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定义指由于带状疱疹产生的后遗症。
病因带状疱疹
流行病学
带状疱疹年发生率/10万,无性别差异,无明显季节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几乎无一例外地发生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为15-70%。
病史带状疱疹病史,可能有机体免疫下降表现。
诊断要点
病史带状疱疹病史,可能有机体免疫下降表现。
症状
主要症状
1.多有前驱症状,轻度发热和全身不适感。
2.局部有感觉过敏和神经痛、烧灼感。
3.部位多呈单侧非对称性沿一定皮肤神经分布。
4.病程2~4周。
伴随症状疼痛后焦虑,烦躁,睡眠障碍等
体征
1.多在侧胸壁,一个或几个邻近的肋间神经分布区出现皮疹,潮红,丘疹,水疱,内容透明澄清,类似珍珠,患部炎症明显有红晕。
2.新旧疱疹成群分布排列呈带状,数天后水疱松弛,内容物混浊化脓或水疱破裂,露出糜烂底面,最后干燥结痂,一般不留瘢痕。
3.不典型皮疹有:仅出现丘疹不发生水疱即吸收者称不全性带状疱疹;疱疹大如豌豆至樱桃者称大泡性带状疱疹;内容呈血性称出血性带状疱疹;中心坏死结黑色痂皮称坏疽性带状疱疹;病势进行,皮疹遍延全身者称泛发性带状疱疹。
辅助检查
必须检查项目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减少或增多,淋巴细胞增多;病毒分离可呈阳性。
胸片,胸部CT或MRI
根据病情选择检查项目需要神经阻滞病人还要:血常规,肝肾功检查,血凝功能,心电图,胸部X片。硬膜外或脊髓电刺激治疗,神经毁损治疗及手术治疗需住院全身检查。鉴别诊断心绞痛,肺部疾患,胸膜疾病,原发或继发性脊柱肿瘤,脊髓肿瘤所致胸痛等。诊疗原则
1.严重病例应休息,特别是年老体弱者,注意局部卫生,防止水疱破裂和继发感染。对继发感染者宜抗炎处理。
2.全身应用抗病毒药物及免疫干扰剂药物如干扰素。
3.口服维生素B,或肌注维生素B12。
4.局部治疗以消炎、干燥、收敛、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
5.物理治疗、针灸、经皮电刺激疗法对缓解疼痛有效。
6.早期并用神经阻滞治疗可达到:
(1)镇痛效果。
(2)促进治愈。
(3)预防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神经阻滞治疗可采用局部浸润、硬膜外腔注药、椎旁注药和交感神经阻滞。必要时采用超氧治疗,射频靶点热凝,和更进一步的神经损毁。
7.口服镇痛药可选抗抑郁药、抗癫痫药和麻醉性镇痛药。外用止痛药物可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或辣椒素。
8.万不得已外科切断疼痛传导通路。
疼痛科常见的十五种疾病第八部分----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疼痛科常见的十五种疾病第七部分----骨质疏松症
疼痛科常见的十五种疾病第六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科常见的十五种疾病第五部分----股神经卡压综合征
疼痛科常见的十五种疾病第四部分----菱形肌综合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