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习惯
让灵魂拥有温度
点评嘉宾
钟丽珍教授
医院
分享嘉宾
张大伟医师
医院
病情简介
患者:
王某某,女,62岁,.03.12入院
主诉:
突发双下肢无力、麻木1天。
现病史:
患者入院1天前晨起如厕起身中突然出现双下肢无力,双下肢麻木、疼痛,伴有后腰部疼痛感,症状逐渐加重,出现排尿困难。不伴意识不清,无头晕、头痛,无视物双影,无耳鸣、耳聋,无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无肢体抽搐,医院,考虑“脊髓病变”,医院治疗。病前2周诉“感冒”,有咳嗽、咳痰、鼻塞,无发热,持续约3天好转。
既往史:
1年前右手腕部骨折,保守治疗;
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史。
个人史:右利手
家族史:无特殊
入院查体
T:36.6℃
P:76次/分
R:18次/分
BP:/80mmHg
神志清楚,言语流利,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正常。粗测视力、视野正常。双眼球活动自如,无复视及眼震,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3.0mm,对光反射灵敏。面部感觉对称无障碍。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双耳听力粗测正常。双侧软腭上抬有力,悬雍垂居中,咽反射存在。伸舌居中。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0-1级,肌容积正常,双上肢肌张力略增高,双下肢肌张力减低。双侧指鼻试验稳准。双下肢深浅感觉消失(腹股沟以下)。双肱二、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正常引出,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消失;肛门反射消失,双侧Babinski征阴性,双侧Chaddock征阴性。颈无抵抗。腰椎棘突及椎旁有压痛;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
辅助检查
(.03.11我院急诊)
头CT:未见确切异常。
心电图:正常心电图。
化验:随机血糖6.17mmol/L;
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百分数88.1%,中性粒细胞绝对值7.33*/L;
肾功、离子、心肌酶、肌钙蛋白、D二聚体均正常。
腰椎(3-骶1)椎体CT平扫(.03.12入院急查)
腰椎(3-骶1)椎体CT平扫(.03.12入院急查)
腰椎(3-骶1)椎体CT平扫
1、L5/S1椎间盘膨出伴突出;
2、L2/L3、L3/L4、L4/L5椎间盘膨出;
3、L4/L5、L5/S1椎间盘变性;
4、L4/L5椎小关节不稳,L4椎体向前滑脱(不足Ⅰ度);
5、L4/L5水平右侧黄韧带钙化;
6、腰椎及椎小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
胸腰段脊髓MRI(.03.12)
胸腰段脊髓MRI(.03.12)
颈椎MRI(.03.20)
胸椎MRI(.03.20)
胸腰段MRI(.03.20复查)
胸腰段MRI增强(.03.20)
胸腰段MRI增强(.03.20)
胸腰段MRI增强(.03.20)
双肺CT:1、左肺下叶背段硬结灶;2、主动脉钙化。
心脏彩超:静息状态下,心内结构及血流未见明显异常,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正常。
甲状腺及淋巴结彩超:双侧甲状腺结节(左叶多发;ACRTI-RADS2级)。
肝胆脾胰彩超:胆囊多发息肉(部分为胆固醇性);胆囊壁毛糙。
双肾输尿管膀胱彩超:1、左肾高回声团,请随诊;2、膀胱内导尿管。
双眼VEP检查:正常。
化验检查
血Rt:中性粒细胞百分数89.3%;
尿Rt:尿糖3+(17)mmol/L;
空腹血糖10.69mmol/L;
血脂:总胆固醇5.8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01mmol/L;
甲系:促甲状腺激素0.24mIU/L;
肝功、风湿、自免系列均正常;
肿瘤标记物AFP、CEA、CA、CA、CA均正常;
肝炎病毒学、梅毒、HIV抗体均阴性。
腰穿脑脊液:
(03.14)腰穿测初压力mmH2O,
脑脊液
常规:颜色红色,混浊度浑浊,氯mmol/l,细胞总数/mm^3,白细胞计数28/mm^3,葡萄糖4.72mmol/L,脑脊液蛋白mg/L;免球:脑脊液免疫球蛋白G35mg/dl,脑脊液免疫球蛋白A3mg/dl,脑脊液免疫球蛋白M2.mg/dl;
外送北京海斯特检验中心
血液、脑脊液抗AQP4抗体均阴性。
(03.21复查)腰穿测初压力mmH2O,
脑脊液
常规:颜色淡红色,混浊度微浑,氯mmol/l,细胞总数/mm^3,白细胞计数3/mm^3,葡萄糖4.42mmol/L,脑脊液蛋白mg/L;免球脑:脑脊液免疫球蛋白G27mg/dl,脑脊液免疫球蛋白M0.mg/dl,脑脊液免疫球蛋白A1.11mg/dl。
患者脑脊液红细胞数较多,考虑可能与误穿刺血管损伤有关(3管实验颜色逐渐变淡)。
诊断
定位诊断:
腰段脊髓
定性诊断:
急性脊髓炎
其他诊断:
腰椎退行性病变椎间盘膨出
颈椎病椎间盘突出
高脂血症
胆囊多发息肉
左肾结石可能性大
双侧甲状腺结节性质待定
治疗
1.激素治疗:
甲泼尼龙注射液mg冲击治疗,3日减半量,~mg后改为甲泼尼龙片48mg日一次顿服,每4天递减12mg,36mg4天,24mg4天,12mg4天,8mg7天,4mg7天,停用。
