;一疗程7-10d。4、神经营养剂:
临床上通常给予B族维生素,如甲钴胺和维生素B1等。健康指导饮食指导:
1、患者面神经麻痹致咀嚼不便,进食量减少,可造成患者潜在的营养失调,故应加强饮食调护,从少量食物开始,让患者逐渐掌握进食的步骤,少量多餐,以满足机体需要。
2、根据患者的体质,合理调配饮食,根据病情给予半流质或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辛辣、酸、干、硬、粗糙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豆类、鱼类,既可增强体质,又可增强抗病能力,少吃或不吃冰冻饮料或食物。
3、指导患者将食物放在舌后方,细嚼慢咽。
4、进食后及时漱口,清除口腔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
休息指导:
1、急性期应适当休息,面部要持续保暖,外出时可戴口罩、帽子、围巾等。
2、睡眠时勿靠近窗边,以免再受风寒。
3、勿用冷水洗脸,保持乐观情绪。
4、夏天应避免吹电风扇或空调。
服药指导:
1、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2、服用强的松者要严格执行医嘱,不可随意增减剂量,并观察有无副作用。
康复锻炼指导
1、做好眼部护理: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瞬目动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长期外露,易导致眼内感染,损害角膜,因此眼睛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减少用眼,经常给患侧眼睛局部滴用抗生素眼药水,如用3%角膜宁或润舒等滴眼,以保持角膜表面的湿润并预防感染。晚上睡觉前可用抗生素眼膏,如红霉素眼膏等涂眼,使暴露的角膜有眼膏与空气隔离,避免干燥和污染。也可使用专用眼罩,以减少角膜表面的水分蒸发,同时预防感染。外出时戴墨镜保护,防止灰尘进入,而且修饰了面部形象。2、温湿毛巾热敷面部,水温50-60度,每日3-4次,每次15-20分钟以改善血液循环,应该在发病10天以后进行,可以防止麻痹面肌的萎缩及促进康复。3、因面肌瘫痪后常松弛无力,故病后即进行局部按摩。方法:对镜用手紧贴于瘫痪侧面肌上做环形按摩,每日三次,每次10-15分钟,以促进血液循环。当神经功能开始恢复后,鼓励患者练习瘫痪侧的面肌随意运动,让患者坐于镜前,由护士示意患者做闭眼、扬眉、耸鼻、漏齿、鼓腮、吹哨等动作,每个动作做2个八拍或4个八拍,每天2—3次,以促进瘫痪侧早日康复。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84-86.[2]王声强,白亚平,王子臣.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评估及疗效判定标准方案(草案)[J].中国针灸,,26(11):-.[3]罗娟,吴毅,胡永善,陈淑敏,乔妙根,姜从玉.急性面神经炎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3(6):-.[4]尹毅丹.综合康复护理用于面神经炎患者中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5(30):.[5]洪淑华,洪家惠,黄雪婷,郭翠娜.面瘫康复操辅助训练对周围性面神经炎面部神经功能的影响[J].巴楚医学,,4(1):41-43.[6]彭俐.面瘫的中医辨证治疗[J].光明中医,,23(6):.[7]李文全.对急性面神经炎患者采用针灸配合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科学养生,,24(2):.[8]李伟红.护理干预面神经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6):-.康复医学科简介康复医学科前身为理疗科,年,科室扩大规模,将现代康复技术与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成立了康复医学科,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治疗体系,使广大患者有了更大的选择治疗方法的空间。科室设有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语言吞咽治疗室、高中低频治疗室、蜡疗室、针灸推拿室、小儿康复治疗室等相关治疗室,拥有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设备,如德国MOTOmed肢体康复训练设备、德国菲兹曼语言吞咽治疗仪、美国冲击波治疗仪、悬吊训练系统、智能蜡疗系统、平衡测试和训练系统、三维动作捕捉分析系统、经颅磁治疗仪等先进治疗仪器。主要收治的病种包括:
骨关节系统疾病:骨折术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运动损伤(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软骨损伤)、颈肩腰腿痛、脊髓损伤、脊柱侧弯、手外伤及断肢再植术后功能障碍等。
神经系统疾病:中风偏瘫、帕金森病运动障碍、小儿脑瘫、发育迟滞、脑外伤后、带状疱疹神经痛、周围性面瘫、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周围神经损伤等。
重症及植物人的康复: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气管切开拔管、营养支持、促醒疗法等。
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失眠、哮喘、小儿遗尿、心脏胸科手术后的心肺物理治疗等。
人员简介
联系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