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视神经坏死
视神经萎缩治疗
视神经萎缩恢复
视神经挫伤
急性视神经炎
视神经受损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其他细菌

白癜风的危害 http://www.csxsl.com/m/

第一节棒状杆菌属

白喉棒状杆菌: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白喉的病原体。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

G+一端或两端膨大成棒状,菌体粗细不匀,着色不均,排列不规则(字母V、L或栅栏状),用Albert染色法后有明显的异染颗粒,主要的成分是核糖核酸和多偏磷酸盐,具有鉴定意义。

2、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在吕氏血清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细小、灰白色S型小菌落(形态典型,异染颗粒明显);在亚碲酸钾血平板生长,可以将亚碲酸钾还原成碲,使菌落呈黑色。

(异染颗粒:棒状杆菌属细菌用Neisser或Albert等法染色,菌体内出现节段浓染或深染的颗粒,与菌体着染颜色不同,称为异染颗粒)

3、白喉棒状杆菌是咽喉部常见的正常菌群,当携带了棒状杆菌噬菌体时,可产生白喉毒素,成为有毒株。

4、对湿热敏感,对干燥、寒冷抵抗力较强。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

1)白喉毒素(主要致病因素):

棒状杆菌噬菌体基因编码,毒力和抗原性很强。由A肽链和B肽链组成,其中A肽链有毒性功能。而B肽链可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心脏、神经、肾上腺等)协助A链进入易感细胞内。

毒性机制:蛋白质合成中必需的延伸因子→灭活→抑制肽链延长→蛋白合成受阻→组织变性坏死

2)索状因子:

破坏线粒体,影响细胞呼吸和能量产生。

3)K抗原:

抗吞噬,有利定植。

2、所致疾病——白喉

传染源:病人、带菌者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

易感人群:6月-5岁

潜伏期:2-7天

白喉棒状杆菌在呼吸道局部繁殖,分泌外毒素,产生炎症反应,组织坏死,形成假膜,一旦脱落,易引起呼吸道阻塞,甚至窒息死亡。外毒素进入血液,与心肌细胞和外周神经细胞结合可引起心肌炎、外周神经炎等症状,如软腭麻痹、吞咽困难等。

白喉病后、隐性感染、预防接种均可获得免疫力。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包括细菌学检查和毒力试验

取标本、涂片镜检等。毒力试验可采用动物实验。

预防采用白百破混合疫苗,即白喉类毒素、百日咳菌苗、破伤风类毒素的混合制剂(DPT混合疫苗)。治疗采用抗毒素血清和抗生素。

第二节鲍特菌属

百日咳鲍特菌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

G—小杆菌,两极浓染,有荚膜和菌毛,无鞭毛和芽胞。

2、培养特性:

专性需氧,营养要求较高,常用鲍—金培养基进行培养,生长缓慢,3-5天细小菌落。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包括荚膜、菌毛及多种毒素

2、传染源:早期病人、带菌者

3、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4、病程分三期(儿童易感)

卡他期:低热、轻咳,1-2W(传染性强)

痉挛期:阵发性痉咳,吸气吼声,10-20次/天(1-6W)

恢复期:阵咳减轻,可有继发感染,肺炎、中耳炎等

5、病后牢固免疫力

白—百—破三联疫苗(DPT),治疗首选红霉素

第三节军团菌属

嗜肺军团菌

年在费城的退伍军人大会期间,爆发了不明原因的肺炎,从病人体内分离出了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后命名为嗜肺军团菌。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

G—短小杆菌,多形性,有鞭毛、菌毛及微荚膜,无芽胞。

2、专性需氧,

2.5-5%CO2生长良好,营养要求较高,需特殊培养基—活性炭酵母浸出液琼脂(BCYE),生长缓慢,3-5天可见针尖大小灰白色S型菌落。

3、抵抗力:

普遍存在于天然淡水和人工水域环境中,如自来水、热水淋浴、中央空调等,故能以气溶胶的方式传播,对化学消毒剂、干燥、紫外线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机制不很明确。

主要引起军团菌病,飞沫传播,常见于夏秋季。

临床上有3种类型:流感样型、肺炎型、肺外感染型。

流感样型(旁地亚克热):轻症、发热、寒战、上感症状、无肺炎。

肺炎型(军团病):重症、高热、咳嗽、肺炎、多器官衰竭死亡。

肺外感染型(继发感染):多脏器感染症状。

细胞免疫为主。治疗首选红霉素。

第四节假单胞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简称绿脓杆菌,是条件致病菌。生长过程中形成绿色水溶性色素,感染形成的脓汁和敷料被染上颜色,故得名。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染色:革兰阴性杆菌,有的微弯,有荚膜、菌毛和鞭毛,一端有1-3根鞭毛,是从毛菌,运动活泼。

2、专性需氧,普通培养基生长良好(4℃不生长42℃生长),产生带荧光的水溶性色素(青脓素和绿脓素)。

2、抵抗力强天然抵抗多种抗生素及消毒剂——多重耐药。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为内毒素、菌毛、荚膜、胞外酶、外毒素多种致病因子

所致疾病——化脓性感染

医院环境及人体肠道、呼吸道及皮肤,为条件致病菌,在医院感染中占10~30%,通过多种途径感染人体任何组织和器官。

——皮肤黏膜损伤:烧伤,创伤等

——免疫低下时引起多种器官感染

——也可引起全身感染(菌血症、败血症)

——多重耐药

三、防治

加强医用仪器的消毒,医院感染

疫苗:疫苗使用效果很好。

治疗可选用庆大霉素、多粘菌素。

声明一下,本平台是资源交流学习平台,资源来源于网络搜索,仅仅提供医学生学习的机会,不参与任何视频售卖行为,只为学习,进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大家如果下载学习,请学习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daoy.com/ssswszl/80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