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对我的学生说:中医调肝是一大手段。
肝郁,是气机不展,心情不好,要疏泄。肝虚,则是藏血不足,不能濡养肝脏,要补。
重要性甚至影响到三魂六魄。比如肝藏魂,这个“魂”,就是指意识活动也需受血之养,如肝血虚就可出现梦游或幻视幻觉等所谓魂不附体的病症。急躁易怒之情志状态更是血虚而生肝火导致。
此外,肝又开窍于目,目受血而能视。只有肝的精血循着肝经上注于目,才能使眼发挥视觉功能。若肝血不足,功能失调,则容易出现视物模糊,甚至肝火上炎,两眼红赤,眼睛干涩、疲劳、有血丝等情况。
肝还主筋,肝血不足,则筋不能如平时那样柔韧,手足收放不能自如。
其它还有因肝肾同源,而肾主骨生髓,髓聚而为脑。由此及彼,故肝血虚又可引起头痛,眩晕等。
分享一个名方:明代张三锡所著《医学六要》补肝汤。
当归,白芍,熟地,川芎,炙甘草,木瓜,酸枣仁。
养血滋阴,柔肝舒筋。
水煎服。
虚劳肝血不足,筋缓不能行走,眼目昏暗或头痛,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物昏花,急躁易怒,或肢体麻木,体表筋肉不自主地动。舌干红,脉弦细数等。
现代常用于末梢神经炎、肢体抽动症、颈椎病、精神分裂症、小儿夜盲症、慢性肝炎、神经衰弱、抑郁症、失眠健忘等。
方中前四味是补血祖方四物汤,其之补血,实则还针对了升发阳气。
四味均入于肝,白芍又入于脾,当归入于心脾,熟地入于肾,川芎又入于心,方方面面为补肝血发力。
在四物汤基础上加入的炙甘草健脾益气,助肝血生发。酸枣仁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木瓜益筋和血,舒筋活络,且能祛湿除痹,为筋脉不舒,四肢不能收放自如之要药。
七味共达补肝养筋明目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