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视神经坏死
视神经萎缩治疗
视神经萎缩恢复
视神经挫伤
急性视神经炎
视神经受损

医院神经内科提醒阵阵倒春寒护好

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是一年中心血管病高发时间段,老年人尤其需要注意,尤其是目前气温下降幅度较大,易引起血压波动导致发病,有高血压等的慢性病患者要多加防范,防寒保暖,避免劳累过度和情绪激动。

脑血管随着年龄会发生粥样硬化变得薄弱。高血压脑出血以50~60岁的高血压患者多见,由于情绪、天气变化、便秘、屏气等因素导致血压突发升高,从而引发本身硬化薄弱的血管发生破裂。

高危人群警惕这些症状

医院神经内科谢彦英主任提醒,患有高血压、长期吸烟、熬夜、压力大,饮食不平衡、少运动、血脂异常、糖尿病、慢性肾脏病、代谢综合征、睡眠障碍患者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在冬春交替时节要特别注意防范。

心血管病发病时,通常表现为血压异常波动和痉挛,患者会出现胸闷,有难以形容的压迫感。这些症状如果在5-15分钟内不能缓解,属于心血管病的急性发作,应马上就医。

若出现以下症状需及时就医:

1、剧烈头痛或长期头痛突发加重,尤其伴有严重恶心呕吐,或颈背部疼痛等;

2、突发肢体麻木、无力、口角歪斜等;

3、突发说不出来话,或说话含糊,或听不懂别人说话等;

4、视物模糊、眼部胀痛和重影等;

5、原因不明的困倦或神志不醒,躁动,尤其伴大小便失禁等;

6、突发的头晕、视物旋转,晕倒在地,意识模糊或昏迷。

心血管病为什么在冬春季高发?

1、骤寒骤热。低温下,血管收缩容易引起重要脏器如心脏缺血缺氧;昼夜温差大,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容易出现紊乱,诱发急性病症风险增加。

2、血压波动大,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3、冬季雾霾激发血管炎症反应;气压低、空气中氧浓度也低,心肺功能欠佳的患者易缺氧。

4、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上升,心脏负担增加,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心力衰竭也更容易出现。

5、运动减少。由于天气冷,户外活动减少,久坐不动叠加低温,容易引起血管收缩、血流缓慢,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6、饮食不当。适逢新春佳节,市民往往容易摄入更多高脂肪饮食,引起肥胖,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升高。

做好这几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01

稳定血压,防止血压的反跳及过度波动;

02

调整情绪,保持乐观,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

03

清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蛋、鱼,少吃动物内脏,忌烟酒;吃饭七成饱。

04

保持大便畅通。(用力排便,腹压升高,血压和颅内压均升高,可导致血管破裂);

05

防寒保暖,户外活动不宜晨起过早,过度运动;

06

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坚持适当体育锻炼,保证足够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07

严格遵医嘱规范用药,勿随意更换调整用药。

08

老人晨起不要急于下床,要缓缓起身。

09

老人早起饮温开水毫升,一日三餐外多饮些水,有助于使血液稀释,避免血栓形成。

看诊范围

01

脑神经疾病:

小脑共济失调、小脑萎缩、帕金森、多系统萎缩、老年痴呆、脑外伤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脑震后遗症、脑炎后遗症、脑梗后遗症、脑供血不足、脑缺血

02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损伤、周围神经病变、脊髓损伤、偏瘫/瘫痪、特发性震颤、视神经萎缩、脊髓炎后遗症、不安腿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脱髓鞘病变、末梢神经炎、脊髓空洞、格林巴利、平山病、神经性头痛、眩晕症、前庭神经炎、多发性硬化、疱疹后遗症神经痛、手脚抖、头晕/头痛

03

肌病中心:

眼肌型肌无力、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运动神经元、肌肉萎缩、肌张力障碍

04

脑瘫中心:

脑瘫、脑发育不良、精神发育迟缓、肌张力不全型脑瘫

05

小儿神经内科:

小儿脑瘫、智力低下、多动症、抽动症、儿麻后遗症

医院简介

医院神经内科是集神经内科疾病预防、诊疗、宣教于一体的现医院。医院神经内科凭借着对神经内科疾病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和精湛的专业技术水平,打造出一支技术过硬,各具专业特长、优势互补、结构合理、锐意进取,优良作风的专业专家队伍,他们用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过硬的技术水平,为以上海为中心,为全国各地地来诊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提供高品质诊疗服务,深受患者信赖和好评。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daoy.com/ssswshf/114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