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年代都有特定词汇,比如“吃糠咽菜”,就是穷苦年代的常见词。
但世道轮回,不少野菜在古代被认为是荒年救荒才吃的,如今却被不少人请上了日常餐桌。所以糠这个带着贫困的字眼,如今也摇身一变,有了符合食用标准的制作方式——在洁净的生产车间里进行精准碾磨分离,由此获得饲料级米糠和食品级米糠两部分。
传统碾压方式生产出来的米糠一般为饲料级,因为加工时会混进少量的稻壳和一定量的灰尘和微生物,卫生状况和口感均不佳,便降级成了猪鸭鸡的食物。人类在极度贫困的时候,和它们一样吃糠算什么,有吃的就好。
而用现代碾制技术生产出来的食用级米糠,富含各种营养素和生理活性物质,约占米糠总重量的80%,营养的90%以上。所以被人们称为“米珍”或是“米粕”。
事实上早在古代的用药中,米糠早就是米珍。清代鲍相璈编辑的《验方新编》中,记载了把米糠炼制成药丸,长期服用能治疗吞咽困难的医案。
现代在治疗糖尿病的时候,不少医生也会嘱咐病人每日在饭中至少加入二小杯细糠麸皮。以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进行纠偏。
其性味苦甘平、无毒,能健脾胃、消肿利尿。治脚气、浮肿、泄泻等。
1、治妇女妊娠浮肿,脾虚腹泻:糯米糠、小麦芽等量,磨粉做团子,蒸熟食,每天吃三至五个。
小麦芽性味甘平,和米糠一样归脾胃经。具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的功效。生麦芽健脾和胃,治脾虚食少。炒麦芽行气消食。焦麦芽治脘腹胀痛。这里的磨粉做团子,自然是用的生麦芽。
2、治脚气病的两种方法:
其一,米糠克,水煎去渣,加红糖服食,一日两次。若加黄豆克同煮效果更佳。
其二,米糠5公斤,麦麸子3.5公斤,大豆面0.5公斤,红糖克,混合做饼,克做成四个,每次吃一个,一日三次,连续七天。
这里的脚气病不是指脚气哦!脚气是指真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而脚气病为维生素B1缺乏症,常发生在以精白米为主食的地区。其症状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炎、食欲不振、大便秘结,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常见于足踝部,其后发展至膝、大腿至全身。
3、治骨髓炎:谷糠5公斤,加水10公斤,泡浸24小时,再用布袋过滤去渣澄清,将清水入锅熬成膏,摊布上贴患处。
4、治各种恶性肿瘤及白细胞减少症:取新鲜鸭血或鹅血滴入米糖中和匀,做成黄豆大小的颗粒,每日服20-30粒。(温源凯《常用抗癌中草药》)
一个提醒:由于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爱好者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哦。(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一扫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