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往往谦逊,不会逢人就教;
一个真正有财富的人,往往低调,不会逢人就炫;
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往往慧心,不会逢人就表;
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圆容,不会显山露水;
一个真正有品味的人,往往自然,不会矫揉造作;
一个真正有修为的人,往往安静,不会争先恐后。
针灸疗法是中国古人了不起的发明,数千年以来为中华名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自西医东渐以来,针灸疗法逐渐被许多人看作是过了时的土方法,清政府甚至在1822年下令永远停止在“太医院”中施行针灸疗法。此后针灸疗法就真的成了难登大雅之堂的土方法了。但毛泽东凭借其伟人特有的洞察力预言:“你们不要以为针灸是土东西。针灸不是土东西,针灸是科学的,将来各国都要用它。”果不其然,自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由美国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针灸热,此热经久不息,世界各国相继运用针灸疗法并逐渐普及,终于在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将《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毛泽东的预言由此正式实现了。
目前世界范围内注册的针灸执业医师多达十余万,国内也开始在社区医生中推广针灸疗法。针灸从业人员可谓众矣,但疗效却参差不齐,对许多疾病、特别是疑难重症的治疗并没有发挥出针灸疗法的优势来。
笔者曾治好过不少被一些“针灸医生”治疗无效的病人,也看到过一些国外的针灸科研宣判针灸治疗某病无效的报告,仔细分析,其选穴、手法、疗程安排均存在问题。
针灸疗法在普及的过程中,举着“简、便、廉、验”的大旗,简字当头,简单学习针灸几个月就去行医的大有人在,这样的医生其疗效必然低下。没有疗效能怪针灸疗法吗?针灸没能取得满意疗效的原因有许多,除了专业学习不够外,还有一个就是普遍被忽视的原因—--缺乏针灸“医功”。
一、医功现象
人们在针灸临床上常常可以听到、看到这样的景象,同样针一个穴或一组穴,不同的医生施术,病人的感觉不太一样,疗效差异也很大。我们有些医生,在观摩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的针灸后,觉得贺老的针灸处方也不什么特别的,跟书上说得差不多,认为自己也行,但回去后照方针灸,却很难获得满意的疗效。贺普仁教授进针,旁人觉得有似蜻蜓点水,毫不费力,但经治患者皆有轻松自如之感,常常表现出一般医生难以取得的疗效,其中门道,很少有人看出。
近代著名针灸家承淡安先生曾经说过:“先父在日谆谆以练气为嘱,由于先父不能说明为什么要练气,因而不能引起我的信心,但在临床治验上,我总不及先父的针效。久后相信先父所教,注意练气,针效果然大增,所以在年从日本归来办针灸讲习所时,在课程中加入了练气练针一课。”
这种医生与医生之间的针效差别,医生自己不同时期的针效差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贺普仁教授提出的“医功”不同造成的差别。
医功是一个现在还值得探索的概念,但我们大致可以这样说:针灸医功是指针灸医生在操作时所具有的一种特定的良好的精神和体能状态,这种状态通过针体传达到患者体内,可以调动患者的经络之气,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起到增加针灸疗效的作用。
二、治神
良好的精神状态,就是《内经》所说的治神与守神,《内经》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并认为“粗守形,上守神”。守形是指遵循常规刺法,熟悉经络腧穴的所在位置;守神则有二方面含义,一是守患者之神,二是指重视施术者的精神状态,也就是要求施术者进入气功状态,或类似气功的状态,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内经》反复提及治神的重要性:“必一其神,令志在针”。“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大小,五曰知府藏血气之诊”。这里所说的养身即指养生,包括内功修炼等内容。同时还明确指出:“今末世之刺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之所共知也。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说明针灸医生不能满足于“虚者实之,满者泄之”的一般水平,而应追求更高的治神与守神境界。
医者的治神首先是精神状态的调整和精神的集中,即《内经》强调的:“必一其神,令志在针”。第二,高尚医德的树立,如孙思邈在大医精诚篇中所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
医生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治疗疾病的先决条件。其次医生要注意仪容的修养,亦如孙思邈所言:“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给病人以稳重、端庄、自信、可靠的感觉,从而有助于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反之,如漫不经心,随手下针,甚至一边与旁人谈笑,一边进针操作,轻则降低疗效,重则产生医疗事故。
医者的治神与守神不仅指临证之时,而且要在平时不断修炼,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与精神境界,恰似孟子所说的“养吾浩然之正气”。这样,一切杂念和世间的烦恼就不会萦绕于心,临证时,就会迅速进入守神的状态,从而便于“以意领气”。其实,在练功过程中也能修真养性,从而达到治神之目的。
三、功力
特定的体能状态就是指练功后所达到的功力。功力又分内功和外功,一般来讲,内功是外功的基础,外功主要是指动功或拳术,针灸师应该内外功兼修。
关于针灸时要运用功力,《内经》中早已提及,如上所说的“知养身”即是。《素问-宝命全形论》篇强调指出:针刺时要“手如握虎”,没有深厚的功力,怎能有握虎之力呢?
