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视神经坏死
视神经萎缩治疗
视神经萎缩恢复
视神经挫伤
急性视神经炎
视神经受损

推荐肿瘤药物手册

1、奥沙利铂(Oxaliplantin)

:草酸铂/乐沙定/艾恒

:奥沙利铂作用于与DDP相同的DNA位点,通过产生烷化结合物作用于DNA,形成链内和链间交联,从而抑制DNA的合成及复制。本品与DNA结合迅速,最多需15分钟,产生的DACH基团-铂复合体较顺铂和卡铂产生的复合体有更强的抑制DNA合成能力和细胞毒性,在靶分子和作用机制方面有些区别,抗瘤活性谱不同,本品未出现顺铂的肾脏毒性,亦无卡铂的骨髓毒性。

:进入体内后呈二室模型分布,分布相迅速,排出相缓慢,半衰期24h,50%与红细胞结合,50%呈游离态,静注后2h血浆药浓度达峰直,血浆总铂半衰期9天,22天后血浆仍可测到铂,红细胞内有明显蓄积。主要经过尿排泄,给药48hrs45%经尿排出,11天达57%,粪便排出率很低。

:多种实体瘤,以大肠癌、胃癌等胃肠道肿瘤为主。

1、用于治疗氟脲嘧啶治疗无效的结、直肠癌,可单独或与氟脲嘧啶联合使用。

2、可单药或联合治疗晚期卵巢癌。

:加入5%葡萄糖溶液~ml中静脉滴注2~6小时奥沙利铂的推荐剂量为85mg/m2(联合)2h每2周重复一次。

在单独或联合用药时,推荐剂量为mg/m2,每3周给药1次。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联合使用,必须在氟尿嘧啶前使用。

1)神经毒性:以末梢神经炎为特征的周围性感觉神经病变。有时可伴有口腔周围、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的痉挛及感觉障碍。甚至类似于喉痉挛的临床表现而无解剖学依据。可自行恢复而无后遗症。这些症状常因感冒而激发或加重。感觉异常可在治疗休息期减轻,但在累积剂量大于mg/m2(6个周期)时,有可能导致永久性感觉异常和功能障碍。在治疗终止后数月之内,?以上病人的神经毒性可减轻或消失。当出现可逆性的感觉异常时,并不需要调整下一次本品的给药剂量。

给药剂量的调整应以所观察到的神经症状的持续时间和严重性为依据。当感觉异常在2个疗程中间持续存在,疼痛性感觉异常和/或功能障碍开始出现时,本品给药量应减少25%(或mg/m2),如果在调整剂量之后症状仍持续存在或加重,应停止治疗。在症状完全或部分消失之后,仍有可能全量或减量使用。

由奥沙利铂引起的神经毒性症状有两类不同表现:一类是短暂的急性综合征,在用药后短时间内或最初几次用药期间发生,发生率:85%—95%;一般表现:轻微,多为包括肢体远端和/或口周感觉异常,或感觉麻木,通常几小时或几天内可自行缓解。约1%~2%的患者可能发生短暂的咽喉部感觉麻木,出现呼吸或吞咽困难症状。这些急性症状可伴有类似“抽搐”或痉挛”的肌肉收缩,表现为手或脚僵硬,肌肉不能放松,有时可引起颌部肌肉收缩,部分患者的肌电图显示正常神经传导的同时存在感觉过敏性神经病变。另一类是逐渐发生的剂量累积性感觉神经障碍,是使用奥沙利铂时最常发生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发生率:约10%~15%,发生剂量:多在使用的奥沙利铂剂量累积到~mg/m2后发生。

神经毒性处理:a.应告知患者避免冷刺激,使患者了解急性神经毒性症状是一过性的、短时间的。b.将输液时间由2h延长至6h常可预防发作,一般不需要减少治疗剂量。c.减少治疗剂量,控制症状,通常剂量减少或停止治疗1个周期后,症状可以得到改善。d.如果功能障碍已发生、短期内恢复缓慢者,或者预测可能会发生,可暂时更换非奥沙利铂方案,如大肠癌可采取Stop-and-go*(夹心法)治疗策略;e.药物:补充钙剂和镁剂:可促进细胞钠通道关闭,减轻奥沙利铂的刺激效应。其他药物:腺苷钴胺,有报道可以改善症状;卡马西平:是一种钠通道拮抗剂,对多种神经损伤有治疗作用。对预防累积性神经毒性的作用还有待观察,值得进一步探讨。其他药物如VitB1/vitB12等。

