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乙胺丁醇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皮疹B.药物热C.胃肠道刺激D.肾功能损害E.球后视神经炎
2.可引起周围神经炎的药物是
A.利福平B.异烟肼C.阿昔洛韦D.吡嗪酰胺E.卡那霉素
3.男,31岁。因低热、咳嗽、痰中带血1月余,诊断为左上肺结核,现正规抗结核治疗(2HRZE/4HR)4个月。近1周来纳差,肝功能检查示ALT较正常升髙4倍。此时应采取的最佳措施是
A.加用护肝药B.停抗结核药物C.改用HE+链霉素
D.改用HE+对氨基水杨酸E.改用HE+左氧氟沙星
4.抗结核药联合短程化疗最有价值的是
A.减轻药物副作用B.减少并发症C.减少或避免后遗症
D.减少或避免耐药性发生E.症状缓解快
5.乙胺丁醇治疗结核病时联合用药的主要目的
A.延长药物半衰期B.促进药物进人细胞内C.延缓耐药性产生
D.减少不良反应E.扩大药物抗菌范围
6.对初治结核病病例的短程化疗方案主要联用的药物是
A.INH+PZA+RFPB.SM+INH+PASC.SM+PZA+EMB
D.INH+SM+EMBE.PAS+EMB+SM
7.抗结核药物中INH的成人常规每日用量是
A.50mgB.l00mgC.mgD.mgE.mg
8.女,22岁。患肺结核近5年,近两个月来低热,咳嗽,痰中带血。2小时前突然咯血不止急诊入院。治疗应首选
A.输液B.镇静剂C.氧气吸入D.镇咳剂E.垂体后叶素
9.女性,28岁,因肺结核咳血人院,1小时前又咯血约60ml,现在病人感胸闷气促,咯血不畅,继之两手乱抓,不能说话,张口瞪目,应采取的抢救措施是
A.口对口人工呼吸B.高压给氧C.垂后叶素静脉推注
D.检查口腔并清除血凝块E.使呈头低脚高位,拍背
10.预防肺结核流行的根本措施是
A.卡介苗接种B.严格管理,隔离病人C.异烟肼预防化疗
D.合理化疗治愈排菌病人E.对病人咳出的痰消毒焚烧
1.E?痛风史是高尿酸血症血症,引发血尿酸增高的药物不能应用,即吡嗪酰胺,本题的答案是E。INH(异烟肼)—周围神经炎;RFP(利福平)—肝毒性;EMB(乙胺丁醇)—视神经炎;SM(链霉素)—耳毒性、前庭功能损害和肾毒性。
2.B?引起周围神经炎的药物是异烟肼。故本题的答案是E。RFP(利福平)—肝毒性。PZA(吡嗪酰胺)—高尿酸血症。
3.B?抗结核药物(2HRZE/4HR)中的R即RFP(利福平),副作用是肝毒性,故首先应该进行的是停用RFP,故本题的答案是B。
4.D?抗结核药联合短程化疗最有价值的是减少或避免耐药性发生,故本题答案是D。因为到目前为止抗结核药物的治疗尚无明显的改进,结核病很难治疗,因为其本质是结核耐药。
5.C?乙胺丁醇治疗结核病时联合用药的主要目的延缓耐药性产生。
6.A?对初治结核病病例的短程化疗方案主要联用的药物是2HRZE/4HR,故本题的答案是A。
7.E?INH的成人常规每日用量是mg。记忆性题目。
8.E?肺结核出现咳血,最佳的治疗方案是垂体后叶素,收缩血管减少出血,故本题答案是E。其他的四种方法不能减少出血。9.E?肺结核咳血+胸闷气促,咯血不畅,继之两手乱抓,不能说话,张口瞪目=呛咳+窒息,故受限的处理是使呈头低脚高位,拍背,促进血液排出。恢复患者的呼吸道的通畅。故本题的答案是E;口对口人工呼吸多用于心脏骤停、心源性猝死患者抢救,故不选A;高压给氧,患者目前呼吸道堵塞,高压给氧无效,故不选B;垂后叶素静脉推注属于止血的对症治疗,故不选E;患者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血块在器官内,而非口腔,故不选D。
10.D?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患者是最常见的主要传染源,所以控制传染最主要的方法是:治疗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患者。故预防肺结核流行的根本措施是合理化疗治愈排菌病人,所以本题的答案是E。
阳阳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