历史上,声名卓著的针灸大家多重视内功的修炼,如华佗、孙思邈、马丹阳、杨继洲等,近代则有黄灿、承淡安、郑毓琳等人。现择要介绍部分针灸师的医功事迹,以期引起人们对此事的重视。
黄灿(-年),号石屏,祖籍清江县大桥乡程坊村。父亲黄良楷是清道光元年(年)武举人,武艺高强,在山东做官三十余年,以平剿捻军“有功”,升迁泰武临道。其时朝廷御医聂厚生精于针灸,遇有疑难病症,一针奏效,黄良楷深为敬佩,请聂授徒。聂厚生从黄良楷的十四个子侄中,选中最小的一个作为自己的徒弟,这就是黄石屏。石屏先后得到父亲、圆觉长老等人的指点,武功和针术都日渐纯熟。黄石屏三十岁起,在淮阳富安任盐务官年十年。任职时,他常常用针灸方便百姓。由于他生性恬淡豪爽,厌于官场迎送,终于弃官行医,在上海、扬州、南通一带以“江右金针黄石屏”挂牌治病。黄石屏针法高超,举凡风劳、臌膈、耳聋、霍乱、痹症、癫症、调经、定胎、无嗣或绝育等等,无不应手奏效。苏、扬、沪求医者络绎不绝,声名远播。
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患腿疾,经黄石屏一针一灸而霍然若失,后他的阳痿也经石屏治愈而得子。窃国大盗袁世凯患偏头痛多年,群医束手无策。民国二年,由其师张謇引荐,石屏到京以金针疗之而愈,深得袁世凯赏识,题一指回春匾相赠。黄石屏还曾为著名武术大师霍元甲治过疾病。他曾多次替洋人针好痼疾,使开始坚执认为针灸、点穴不科学的洋人最后都对黄石屏的针术、点穴佩服得五体投地。
据《黄氏家传针灸》一书介绍,黄石屏的针具用纯金打造,其针软细而长,最长的达一尺三寸,最短的也有四寸,一般隔衣进针,可以想象,不用内功这样细软的金针是不能隔衣入穴的。进针之时,石屏凭借少林拳术和内外气功,将全身精、气、神三宝运于二指之上,将针穿衣入皮,直达病所。因此,黄石屏能取得非凡的针灸疗效,主要得益于他深厚的武术功底。
郑毓琳,是我国现代卓越的针灸家之一。他一生秉承家学,勇于创新,成功地将内功与中国传统针灸针法相融合,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郑氏针法,用于治疗眼疾重症等疗效超群,受中央首长重托多次给友邦领导治愈顽疴,誉隆四海。郑毓琳认为,针刺与内功相结合,不仅进针无痛,而且易于体察针下气感,易于得气和气至病所,疗效高于单纯针刺,他告诫学生:许多身怀绝技的针灸家都是有很深气功造诣的。
近代著名针灸家承淡安先生,也十分强调内功修炼的重要性,他曾论述道:“以前的针灸家在修习针术时,最主要的就是练气和练指力,这几乎要占去三分之二的学习时间。练气称为‘修内功’。”承淡安在切身体会到练功前后的针效差别后,跟从神针黄石屏的弟子“每天练拳术与气功,及以针钻捻泥壁,历久不断,修练相当艰苦,成效也很巨大。”他还说道:“以前有点穴术,完全凭他平素练习的指力,能在不知不觉间,在别人要穴上轻轻地按上一按,即能使人受伤,甚至死亡。”这就是练功的威力。
承淡安先生为使学生重视内功修炼,曾托名紫云上人,以强调内功修炼在针刺中的重要性,其练功歌诀曰:“运针不痛,端赖养气,养气不足,其功不著,养气之道,寅时起身,端坐蒲团,两足盘起,手按膝上,腰直胸挺,口闭目垂,一如入定,无思无虑,一心数息,自一至百,反复无间,行之卯时,振衣始已,积日累月,不息不间,气足神旺,百邪不侵”。学生们修炼内功后,疗效都有明显的提高。
现代针灸教育,由于缺乏对医功作用的正确认识,没有练针练功的课程,这直接影响到针灸临床疗效,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医功的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四、医功的作用
首先,医功的修炼,可以减轻进针时患者的疼痛。武术内家拳法讲究螺旋力,其特点是力量深透和方向稳定,在进针的瞬间是呈螺旋状刺入的。在针刺之时,要求施术者神不外溢,意不露形,周身放松,沉肩坠肘,气贯周身,运力指端。以武术轻微的发力动作,轻松自然地将针送入人体,病人多无痛感,这样容易取得病人的配合,临床疗效也会更好。否则部分病人因惧怕疼痛而紧张不已,影响得气和感传的产生,甚至中断治疗,使得一些针刺有很好疗效的病人失去了治疗机会,这是很可惜的。
