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神经病(polyneuropathy)是肢体远端受累为主的多发性神经损害。临床表现为四肢相对对称性运动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病因
病因众多,常见于药物、化学品、重金属、酒精中毒、代谢障碍性疾病、副肿瘤综合征等。
1.中毒异烟肼、呋喃类药物、苯妥英钠有机磷农药、重金属等。
.营养障碍B族维生素缺乏、慢性酒精中毒、慢性胃肠道疾病或手术后等。
3.代谢障碍卟啉病、糖尿病、尿毒症、淀粉样变性、痛风、黏液性水肿、肢端肥大症、恶病质等。
4.感染或炎症性急性或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血清或疫苗接种后。
5.自身免疫疾病红斑狼疮、结节病、结节性多动脉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结缔组织病。
6.其他癌性远端轴突病癌性感觉神经元病、亚急性感觉神经元病、POEMS综合征等肿瘤相关疾病。
发病机制
依据病因不同,发病机制各异,不具特异性。
病理
病理改变主要为周围神经轴索变性、节段性脱髓鞘及神经元变性等。
临床表现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时,通常有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受累肢体远端早期可出现感觉异常如针刺蚁走、烧灼触痛和感觉过度等刺激性症状。随病程进展,渐出现肢体远端对称性深浅感觉减退或缺失,呈手套袜套样分布。肢体呈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瘓,远端对称性肌无力,可伴肌萎缩、肌束颤动等。肌菱缩上肢以骨间肌、蚓状肌、大小鱼际肌明显,下肢以胫前肌、腓骨肌显著,可出现垂腕、垂足,晚期肌肉挛缩明显可出现畸形。四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通常为疾病早期表现。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肢体末端皮肤菲薄、干燥、苍白、变冷、发绀,多汗或无汗,指(趾)甲粗糙、松脆,竖毛障碍,高血压及体位性低血压等。
上述症状通常同时出现,呈四肢对称性分布,由远端向近端扩展。
实验室脑脊液检查在不同疾病有所不同,部分疾病可有脑脊液蛋白含量升高。肌电图为神经源性损害,神经传导速度可有不同程度的减低。神经活检可见周围神经节段性髓鞘脱失或轴突变性。
辅助检查
肌电图可见神经源性改变,可出现传导速度减慢或波幅降低等改变,必要时可行神经组织活检。因病因众多,还应依据病史及临床表现针对性进行辅助检查,如考虑肿瘤相关疾病可完善血清肿瘤标记物、副肿瘤综合征抗体及头部、胸腹部影像学检查等,考虑自身免疫性疾病应完善风湿免疫、狼疮、ANA抗体谱检测等,考虑B族维生素缺乏应完善血清维生素水平测定等。
诊断
诊断主要依据肢体远端手套袜套样分布的对称性感觉障碍,末端明显的弛缓性瘫痪,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测定有助于诊断,必要时可行神经组织活检。神经传导测定可有助于早期诊断亚临床病例。
鉴别诊断
主要与以下疾病鉴别。
1.急性脊髓炎截瘫或四肢瘫痪,大小便障碍,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及锥体束征,MRI可见脊髓病灶。
.急性脊髓灰质炎儿童多见,瘫痪有不对称性节段性特点,弛缓性瘫瘓,无感觉障碍。
3.周期性麻痹反复发作性四肢无力,弛缓性瘫痪,发作时血钾显著降低,补钾后恢复正常。
治疗
1.病因治疗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者应注意控制血糖,延缓病情进展;药物所致者需立即停药;重金属及化学品中毒应立即脱离中毒环境,及时应用解毒剂及补液、利尿、通便以尽快排出毒物;.尿毒症性多发性神经病可行血液透析或肾移植;营养缺乏代谢障碍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乙醇中毒者需戒酒。
.一般治疗可补充B族维生素及其他神经营养药如辅酶A、ATP等。疼痛明显者可用各种止痛剂,严重者可用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加强营养,对重症患者加强护理,瘫瘓患者勤翻身,瘫瘓肢体应使用夹板或支架维持功能位,防关节挛缩、畸形。恢复期可使用针灸、理疗及康复训练。
预后
预后依据病因及病程长短存在差异,如早期的中毒、B族维生素缺乏、感染所致周围神经损伤,去除病因后神经功能可部分或全部恢复,恶性肿瘤相关疾病或病程较长的自身免疫性、遗传、代谢疾病则可出现不可逆的神经功能缺失。
内科学症状体征儿科学实践技能外科学妇产科学传染病学诊断学急症处理传染病种系统解剖学老年护理实践指南养老护理员基础护理技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