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70岁蒋阿姨和江西的60岁朱阿姨,虽然她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多年来,她们被同样的病困扰——反复的头晕,医院却一直都没有治好。而且,最近一年有病情加重的情况,头晕到站不稳,已经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蒋阿姨和朱阿姨甚至很焦虑,对生活都失去了信心。幸运的是,她们找医院眩晕专病门诊的付长永医师,原来是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PPD病)在作怪,通过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进行线上训练和随访,她们的头晕被治愈了,生活终于又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中来。
蒋阿姨反复眩晕二十几年,医院去了无数次,不仅病情一直没有得到控制,最近一年半更演变成持续的头晕、不稳,每天都是如此,有时还伴有恶心、耳鸣。她整个人变得无精打采,觉得生活无趣:“吃了那么多药,为什么就是不好啊,难道是得了不治之症?”几个月前,经人介绍,蒋阿姨来医院眩晕专病门诊找到了付长永医师。经过付长永医师的耐心询问和专科查体,发现是由于前庭性偏头痛继发了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PPD)。这是病经常被误诊、误治,并且是一种治疗非常困难的慢性功能性头晕。他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并把蒋阿姨拉进眩晕病友群,为的是进行前庭康复训练指导和随访。经过2-3个月的综合治疗,蒋阿姨的眩晕障碍量表评分从50多分降到了2分。不再被头晕所困扰的蒋阿姨,两周前在老伴的陪伴下特意医院,向付长永医师送上锦旗表示感谢。朱阿姨也是同样的症状八年,经过付长永医师的治疗,在今年三月份康复,为了表示感谢,特意送来了锦旗。
医院神经内科(眩晕专病门诊)主任张震中主任中医师介绍,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PPD)是一种临床比较常见的慢性头晕,位居神经内科门急诊眩晕第二位,但也常被误诊为“脑供血不足”、“颈椎病”、“梅尼埃病”“焦虑抑郁”等。这个病是一种综合征,可以由前庭性偏头痛、耳石症、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单双侧前庭病、晕厥及其他疾病诱发。长期的病程,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医疗资源浪费。大部分PPPD患者需要综合干预治疗才能有效,但干预的前提需要进行规范的评估,而焦虑抑郁可以是由于头晕继发而来,如果忽视了前庭功能训练、单纯针对焦虑治疗只能部分改善患者症状或无法改善。
眩晕病的诊治非常复杂,需要鉴别的疾病有几十种。而PPPD的评估、治疗更为复杂,预防显得尤为重要。上述常见疾病需要眩晕专科医生进行系统分析,切勿延误诊治。
来源:神经内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