第二,医功的修炼可以使医者的正气通过针刺传导到患者体内,便于调动患者的经络之气,便于驾驭经气,气至病所也就更容易了。临床实践证明,针刺得气是取得疗效的基础,而气至病所则可显著地提高疗效。就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气至病所得气的产生,一方面与患者的机体状态和对针刺的敏感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一面,与施术者的操作技术有关。如取穴准确、手法熟练、内功深厚,则可促进感传的产生,从而容易取得满意的疗效。
第三,医功的修炼,可以提高医者对气感的敏感性,更好地体察针下感觉,以便于补虚泻实。
《灵枢终始》篇说:“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所谓“紧”是指针下紧涩的感觉,“疾”则指来去突然、匆促的感觉,必“紧而疾”方能称之为邪气。什么是“谷气”?谷气即指正气,因人体正气有赖于水谷之气的滋养,故名谷气,正气在针下给人的感觉是徐缓而柔和。正气可分为营气、卫气等,正气在经脉中运行则为经气,因营行脉中,故这里所指的谷气多为营气。卫气虽行于脉外,但有时也可运行至针下,这时易于和邪气混淆,因卫气剽悍滑疾,有似于邪气之疾。但卫气疾而不紧,如以为“疾”就可泻之,则易误伤正气。邪正既明,则补泻有据,遇邪气则泻之,遇正气则补之,这样疗效自然就提高了。
高深的医功不是人人可以达到的,但“治神”,即精神修炼是人人可以做到的,身体锻炼也是人人可以做到的,譬如举举哑铃、练练臂力等,这些多少可以增加一些术者的医功。针灸医生一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的心情不佳或精力不足、身体不适时,针刺病人的效果就会差些,这实际上就是针灸师当时的医功下降了。因此,我们不必把医功看成是高不可攀的东西,而是每个针灸医生都可以实践和提高的。
五、贺氏医功
贺普仁教授最早提出了医功术语,并且他提出的医功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医功还包括读书修养,即通过学习来不断充实自己的中医学养、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狭义的医功主要是指练习功法。贺老指出:与作诗的功夫在诗外一样,针灸的功夫也在医外。上述的医外之功就是医功。
贺普仁教授将深奥的武术、气功与针灸融为一炉从而形成了“贺氏医功”。其修炼方法始于学练尹式八卦掌,八卦掌是以《易经》、易理为依托,以八卦理论为指导,以天、地、人三才的自然融汇为练功要法,顺应气候环境,以动为用,运动不息,随时调整阴阳平衡,可以防病祛疾。尹式八卦在八卦掌中被认为是硬掌法的代表。八卦掌掌式简单,但只要按照要求下苦功夫练,就能练出神功。贺普仁教授在最喜欢的金刚揉球、带手、腕打等功法的修炼中,悟出功与医的关系和“功助医成”的道理。
对于八卦掌和针灸的关系,贺普仁教授曾说:“八卦掌打人,是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以身发力;针灸治病也是如此,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针,以针通经。八卦掌是抗暴的,针灸是治病的。两者原理都一样,都是以阴阳、五行、八卦之理作为指导;方法也是一样的,都是先在心,后在身,意气为君,身、针为臣,把自己的善意(治病)或恶意(伤人)以气的形式通过针或身(头、肩、肘、手、跨、膝、足)灌注到对方的穴位经络或要害部位,达到治病健身或抗暴之目的。所以明医理,有益于武;明武理,有益于医。”
贺普仁教授把针术和八卦掌原理、拳法、内功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的针法非同凡响,赢得了“天下第一针”的桂冠。进针时,由于他武术、气功功底深厚,故腕力极强,手指稳健,手上有一股巧劲,这样进针就顺畅无阻,力度恰当好处,进针速度极快,犹如箭射一般,快捷而恰中穴位,患者针感强而无痛苦。
贺普仁教授指出:练八卦掌对针灸从业者尤有帮助。如果多年坚持练习八卦掌,会觉得内气充足,扎针时自有一股巨大的能量,通过银针直达患者病灶,这就是贺老强调的“练针须练气”。
通过练功,会使人体正气充盈,经络通畅,进针、行针时可把术者的力与气传导到针尖,做到气随针走,针随手入,得心应手。这样,针灸疗效自然就提高了。
