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不会了解痿症,那么什么是痿症呢?
痿症是中医学的命名,患者以肢体软弱无力,甚至不能随意运动,日久出现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痿”有痿枯不用之意,指肢体筋脉弛缓,痿软无力,日久不能随意活动,或伴有麻木、肌肉菱缩的类病症。临床以下肢痿弱较多见,故又称“痿楚”。痿是肢体痿弱不用,“楚”是指下肢软弱无力,不能步履之意。痿证还可表现为眼睑下垂,咀嚼无力,吞咽困难,手握无力,甚至呼吸困难,周身软弱无力者。西医中的运动神经疾病,多发性神经炎、急性脊髓、进行性肌萎缩、重症肌无力或格林巴利综合征,渐冻症,多发像神经炎,肌营养不良症,小儿麻痹后遗症、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以及运动神经疾患和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肢体瘫痪等。
痿症病因病理:
从中医角度考虑,认为其是由于外感温热邪毒、内伤情志、饮食、劳倦,以及跌打损伤等多种因素所导致的气血不足、阴血亏虚,筋脉失于濡养而导致。在临床具体治疗时,一般分为肺热津伤、湿热内蕴、脾胃虚弱、肝肾亏虚、瘀血阻络等五个证型。
临床辨证应分清虚实。凡起病急,发展快,多属肺热伤津,或湿热浸淫,多为实证;病史较长,起病与发展较慢,以脾胃肝肾亏虚为多,两者均属虚证,亦有虚中夹实者。实证治疗宜清热、润燥、利湿,虚证宜益气、健脾、滋肝肾,并应重视“治痿独取阳明”的原则。
痿证以四肢筋肉弛缓无力,失去活动功能为主症。初起多有发热,继则上肢或下肢,偏左或偏右,痿软无力,重者完全不能活动,肌肉日渐削瘦,并有麻木、发凉等,与痹证的酸痛、活动受限不同。
脾胃虚弱:兼见纳差气短,腹胀便溏,面色无华,神疲无力,苔薄白,脉细弱。肝肾亏损:兼见腰脊酸软,眩晕耳鸣,遗精早泄,或月经不调,舌红苔少,脉细数。
院长说小伙子的病是伤到脾了,脾主肌肉,把脾调理好,病就会好了
扫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