2.人免疫球蛋白:
0.4g/kg20g(体重50kg)连用5日。
3.维生素B1、B12肌注,脑苷肌肽静点营养神经治疗。
4.床旁康复治疗。
转归
(03.26出院,医院继续治疗)
双下肢无力、麻木较入院有好转,无头晕、头痛,无腰部疼痛,留置导尿,需开塞露辅助排便。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流利,颅神经检查(-)。双上肢肌力5级,右下肢肌力1-2级,左下肢肌力3+级,双上肢肌张力略增高,双下肢肌张力减低。双下肢膝关节以下深浅感觉减退。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消失;双侧Babinski征阴性。
(04.16医院出院时情况)
双下肢无力、麻木进一步好转,拄拐辅助可行走,留置导尿,有便失禁。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流利,颅神经检查(-)。双上肢肌力5级,右下肢肌力2-3级,左下肢肌力4级,双上肢肌张力略增高,双下肢肌张力减低。双下肢踝关节以下深浅感觉减退。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消失;双侧Babinski征阴性。
钟丽珍教授总结点评
各位老师好,看大家两天来热烈地讨论,自己也被同道们对专业知识深入钻研的热情所感染,受益匪浅。
本例患者目前诊断考虑:
脊髓病变(腰段)急性脊髓炎可能性大急性脊髓梗死待除外
定位诊断:
根据患者双下肢无力、麻木、尿便障碍。查体:双侧腹股沟以下深浅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张力低,肌力0-1级,双下肢腱反射消失,腹壁反射、肛门反射消失,双下肢病理征阴性。定位脊髓T12水平横贯性损害。
定性诊断:
中老年女性,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急性起病,迅速进展,出现受累平面以下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尿便障碍。神经系统查体符合腰段脊髓横惯性损害体征。结合胸腰段MRI示腰膨大脊髓明显肿胀,T1中等信号,T2、抑脂像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脊髓不均匀强化;结合脑脊液改变;且经激素、免疫球蛋白等治疗有效。故考虑急性脊髓炎可能性大。不支持点为:患者起病太快,明确如厕后起病,伴后腰部、臀部疼痛。
鉴别诊断:
1.脊髓血管病:
1)脊髓梗死:急性起病,脊髓症状常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达高峰,以脊髓前动脉综合征多见,脊髓前动脉供应脊髓前2/3区域,易发生缺血性病变,以中胸段或下胸段多见,首发症状常为突发病损水平相应部位根痛、弥漫性疼痛,起病时表现为迟缓性瘫痪,传导束型分离性感染障碍,痛温觉缺失而深感觉保留,尿便障碍明显。结合该患者临床特点,患者急性活动中起病,迅速进展,伴有根痛,不能除外。不支持点:①此患无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或外周血管栓塞事件危险因素。
②患者双下肢深感觉障碍,表现为脊髓横贯性损害,用常见的脊髓前动脉综合征解释不了。当然,如前面讨论的,如果此人存在血管变异就另当别论了。
2)髓内出血:特点为急性剧烈背痛,迅速出现损伤平面以下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本患起病形式不能除外,但入院后急查下胸段、腰段、骶段CT未见出血表现,MRI亦不支持。
2.脊髓血管畸形:大多为静脉畸形,分为四种类型:硬脊膜动静脉瘘、髓内动静脉畸形、髓周动静脉瘘和混合型。病变多见于胸腰段。缓慢起病者多见,通常逐渐进展,阶梯样恶化,部分患者以运动障碍为主,兼有上下运动神经元受累的体征。突然起病者为畸形血管破裂所致,多以急性疼痛为首发症状,出现脑膜刺激征、不同程度的截瘫、根性或传导束性感觉障碍。MRI可表现长的斑片状T2异常信号病灶并强化。脊髓表面可见迂曲血管,脊髓血管造影可证实诊断。
3.脊髓压迫症:脊髓压迫症多有神经根痛和感觉障碍平面,脑脊液动力学试验呈部分梗阻或完全梗阻,脑脊液蛋白高,脊髓MRI检查可见局灶占位病变,本患需与髓内肿瘤鉴别,目前缺乏随诊复查影像学资料,需随诊除外。
4.视神经脊髓炎:是水通道蛋白4介导的视神经和脊髓炎性脱髓鞘病变。急性起病,临床除表现脊髓损害症状外,还可出现视力下降等视神经炎的表现或视觉诱发电位异常,病变多超过3个脊髓节段,水通道蛋白4抗体阳性。头MRI正常或脑干、下丘脑、脑室周围、胼胝体病灶。本患无极后区症状,无视力下降,双眼VEP正常,外送AQP4抗体阴性,头CT、脊髓MRI其他节段无明确病灶,目前不支持。
5.多发性硬化:也可表现为横贯性脊髓损伤,多有其他神经系统病变(皮层运动或感觉障碍等),脊髓病变多不超过2个椎体节段,脑脊液寡克隆带阳性,头MRI符合多发性硬化诊断标准。此患病史及目前辅助检查不支持。
此患表现为腰段长节段病变,非脊髓病变好发部位,诊断上存在争议,故拿出来大家讨论共同学习。遗憾的是,我院目前磁共振不能做脊髓DWI,介入科很少做脊髓血管造影,在脊髓血管病方面所做检查有限。以上意见仅为个人见解,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病例分析及讨论
延伸分享:病例分享基因突变引起的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CA3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