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视神经坏死
视神经萎缩治疗
视神经萎缩恢复
视神经挫伤
急性视神经炎
视神经受损

药理学第三十七节抗结核类药物第

第三十七节抗结核类药物

一、异烟肼

1、作用机制:抑制结核杆菌DNA与细胞壁合成。细胞内外;各类结核病首选药。

2、不良反应:周围神经炎→补充维生素B6可预防。

二、利福平

1、抑制RNA合成。肝药酶诱导剂。

2、作用机制:结核杆菌及麻风杆菌有作用,多种G+和G-球菌。与异烟肼合用治疗初发患者,与乙胺丁醇及吡嗪酰胺合用治疗复发患者。

3、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肝脏毒性、流感综合征。

三、乙胺丁醇

1、对繁殖期结核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干扰细菌RNA的合成。

2、不良反应:球后神经炎引起的弱视、红绿色盲和视野缩小。

四、抗结核药物应用原则

1、早期用药;2、联合用药;3、适量;4、坚持全程规律用药。

第三十八节抗疟疾类药物

一、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疾类药物

1、氯喹:抗疟作用。杀灭红细胞内裂殖体。对子孢子、休眠子和配子体均无效。

2、青蒿素:用于耐氯喹或多药耐药的恶性疟,脑性疟的抢救。

二、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的抗疟疾药物

1、伯氨喹:防治疟疾远期复发的主要药物。

2、对间日疟、卵形疟肝脏中的休眠子有较强杀灭作用;对红细胞内的疟原虫无效。

三、主要用于病因性预防的抗疟疾药物

1、乙胺嘧啶:病因性预防---首选。对已发育成熟的裂殖体无效。

2、阿苯达唑----肠道蠕虫驱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daoy.com/jxsssy/7980.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