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陕西咸阳10岁的女孩静阳在家找奶奶酿制的葡萄饮料,因为瓶盖太紧手拧不开,她就用牙咬着去拧。突然,“砰”的一声响,坐在屋外的奶奶吓得赶紧往里走,发现静阳捂着嘴,两个鼻孔里都是血。静阳奶奶医院。
8月28日上午静阳的主治医生告诉记者,静阳已经在重症监护室躺了一周,身上插着各种管子维系生命。“5厘米是好的,剩下的整个咽喉,到食管的上段,以及食管的下端到胃,都是损伤的。”
据马医生介绍,强气压的冲击,损伤了静阳的肺部、咽喉、食管,情况非常复杂,现在生命体征虽然平稳,但恢复健康需要做的手术,难度太大。
“奶奶,我走不了路了。”听到孙女的话,奶奶愈发内疚和难过,静阳的妈妈更是整日以泪洗面。对一家人来说,最近几天,每天中最期待的时间就是下午3点,因为只有这个时候才被允许见上孩子一面。
专家告诉记者,葡萄发酵时,会将糖分等转化为酒精,然后产生大量气体,从而使完全密闭的容器膨胀,产生的力量超过承受限度时,就会导致容器炸开,从而给附近人员带来危险。葡萄协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提纯工具质量差,操作不当等因素,也会增加容器爆炸的风险。
小静阳的悲剧提醒着大家,不仅自酿饮料会出现问题,装自酿饮料的容器也会引发那么大的危险!那么,还有哪些自制食物制作过程中易引发危险呢?
自制酸奶
宝宝每次喝了拉肚子
用酸奶机固然很方便,可是制作时可不是光将奶和菌种放进去那么简单。
就在近日,江苏的一位妈妈求助,她的宝宝每次喝了自制的酸奶后都拉肚子。
事实上在普通家庭自制酸奶时,很难保证常用的酸奶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后的最适生长温度,过程极易受周围空气影响,受热不均匀,容易发酵过度,或者发酵不足,最终也导致自制酸奶的口感可能并不好,花了大量时间却没有做出好喝的酸奶。
而且,自家的制作器具消毒往往不彻底,很容易混入杂菌而影响酸奶的质量。如果不能做到严格消毒,还是最好不要在家自制酸奶,市面上买到的酸奶,只要合理合规,都是安全的。
江苏省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师培训办公室主任颜晓东介绍,"自制酸奶不宜用菌粉,因为即使菌粉本身没问题,在存放中也会因为保存不当而产生杂菌。"最好的引子是超市购买的新鲜酸奶,一次用完。如果用每次做成的酸奶做引子,家庭操作不可能保证完全无菌,会导致杂菌越来越多,对人体产生危害。"
自酿葡萄酒
甲醇中毒致失明、死亡
据报道,宁波张先生喝了1公斤自制葡萄酒后,头晕眼花,双眼视力模糊不清,医生检查,张先生患了中毒性急性视神经炎,视力一落千丈,最低到0.1。
自酿葡萄酒普遍甲醇超标,葡萄中含有的果胶会产生甲醇,温度过高还会使过多有效成分流失。另外,市面上出售的食用葡萄因为单宁含量较少,往往并不适宜用来酿酒。
此外,葡萄酒在酿造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中途必须打开容器进行放气处理,这也会导致杂菌进入到葡萄汁里面,增加安全风险。自酿葡萄酒,要使用相对可靠的玻璃、陶瓷器容作,而且发酵过程温度也不要过高。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王兴红曾指出,葡萄酒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主要代谢产物是乙醇,但同时也会产生甲醇。国外允许自酿葡萄酒,但是不允许用葡萄酒蒸馏提纯白兰地,就是因为如果不懂分馏,很容易造成有害物质浓缩。
自制泡菜亚硝酸盐致癌得小心
亚硝酸盐是一类较强的致癌物,容易出现在泡菜等腌制食品中。报道称,不论泡菜还是咸菜,腌制后1-3天是亚硝酸盐含量最高的时期,此时间段含量呈现递增态势。
一般情况下,从第3天开始,泡菜坛子中的氧气因微生物的繁殖而耗尽,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由于被氧化也逐渐减少,所以泡菜中的亚硝酸盐会逐渐下降并趋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这一过程需要15天左右。著名分子微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赵国屏受访时曾表示,通常规范腌制的泡菜表面如果发臭,这才是富含亚硝酸盐的部分。
制作泡菜时,最好选择普通的烧制瓦罐,空气中的乳酸菌可更好地进入罐中利于发酵。对泡菜密封时要始终保证菜和水的总量占容器八成以上空间。
来源|都市快报、金陵晚报、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