2)血液系统毒性: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轻,发生率仅为5%(单药),而且其中75%的患者出现的粒细胞减少症可以得到控制。联合化疗组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则较高,而且在使用5-氟脲嘧啶/四氢叶酸钙方案时特别明显。在应用该方案的临床试验中,治疗组中有41.7%的患者出现3~4级粒细胞减少,而对照组则只有5.3%。CIV者发生率较高,而在时辰调节式注射后只有2%的患者发生3~4级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罕见,有时可于多个化疗周期后观察到,最常见的仍是1或2级血小板减少。在奥沙利铂临床试验的最高剂量组中,有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散在报道。

3)胃肠道反应:恶心和呕吐:常为轻到中度,可通过预防性使用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控制。腹泻是胃肠道毒副作用的主要表现,通常因剂量过高或用药时间长而加重。但胃肠道毒副作用很少导致治疗中断。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只有出现严重腹泻后才应减少奥沙利铂的治疗剂量,一般不必预防用药。

4)其他:无耳毒性及肾毒性,无脱发,肝肾功能轻度损害者不影响用药。

1、对铂类衍生物有过敏者禁用。2、妊娠及哺乳期间慎用。

注意只能使用糖水不能使用盐水溶解,否则会降低其效价增加毒性。

1、奥沙利铂应在具有抗癌化疗经验的医师的监督下使用。特别是与具有潜在性神经毒性的药物联合用药时,应严密监测奥沙利铂的神经学安全性。

2、应给予预防性和/或治疗性的止吐用药。

3、当出现血液毒性时(白细胞/mm3或血小板00/mm3),应推迟下周期用药,直到恢复。

4、不要与碱性的药物或介质、氯化合物、碱性制剂等一起使用,也不要用含铝的静脉注射器具。

5、在每一疗程治疗之前应进行血液计数和分类,在治疗开始之前应进行神经学检查,之后应定期进行。

6、患者在2个疗程之间持续存在疼痛性感觉异常或/和功能障碍时,本品用量应减少25%。调整剂量后若症状仍存在或加重,应停药。

7、因使用本品时低温可致喉痉挛,故不得用冰冷食物或用冰水漱口。

8、硫酸镁能降低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9、如果以2小时内滴注完奥沙利铂的速度给药时,病人出现急性喉痉挛,下次滴注时,应将滴注时间延长至6小时。

10、如果以2小时内滴注完奥沙利铂的速度给药时,病人出现急性喉痉挛,下次滴注时,应将滴注时间延长至6小时。

11、应告知病人治疗停止后,周围感觉神经病变症状可能持续存在。辅助治疗停止后,局部,中度感觉异常或影响日常活动的感觉异常可能持续3年以上。

12、如果病人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感觉障碍、痉挛),那么依据症状持续的时间和严重程度推荐以下方法调整奥沙利铂的剂量。①如果症状持续7天以上而且较严重,应将奥沙利铂的剂量从85mg/m2减至65mg/m2(晚期肿瘤化疗)或至75mg/m2(辅助化疗)。②如果无功能损害的感觉异常一直持续到下一周期,奥沙利铂的剂量从85mg/m2减至65mg/m2(晚期肿瘤化疗)或至75mg/m2(辅助化疗)。③如果出现功能不全的感觉异常一直持续到下一周期,应停止应用奥沙利铂。④如果在停止使用奥沙利铂后,这些症状有所改善,可考虑继续奥沙利铂治疗。

13、严重的腹泻和/或呕吐可能会引起脱水、麻痹性肠梗阻、肠闭塞、低血钾、代谢性酸中毒以及肾功能损伤,特别当奥沙利铂与氟尿嘧啶联合应用时,发生这些情况的可能性更大。

14、当腹泻达到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达到3~4级(中性粒细胞<1×/L)或血小板减少症达到3~4级(血小板<50×/L)时,须将奥沙利铂临床应用剂量从85mg/m2降到65mg/m2(晚期肿瘤化疗)或至75mg/m2(辅助化疗),并且相应调整氟尿嘧啶应用的剂量。

15、如果有无法解释的呼吸系统症状发生,如无痰性干咳、呼吸困难、肺泡罗音或可有放射影像学依据的肺浸润,应立即停止应用该药直到肺部检查确定已排除发生间质性肺炎的可能为止。

