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院耳鼻喉科中西医结合特色诊疗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就诊患者大幅增加,为了满足上班族、学生族等人群的就诊需求,从医院(医院)耳鼻喉科柳侯院区和东院门诊周一至周日全天正常出诊,实行无假日门诊。随着凤凰岭大桥的开通,前往我院东院就诊更加便捷。
耳鼻喉科目前分有耳外科、耳内科、头颈颌面外科、鼻科、咽喉嗓音医学、变态反应学组、中医耳聋耳鸣组等亚专科,诊疗范围如下:
耳科:耳聋、耳鸣、眩晕、耳痛、耳流脓、耳部及耳周病变;
鼻科:各类鼻炎、鼻窦炎、鼻出血、嗅觉障碍、鼻塞、鼻腔鼻窦肿瘤、各种原因面部肿块、面部麻木感;
头颈颌面外科:面部、颈部、喉,腮腺、咽喉、甲状腺、口腔等部位的肿物以及颌面部的复杂骨折、异物都是可以到耳鼻喉科就诊。
咽喉嗓音医学:声嘶,咽痛,咽痒,咳嗽,晨起干呕,咽喉异物感,睡眠打鼾,张口呼吸,食道异物、吞咽困难等很多疾病都是可以到耳鼻咽喉科就诊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是我院耳鼻喉科的一个特色优势。近日,反复眩晕多年的谭女士从我院耳鼻喉科出院了,她向耳鼻喉科医务人员竖起大拇指说,谢谢你们,我终于不用晕头晕脑地过日子啦!
医院就诊时,谭女士倾诉了自己的苦恼:几年前右耳突然失聪,过了1年左右反复多次出现眩晕,每次眩晕发作都有天旋地转、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持续几天才能缓解。医院住院治疗,先后住过骨科、神经内科、康复科、中医科等病房,不同的大夫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美尼尔氏综合征、有的说是颈椎病引起的、有说是后循环缺血,每次住院都需要肌肉注射异丙嗪注射液几次,然后昏昏沉沉。长期住院治疗严重影响了工作生活。谭女士精神压力大,长期睡眠不好,严重脱发,非常焦虑。
最近,医院耳鼻喉科治疗眩晕效果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了。住院后经过一系列专科检查,诊断为“迟发性膜迷路积水”。“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第二天症状改善了,没有使用异丙嗪,整个人都是轻松愉悦的。”谭女士说,“经过中药调理、针灸、雷火灸,还有中药浴足,现在神清气爽,睡眠也好了。”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谭女士康复出院啦。
中医认为:眩晕从目眩和头晕二个层面去理解,眩晕的原因复杂,既有虚症又有实证,或虚实携夹;《灵枢·口问》:“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耳鸣目眩均可为虚症导致;《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这句话指出了眩晕大部分和肝有关,五行对应五脏,肝属木,水枯而无法养木,火旺则泄木。耳鼻喉科采用特色中医治疗眩晕疾病:1.中药内服:治疗如梅尼埃病为耳内持续积水引起的眩晕;2.外治方法:穴位贴敷,针灸;3.松弛训练和情绪治疗:可使紧张、焦虑的眩晕病人症状有所舒缓,缓解其失眠问题。医院耳鼻喉科重视守正创新,中西医协同发展,住院患者中医诊治参与率达%。
我院耳鼻喉科在覃冠锻主任的带领下,谋划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蓝图,将科室分为多个亚专科,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生可根据自己的专长选择一个亚专科,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分享学习成果的方式,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成为这个亚专科的骨干。覃冠锻主任是广西中西医结合眩晕专业的副主任委员,对眩晕疾病的诊治有较深的造诣,眩晕门诊挂靠于耳鼻喉科。
如今,科室业务学习氛围浓厚。科室医生对常见眩晕、耳石症的复位方法等均熟练掌握。在不久前结束的广西中西医结合眩晕专业年会上,我院耳鼻喉科林楠副主任医师分享的眩晕病例治疗体会获得与会专家的好评。
有人认为眩晕是高血压、低血糖、脑供血不足等疾病导致的,诊治上走了很多弯路。从复旦医院进修眩晕专业回来的林楠副主任医师介绍:耳朵有两大功能,一是听觉功能,二是平衡功能;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迷路炎、突发性耳聋、迟发性膜迷路积水、前庭阵发症、外淋巴瘘、上半规管裂、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等大部分眩晕疾病是耳科疾病,约70%的眩晕病人与耳科疾病相关。如果有眩晕症状,首先应该到耳鼻喉科就诊。
近年来,耳鼻喉科添置了一批高精尖专科仪器设备,耳鼻喉科东院门诊设有全套前庭功能以及听力功能检查设备。东院门诊、病房环境宽敞明亮,整洁舒适,布局合理,功能齐全。
咨询电话
耳鼻喉科柳侯院区门诊;
东院门诊;病房(东院1号住院楼11楼)(护士办),(医生办)。
文/图:黄雄超
编辑:焦怡
责任编辑:张媛
审核:郑和良、周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