针灸大家贺普仁老先生,年轻时起即练习八卦掌,今年逾八旬,仍每日练功不辍,一个下午诊治八十余人,连续工作五个多小时,仍精力充沛。当笔者请教练功对针刺疗效的影响时,贺老说:练功后首先是指力增强,这对针刺手法练习来说是必要的基础,进一步则可培养自身之气,通过针体及手法,可驱赶病人体内邪气,从而显著地提高疗效。
遵先辈之指示,笔者早在80年代即开始练习各种气功及武术,最后发觉大成拳实包含了武术与气功之精华,遂于年正式拜在王选杰先生门下,一直潜心修大成拳内功,并移力于将其与针刺手法相结合,终于悟出了神光内莹,意在针先,以意领气,气至病所的针刺要领。
大成拳内功基础功法主要是桩功,初学者可练浑元桩一式:身体自然站立,一如太极拳之预备式,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可呈外八字,双手指至胸前,曲肘环抱,两手各似抱一气球,全身则如浴水中,体会舒适自在之感觉,久之则物我皆忘,似与天地熔为一体。笔者一九八九年在日本关西气功协会总部授功时,参加者中即有不少针灸师及针灸学家。久练此桩则指力渐增,临床运用有不可思议之妙,无论是进针无痛,还是体会针感乃至于使气至病所,都会有长足之进步。
强调内功修炼在针刺中的作用,并不是忽视手法的重要性,而是要求针刺手法更熟练。实际上,内功修炼对针刺手法的掌握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内功术与针刺相结合的特点是:神意气力的有机统一,使施术者能更好地体察针下感觉,驾驭经气,以达到上守神的高深境界。
在针刺之时,施术者要首先进入练功状态:心无外慕,如待贵人,不知日暮,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运气于指,然后再行针剌。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行补法之时,除用向下向内的指力之外,意会将正气注入病人体内,取虚者补之之意也;行泻法之时,除用向上向外的指力外,意念以自身的功力将病人的邪气从其体内驱除,取实者泻之之意也。实际上,具体意念的运用是比较复杂的,而且与施术者所练功法有关。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一般针灸医师的指力离内功针剌的要求相差甚远,故易造成疼痛,尤其是欧美,较东方人更为敏感,也较为娇气,若无良好的指力,则较难取得理想疗效,但若能做到无痛进针,则容易取得病人的配合,笔者在欧洲从事针灸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对此的体会是很深刻的。故除了内功修炼之外,指力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众所周知,人体的手足及面部的痛觉较为敏感,尤其是在某些疾病,如三叉神经痛及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等,往往会出现痛觉过敏的现象。部分病人因惧怕疼痛而中断治疗,有的病人开始即因惧针而拒绝针刺,使得一些针刺适应证失去了治疗机会,殊为可惜,所以无痛进针法有其特有的临床应用价值。
所谓无痛进针,是相对而言的,绝对的进针无痛是不现实的。故我们所说的无痛进针是指相对无痛,病人在接受针刺时虽感到针体刺入,但并不感到痛苦,同时加以心理暗示或转移其注意力,甚至使其不知针已刺入,因而消除了对针刺的恐惧。面部等处虽然痛觉敏感,但因其皮肤较它处易于进针,也为无痛进针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何才能做到无痛进针呢?首先要求基本的针治手法纯熟,指力深透。
具体进针方法是:运力指端,凝神定意,利用手腕的抖动,使针迅速剌入皮肤,在剌入的瞬间,使其呈螺旋状进入,术者应周身松和,不可有丝毫僵紧处,使动作完成协调自然而迅捷,随心所欲地控制剌入的力量大小、针剌的深浅,准确无误地刺入选定的腧穴。
此种针法使用的针具宜稍短,一般以一寸以下为宜,为便操作时得心应手。如何才能达到以上要求呢?基础练习是首先在各种不同的材料上练针。初学者可用纸团,进而选用较薄较软的橡皮,再选用较硬较厚的橡皮练习进针,同时选用废胶片,软木塞及各种皮革练习,以模似不同的人体组织,逐渐增强自己的指力。