16、如果不能确定肝功能检查结果的异常或门静脉高压症是由肝转移引起的,应考虑由奥沙利铂引起的极少见的肝血管异常的可能性。

1)DScrenci,MJMcKeage,PGalettis,etal.Relationshipsbetweenhydrophobicity,reactivity,accumulationandperipheralnervetoxicityofaseriesofplatinumdrugs.BritishJournalofCancer,0,82(4):–;2)厂家提供的奥沙利铂相关资料;3)个人临床总结。

2、奈达铂(Nedaplatin)

其他名:Nedabo,N-S,简称NDP。

化学名为哦cis-Diammineglycolateplatinum,分子式为C2H8N2O3Pt,

分子量为.18。

:NDP为日本合成的第2代铂类化合物。体外采用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细胞株实验证实NDP对非小细胞肺癌杀伤敏感性高于小细胞肺癌。NDP对多种移植性动物肿瘤P、L白血病、B16黑色素瘤、C26结肠癌、Lewis肺癌,Walker癌肉瘤、S小鼠肉瘤等均有抑瘤活性,并与顺铂和卡铂的生命延长率和化疗指数进行比较,其疗效高于或等于顺铂,明显高于卡铂。对人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给与NDP80-mg/m2,血浆总铂浓度呈双指数型曲线。肾脏是主要排泄器官,以80-mg/m2静脉点滴60分钟,24小时内尿排泄率为40%-69%。连续5天给药,在1-6天内尿中排出给药量的73.1%-%。

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头颈部癌,食管癌,卵巢癌,宫颈癌,膀胱癌,睾丸肿瘤。

每次80-mg/m2溶于生理盐水至少ml,静脉滴注60分钟以上,静滴后再补液0ml,每4周1次。

1、骨髓抑制为剂量限制性毒性,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其中严重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分别为21.1%、28.5%。

2、胃肠道反应:74.9%的人出现不同程度恶心、呕吐,少数人(5.7%)出现腹泻。

3、肾功能损害;少数人出现血BUN、Cr升高(⒒4%,⒏7%)肌酐清除率降低(⒌7%)。

4、其他:有耳鸣,听力障碍,外周神经毒性和肝功能异常(ALT、AST升高)占⒓3%。极少数有过敏表现。

 1、本药应溶于生理盐水或5%木糖醇注射液中静脉点滴。

2、溶解后尽快使用。

3、输注结束后应再补液1000-1500ml。

4、避免药物外渗,否则会引起局部组织硬结、坏死。

 奈达铂为第2代铂类化合物,抗瘤谱广,对多种实体瘤有较好疗效,其胃肠道反应及肾毒性较顺铂轻,但骨髓抑制较顺铂明显。

资料来源:周际昌主编《实用肿瘤内科学》第2版

3、卡铂/Carboplatin

商品名:伯尔定

:伯尔定为第二代铂类抗癌药,具有顺铂同样的生化特性,主要引起DNA链间交叉连接而影响其合成,以抑制癌细胞。

:给予病人(肌酐清除率≥60ml/分)本品0-mg/m2,血浆浓度衰减双指数平均αβ半衰期为1.6小时和3小时。整体清楚、容量分布和平均残留时间分别为73/分、16小时和3.5小时。本品主要有肾脏清除,肌酐清除率≥60ml/分者在12-16小时内排除本品剂量的70%,24小时尿中的铂均为伯尔定,仅3-5%的铂在24-96小时排泄。肌酐清除率<60ml/分的病人,肾脏和整体清楚率随肌酐清除率的降低而降低。因此有轻度肾衰的病人应减少本品的用量。本品是否经胆道、肠道排泄尚无充足的资料。

:上皮来源晚期卵巢癌;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鳞癌;晚期膀胱癌(需与其它药合用);用于子宫颈癌有显著疗效。

:本品仅供静脉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本品,浓度为10mg/ml,肾功能正常的成人初始患者,按体表面积一次~mg/m2,每3~4周给药1次;2~4次为一疗程。也可采用按体表面积一次50mg/m2,一日1次,连用5日,间隔4周重复。和/或中性粒细胞计数≥0/mm3;血小板计数≥000/mm3方可进行下一疗程治疗。

肾功能损害患者肌酐清除率<60ml/分的患者发生严重骨髓抑制的危险性增加,使用下述推荐剂量时,严重的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一般在25%左右。肌酐清除率在41-59ml/分者,初始剂量(第一天)给予mg/m2,静脉注射。肌酐清除率在16-40ml/分者,第一天给予mg/m2,静脉注射。肌酐清除率<15ml/分的患者尚无足够资料允许使用推荐剂量。

