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症是最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症状和体征比较复杂,可出现神经炎、球后视神经炎、眼肌麻痹、肢体瘫痪、锥体束征等症状。一旦患病,患者的身体将逐渐硬化如同“木偶”,致残率极高,在全国仅次于车祸,位居第二位!
多发性硬化症最喜欢20-40岁左右的青年人,主要损害脊髓、大脑及神经。我国发病率占2.7%—5.6%,患者中女性更为多见,女性发病人数是男性的2倍。
这种疾病那么可怕,为了避免其发生,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认识下它:
什么是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病变为特点,遗传易感个体与环境因素作用发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作为独立的疾病已有余年的历史。因其有较高发病率、慢性病程和青壮年易患的特点而备受重视。
多发性硬化的具体症状
多发性硬化的症状主要包括一个或多个肢体局部无力麻木、刺痛感或单肢不稳、单眼突发视力丧失或视物模糊(视神经炎)、复视、平衡障碍、膀胱功能障碍(尿急或尿流不畅)等,某些病人表现为急性或逐渐进展的痉挛性轻截瘫和感觉缺失。这些症状通常持续时间短暂,数天或数周后消失,但仔细检查仍可发现一些残留体征。
较为常见症状有:
01感觉异常——如肢体发冷、麻木、刺痛或搔庠、蚁爬、虫咬。02视觉障碍——如视物重影、模糊或颜色缺失,多为单侧。03精神症状——如兴奋、淡漠、疲乏、反应迟钝。04运动障碍——如强直、瘫痪、肌肉无力、四肢痉挛。05平衡障碍——如行走困难或震颤。06肠和膀胱功能障碍——如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便秘。07性功能障碍——如阳痿或性欲减退。08疼痛——如眼球后疼痛、四肢或背部疼痛。多发性硬化的病因
1遗传因素已知多发性硬化具有家族倾向性,约有15%的患者至少有一位亲属患病,在患者同胞中的复发率最高。约20%的先证者(是指在家族中最先发现具有某一特定性状或疾病的个体)有至少一位患病亲属,其中患者同胞的危险性最高。
2感染与免疫因素流行病学资料揭示了多发性硬化与一些环境因素的关系,说明在童年时期所遭遇的某些环境因素,在经过数年的潜伏期后,可能诱发发病或成为发病的原因。近年来,学术界越发认为这一环境因素是一种感染,推测是病毒感染。大量的间接事实已证明,多发性硬化患者针对病毒感染体产生了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改变。
多发性硬化的治疗
中医称“多发性硬化”为“痿痹”,认为是肺热叶焦、逐生痿痹,就是说肺有问题了,逐渐发展成痿痹。中医关于痿痹治疗的记载见于《名医别录》中的“治痿独取阳明”,也就是说治疗痿痹要先把阳明经的邪气去掉,这样人体的气血也会更充足。
医院刘洋主任深入挖掘中医理论三十年,发现卷柏这味药材入阳明经,还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另外一种药材是紫苑,现在临床上更多地将其作为止咳化痰的药。紫苑在治疗痿痹中,主要起到清肺的作用,使邪气不能再往下传,从而对痿痹进行一个预防性治疗。
案例
医院刘洋主任曾有个多发性硬化的患者,这位患者去年开始得病。刘洋主任第一次看到他的时候,他是被轮椅推着来的。经过仔细的询问刘洋主任得知这个患者之前得过感冒,于是用具备清肺作用的紫苑和一些养血、散寒、养肝的药物进行治疗,患者按照刘洋主任的处方吃了一个月就可以自己走路了,显示中医治疗神经性疾病有着明显的优势!
-刘洋-医院主任医师
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室主任
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先生学术传人
孔伯华名家研究室中医痿症防治学术带头人
中华中医药学会分会委员
世中联外治分会常务理事
擅长治疗肌萎缩、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多发性脑神经损害、单神经病及神经痛、多发性神经病、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及各种肿瘤疾病等。
出诊时间周六上午,周日全天咨询电话-出诊地点医院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