以上的练习到一定时间后,则指力、腕力会有很大的提高,但距无痛进针尚有较大的距离,若要进一步提高进针水平,则应进行内功修炼。主要是中国武术内家拳法的练习,如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及大成拳等。通过武术中的桩功、试力以及推手、发力等修炼,使术者真气充盈,并可随时运气指端,所谓意到气到,气到力到,在用意不用力的情况下,内劲透达指端,并通过针尖作用于人体。可以想象,通过控制运用武术内功所产生的爆发力,以针尖作用于人体,刺入过程自然快而无痛。
武术内家拳法讲究螺旋力,其特点是力量深透和方向稳定,这与子弹的运动轨迹有类似之处,所以在进针的瞬间是呈螺旋状刺入的。在针刺之时,要求术者神不外溢,意不露形,周身放松,沉肩坠肘,气贯周身,运力指端。以武术的轻微的发力动作,轻松自然地将针刺入人体,病人多无痛感。若属轻刺激,则可如此留针,亦可在此基础上再施以各种手法。如是则可更准确地取穴及运用各种手法,知为针者信其左,即指左手取穴要体会按压穴位的反应,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这样再进针则易得气,进而做到气至病所。
临床实践证明,针刺得气是取得疗效的基础,而气至病所则可显著地提高疗效。诚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所说: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气至病所针感的产生,一方面与病人对针刺的敏感程度有关,更主要的则是由施术者决定的,如手法熟练、取穴准确等。若有内功修炼基础,如修炼大成拳内功,则可促进感传的产生,因而取得满意的疗效。所以,若要做到气至病所,首先要针刺手法熟练,做到无痛进针,所谓如蚊虻止。以免因进针疼痛造成病人紧张,影响感传的产生。只有手法熟练,才能运用各种手法,促进得气的产生,进而做到气至病所。
在手法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则要求做到治神、守神及以意和之。治神主要是指施术者要控制病人的神,亦即精神状态,使之朝着有利于疾病康复的方向转化,所谓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守神则是指施术者在针刺之时要精神内守,如是才能体会到针下之虚实,气血之有余与不足,进而控制针刺的感传,以调节气血,达到补虚泻实,平衡阴阳(以意和之)的目的。而大成拳重精神、重意感的修炼,与以上要求是完全一致的,推手对人的控制与针感的控制亦有相通之处。实际上,真正做到气至病所及治神与守神,并非易事,非有多年的临床实践,确实不易做到。而内功修炼则可大大地缩短这一过程。
罗氏针灸跟着罗大夫学中医,做自己和家人健康的主人!
求医不如求己,罗氏针灸中医培训强调家庭保健,让每个家庭拥有自己的保健医生!学会自己诊断、自己预防、自己治疗!有家庭中医普及班、小儿保健班、家用针灸点穴推拿班等等,欢迎参加!读而思
duersi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矣。(清·赵濂《医门补要·自序》)。
针灸医师罗强—新疆医科大中医学院毕业,师从医院针灸名医张启亮主任为其关门弟子,深得其循环针及火针疗法真传,在临床中强调标本兼治,整体调理,在治疗疾病过程中,注重脏腑和经脉的表里互通关系,通过针灸、中药、耳穴、放血等多种方法配合应用,运用循环针及火针疗法,微创埋线疗法,治疗内、外、妇、儿科常见疾病。尤其擅长治疗儿童近视、弱视,成人急慢性咽炎、干眼症、麦粒肿、失眠、头痛、过敏性鼻炎,三叉神经痛、面瘫、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末梢神经炎、股外侧皮神经炎、带状疱疹、膝骨关节病、盆腔炎、月经不调、痛经、乳腺增生、肥胖,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以及亚健康调理等。了解一些细节[地点]:罗氏针灸推拿理疗。乌鲁木齐新民东街果品库车站即到(绿景花苑一期)一层底商[电话]:您可以乘坐:30路,35路,58路新民东街果品库下车即到。或者59路,60路,路,路,路,路,路,BRT3号线宏大广场下车,向东步行两站至果品库车站即到,走走没多远呐。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