骨髓抑制是本药的剂量限制毒性。白细胞与血小板在用药21日后达最低点,通常在用药后30日左右恢复;粒细胞的最低点发生于用药后21~28日,通常在35日左右恢复;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与剂量相关,有蓄积作用。

胃肠道毒性65%的病人发生呕吐,80%的病人有恶心,约1/3的病人有严重的呕吐。其他胃肠道副作用包括腹痛(17%)、腹泻(6%)、便秘(6%)。

神经毒性用本药治疗后,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4%,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

过敏反应2%的病人发生过敏反应,这些反应的特征和结果(皮疹、荨麻疹、红斑、紫癜、极少支气管痉挛和低血压),发生于用药后几分钟之内;经标准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组胺治疗后,症状都能缓解。

其他少见反应呼吸系统、心血管、粘膜、泌尿生殖系、皮肤和肌肉、骨骼的副作用发生率<5%。接受联合化疗的病人这些副作用发生率增加。高频率的听觉丧失首先发生,耳鸣偶见;视力模糊、黏膜炎或口腔炎;恶心、呕吐、便秘、腹泻、食欲减退、脱发及头晕,偶见变态反应和肝功能异常。

(1)下列情况慎用:水痘、带状疱疹、感染、肾功能减退,老年患者。

(2)应用本品前应检查血象及肝肾功能,治疗期间至少每周检查1次白细胞与血小板。

(3)在用药期间,应随访检查:①听力;②神经功能;③血尿素氮,肌酐清除率与血清肌酐测定;④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分类与血小板计数;⑤血清钙、镁、钾、钠含量的测定。

(4)静脉注射时应避免漏于血管外。

(5)本品溶解后,应在8小时内用完。

(6)滴注及存放时应避免直接日晒。

有明显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不全者;对顺铂或其他铂化合物化合物过敏者;对甘露醇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中国药品手册年刊,第八版,主编:梁慧芬,出版时间:4年11月。

4、顺铂(cisplatin)

顺铂又名顺氯氨铂,常缩写为DDP、或CDDP,

溶解度为1mg/ml,属难溶解化合物。抗瘤谱广,但对肾、神经及胰腺有毒性。

静脉注射时在肝、肾、膀胱中分布最多,其次是卵巢、子宫、皮肤、骨等。在血浆中迅速消失,顺铂的清除主要通过和大分子结合,包括蛋白质的疏基,而内部失活。血中消减呈二室模型,分布半衰期t1/2=41-49min,清除半衰期t1/2=57-73h,静脉注射后1小时血浆含有10%左右,90%中与血浆蛋白结合。排出较慢,给药后6小时排出15%-27%,一天内尿内排出19%-34%,四天内尿中仅排出25%-44%。水化和利尿剂可使半衰期缩短,排出加快.

对多数实体瘤均有效.如睾丸肿瘤.乳腺癌.头颈部肿瘤.顺铂可作为下列癌症的首选药物(联合用药):黑色素瘤(转移).头颈部癌,甲状腺癌,非小细胞肺癌,食道癌,肝癌,子宫颈癌,等.

避光使用,给药前2~16小时和给药后至少6小时之内,需配合水化,使尿量保持在0-0ml.必须进行充分的水化治疗。静脉滴注,单次化疗(每四周一次),一次用量50~mg/m2;化疗每周一次,共2次,一次用量50mg/m2;化疗一日1次,连用5天,一次用量15~20mg/m2。疗效依临床疗效而定,每3~4周重复疗程。

动脉内注射: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每次30-50ml/m2,3-4周一次.

胸.腹内注射:需根据胸腹腔积液和胸膜厚度而定,一般可给全身用药剂量的1/2-1/3.

(1)下列情况慎用:既往有肾病史、造血系统功能不全、听神经功能障碍,用药前曾接受其他化疗或放射治疗、及非顺铂引起的外周神经炎等。

(2)治疗前后,治疗期间和每一疗程之前,应作如下检查:肝、肾功能、全血计数、血钙以及听神经功能、神经系统功能等检查。此外,在治疗期间,每周应检查全血计数。通常需待器官功能恢复正常后,才能重复下一疗程。

(3)化疗期间与化疗后,男女病人均需严格避孕。治疗后若想怀孕,需事先进行遗传学咨询。

(4)顺铂可能影响注意力集中,驾驶和机械操作能力。

(5)本品应避免接触铝金属(如铝金属注射针器等)。

(6)在化疗期间与化疗后,病人必须饮用足够的水份。

主要为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听神经毒性及肾毒性,菌核所用剂量的大小及总量有关.少数病人并有胰腺毒性可诱发糖尿病.因此,在用本品尤其是高剂量时,应先检查肾功能及听力,并注意多饮水或输液强迫利尿.高剂量顺铂的不良反应可以很严重,包括恶性呕吐.肾小管损伤,耳蜗毛细胞高频听力受损,伴随治疗出现的周围神经损伤导致感觉运动障碍.

