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片药,都在默默等你读懂它
如果将人体比作一台机器,那么维生素就像是润滑油。机器一旦没油了,就会加速磨损,甚至提前退休。
遗憾的是,中国人普遍存在维生素缺乏的情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中国成年居民营养素摄入状况的评价》显示,我国成年居民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摄入不足的比例,均超过了80%。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年)》也显示,部分国人仍然缺乏维生素A与维生素D。
你可能不知道,体内维生素的平衡,不仅与饮食有关,还有某些药物有关。你正在吃的药,或许正一点点偷走你身体里的维生素。
1
抗生素
维生素C、维生素K、B族维生素
生活在肠道里的部分微生物,能促进维生素在体内的吸收,服用抗生素后,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这些微生物的存活。
比如,长期使用青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等,可能会抑制与B族维生素吸收有关的微生物,引起口腔溃疡、咽痛等不适。
连续服用头孢菌素2周以上,会抑制维生素K的合成,导致凝血酶原降低而发生出血。
每日服用1克四环素,连续3~4天,可导致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降低,进而可能诱发坏血病,患者常表现出牙龈肿痛、出血,关节疼痛等症状。
服用以上药物者,应注意观察症状,发现异常及时咨询医生,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或补充相应维生素。
2
激素
维生素D、维生素C
长期大量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会加快维生素D在肝脏的代谢,引起维生素D缺乏。
同时,还可能导致维生素C的缺乏,出现骨质疏松和类似坏血病的症状。长期服用这些类药物的人群,应适量补充维生素D与维生素C。
补充维生素D
人体90%的维生素D,是依靠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通过自身皮肤合成的。可以在上午6~10点和下午4~6点,去户外阳光下晒30分钟至1小时。蛋黄、干香菇、沙丁鱼、金枪鱼等食物中也是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
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是新鲜果蔬,比如绿色、红色和黄色的辣椒、菠菜、韭菜、番茄、柑橘、山楂、猕猴桃等。
3
双胍类降糖药
维生素B12
双胍类降糖药如二甲双胍、苯乙双胍等,长期使用可影响肠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导致或加重周围神经炎,引起贫血、认知障碍等不良反应。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更明显。
建议服用这类药物的患者,适当食用动物肝脏、牛肉、鸡肉、鱼类、蛤类、蛋、乳制品及豆制品,补充维生素B12。
4
降压药
维生素B6
肼屈嗪与双肼屈嗪这类降压药,可与维生素B6结合形成复合物,使维生素的代谢加快,随尿液排出量增多。
长期使用此类药的患者,容易缺乏维生素B6,可能出现恶心、情绪焦虑等不适及周围神经炎等。此外,降压药中的利尿剂,容易将钙、钾、钠等微量元素排泄掉。
维生素B6来源比较广,在肝脏、谷粒、肉、鱼、蛋、豆类及花生中含量较多。
5
口服避孕药
维生素B2、叶酸
长期口服避孕药,如复方炔诺孕酮、氯地孕酮等,会增加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若不及时补充,可能引起维生素B2缺乏,引发口角炎、溢脂性皮炎等不适。
此外,抗癫痫药物、抗结核药、乙酸以及叶酸拮抗剂(甲氨蝶呤、乙胺嘧啶、氨苯蝶啶、甲氧苄啶和磺胺类药物)易引起叶酸缺乏。
这都与药物作用机理以及维生素体内吸收特点密不可分。
服用这些药期间,可以适量补充相应维生素。维生素B2在奶类及其制品、动物肝肾、蛋黄、鳝鱼、胡萝卜、香菇、紫菜、芹菜、橘子、柑、橙子中含量较为丰富。
叶酸在黄花菜、苋菜、菠菜、香菜、橘子、干枣、草莓中含量较高。▲
本期药学智囊团医院药剂科副主任陆进
医院药剂科药师马建龙
本期编辑:郑荣华
版权声明:本文为《药你懂》()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生命时报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