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道理很容易被人知道,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从“知道”到“做到”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人人都知道锻炼身体有益健康,可坚持不住;都知道应该多看点书,可就是静不下心看不下去;知道许多道理,就是没有办法亲身做到;知道熬夜不好,就是控制不住要看手机看电脑……其原因之一是,我们内心认为“知道”就应该“做到”,做不到就是不对的;自己知道就是对的,并要求别人也这样做。经常听到一句话:“你明明知道会这样,为什么还这么做?”为他人寻因,却忘记他人不是自己,你认为的不是我以为。
视神经炎是指穿出巩膜后的眶内段视神经、管内段视神经以及颅内段视神经发生的炎症。临床上根据发病的部位不同,视神经炎分为球内和球后两种,前者指视炎,后者指球后视神经炎。统一称之为视神经炎。视乳头炎常为单眼也可侵及双眼,临床以发病急剧、视力急剧下降,甚或短期内完全失明为主要特点;球后视神经炎经常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以后者较为多见,临床以眼球转动时的牵引性疼痛,暗适应能力降低及视力显著下降为主要表现。本病在中医学里,重症者屈于“暴盲”,轻症者属于“视瞻昏渺”范畴。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瞳神疾病,视神经属目系,乃厥阴肝经所主,发生多与肝肾功能失调关系密切。其病因病机可用火(热)、郁、瘀、虚概之。
(1)暴怒悲忧过度,情志抑郁引起肝失疏泄,气机郁结、肝失条达,玄府闭塞所致。因“目为肝之窍,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肝受血而能视”。肝气郁结,气机升降失常,导致气血水湿、痰浊壅滞阻塞,目系脉络,目失所养故出现视物不见,眼球胀痛或转动牵引性疼痛等表现。五志过极,肝火内盛,或六淫外感,化火循肝经上扰目窍,灼伤目系,窍道被阻,而致失明。
(2)素体阴虚,久病体虚,气血亏损,血行滞缓,脉道不充,目失所养,目系失濡而发病。也有素体阴亏,或热病伤阴,阴精亏耗,水不济火,阳亢动风,风阳上旋目系,或肝虚火旺,虚火内生,上扰清窍,目系被灼。
(3)脾胃不足,气虚血涩、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心营亏损、神气虚耗等;脾胃不足,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生热,上壅清窍,脉络阻塞,清阳不升,故视力骤丧或急剧下降。
(4)气机逆乱,血随气逆;或郁火蕴毒,上犯清窍,或气郁血瘀,毒害清明;后期多属局部痰瘀交阻,影响视神经的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