肾脏毒性:单次中、大剂量用药后,偶会出现轻微、可逆的肾功能障碍,可出现微量血尿。多次高剂量和短期内重复用药,会出现不可逆的肾功能障碍,严重时肾小管坏死,导致无尿和尿毒症者。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食欲减低和腹泻等,反应常在给药后1~6小时内发生,最长不超过24~48小时。偶见肝功能障碍、血清氨基转移酶增加,停药后可恢复。

造血系统: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一般与用药剂量有关,骨髓抑制一般在3周左右达高峰,4~6周恢复。

耳毒性:耳鸣和高频听力减低,多为可逆性,不须特殊处理。

神经毒性:多见于总量超过mg/m2的患者,周围神经损伤多见,表现为运动失调、肌痛、上下肢感觉异常等;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大脑功能障碍,亦可出现癫痫,球后视神经炎等。

过敏反应:心率加快,血压降低、呼吸困难、面部水肿、变态性发热反应等。

其他:高尿酸血症:常出现腿肿胀和关节痛。血浆电解质紊乱:低镁血症、低钙血症、肌肉痉挛。心脏毒性:少见心率失常、心电图改变、心动过缓或过速、心功能不全等。免疫系统:会出现免疫抑制反应。牙龈变化:牙龈会有铂金属沉积。患者接受动脉或静脉注射的肢体可能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红斑及皮肤溃疡、局部静脉炎等少见。也有可能出现脱发、精子、卵子形成障碍和男子乳房女性化等现象。继发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出现与顺铂化疗使用有关。血管性病变,如脑缺血,冠状动脉缺血,外周血管障碍内似Ravnaud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少见,但可能与顺铂使用有关。

:1)顺铂是肿瘤化疗中的基本药物之一,肿瘤内科医师应熟悉掌握他的临床应用方法和指征.

2)顺铂的毒性大,必需严格掌握.有肾功能损害和听神经损害的病人,包括既往有过有肾功能损害和听神经损害的病人应当尽量不用,以免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3)顺铂的剂量与疗效有关,剂量过低会影响疗效,高剂量必须相应水化和应用制呕药,以免引起肾损害和严重呕吐.

4)β2微球蛋白对肾损害比较敏感的监测指标.

5)最好避免长期应用顺铂,因可导致低血钾,低血钙,并容易引起胰腺和中枢神经损伤.顺铂具有放射增敏作用,但也会加重正常组织的损伤;

6)应用过多的并病人应当长期随诊,特别是对高频听力和肾功能的检测.

对顺铂和其他铂化合物制剂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骨髓机能减退、严重肾功能损害、失水过多、水痘、带状疱疹、痛风、高尿酸血症、近期感染及因顺铂而引起的外周神经病等患者。

注射用顺铂:(1)10mg;(2)20mg;(3)50mg。

5、环磷酰胺

化学名称为:P-[N,N-双(β-氯乙基)]-1-氧-3-氮-2-磷杂环己烷-P-氧化物-水合物。

分子式:C7H15Cl2N2O2P·H2O

分子量:.10

本品在体外无活性,进入体内经肝内微粒体氧化,及包括肿瘤细胞在内的细胞内磷酸胺酶和磷酸酯酶参与下水解,变为活化作用型的磷酰胺氮芥而起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氮芥相似,与DNA发生交叉联结,抑制DNA的合成,也可干扰RNA的功能,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G2期细胞作用尤著。本品抗瘤谱广,对多种肿瘤有抑制作用。

环磷酰胺口服易吸收,迅速分布全身,约1小时后达血浆峰浓度,在肝脏转化释出磷酰胺氮芥,其代谢产物约50%与蛋白结合。静注后血浆半衰期4~6小时,48小时内经肾脏排出50%~70%,其中68%为代谢产物,32%为原形。本品活性代谢物中的丙烯醛对泌尿道有较强刺激作用。

广谱抗癌药,对恶性淋巴瘤、急性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有较好的疗效,对乳腺癌、睾丸肿瘤、卵巢癌、肺癌、头颈部鳞癌、鼻咽癌、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及骨肉瘤均有一定的疗效。

成人常用量:单药静脉注射按体表面积每次~0mg/m2,加生理盐水20~30ml,静脉推,每周1次,连用2次,休息1~2周重复。联合用药~mg/m2。

儿童常用量:静脉注射每次10~15mg/kg,加生理盐水20ml稀释后缓慢注射,每周1次,连用2次,休息1~2周重复。也可肌内注射。

用法与剂量因肿瘤及与之联合的药物而异。

如NHL、SCLC、卵巢癌、乳腺癌等,每次~0mg/m2,每3周一次,连用2~3次。

如治疗NHL的CHOP(CTX、ADM、VCR、PDN)方案中,CTX每次~0mg/m2。Burkitt淋巴瘤的Magarth方案中,CTX每次高达1mg/m2,间歇期28天,共5~7次。以上均静脉给药。尽量在长春新碱后面相隔6小时,口服如在MML的M-2放案(CTX、VCR、BCNU、MEL、PDN)中,每日mg/m2,分次口服,共14天。

儿童胚胎横纹肌肉瘤的VAC(VCR、ADM、CTX)方案中,每天10mg/kg,分次服,共7天,每6周重复,共8次。对多数肿瘤CTX剂量尚无一定之规。

骨髓抑制:主要毒性为中度骨髓抑制,主要抑制中性粒细胞,用药后1~2周最低值,2~3周可恢复。对肝功有影响。

胃肠道反应:包括食欲减退、中度恶心及呕吐,一般停药1~3天即可消失。泌尿道反应:当大剂量环磷酰胺静滴,而缺乏有效预防措施时,可致出血性膀胱炎,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少尿、血尿及蛋白尿,系其代谢产物丙烯醛刺激膀胱所致,但环磷酰胺常规剂量应用时,其发生率较低。急性非细菌性膀胱炎的膀胱出血率为10%。

其他反应尚包括脱发、口腔炎、中毒性肝炎、皮肤色素沉着、月经紊乱、无精子或精子减少及肺纤维化等。其它如口腔粘膜炎、急性胃炎等。

较少见者为间质性肺炎、心肌病变,后者常与高剂量、并用或曾永过蒽环类抗生素如ADM等有关,潜在的心脏器质性病变亦常为诱发因素。

罕见者为致突变或致癌作用。

对本品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骨髓抑制、感染、肝肾功能损害者。

(1)本品的代谢产物对尿路有刺激性,应用时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大剂量应用时应水化、利尿,同时给予尿路保护剂美司钠。

(2)近年研究显示,提高药物剂量强度,能明显增加疗效,当大剂量用药时,除应密切观察骨髓功能外,尤其要注意非血液学毒性如心肌炎、中毒性肝炎及肺纤维化等。

(3)当肝肾功能损害、骨髓转移或既往曾接受多程化放疗时,环磷酰胺的剂量应减少至治疗量的1/2~1/3。

(4)由于本品需在肝内活化,因此腔内给药无直接作用。

(5)环磷酰胺水溶液仅能稳定2~3小时,最好现配现用。本品呈结晶状,难溶解,应充分震荡以达彻底溶解。配后应立即用,存放不应超过3h;

(6)盆腔曾接受放疗或曾接受蒽环类抗生素治疗者,因易诱发膀胱出血及心肌病变应慎用。

(7)用要期间应定期检查白细胞,血小板和肝肾功能.

(8)尽可能少用镇静药、镇痛药、麻醉药等,以减少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有致突变、致畸胎作用,可造成胎儿死亡或先天畸形,妊娠妇女禁用。本品可在乳汁中排出,在开始用药时必须中止哺乳。

环磷酰胺可使血清中假胆碱酯酶减少,使血清尿酸水平增高,因此,与抗痛风药如别嘌呤醇、秋水仙碱、丙磺舒等同用时,应调整抗痛风药物的剂量。

此外也加强了琥珀胆碱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可使呼吸暂停延长。

环磷酰胺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因而延长可卡因的作用并增加毒性。

大剂量巴比妥类、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影响环磷酰胺的代谢,同时应用可增加环磷酰胺的急性毒性。

:为防治膀胱出血,化疗时常嘱病人多饮茶水,效果挺不错。

:贾博琦鲁云兰主编《现代临床实用药物手册〉,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如需完整内容,请加pumeixiaobian个人号,并回复“肿瘤手册”;或者留下您的邮箱信息。

备注: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至朋友圈;浦美医学与您携手让生命更美好!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忽悠
白癜风的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daoy.com/ssswszl/16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