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视神经坏死
视神经萎缩治疗
视神经萎缩恢复
视神经挫伤
急性视神经炎
视神经受损

视野检查

视野检查Goldman视野计检查

操作前准备

1.安放记录纸

2.测定背景光及刺激物亮度:使用视野计上附带的光度计,将背景光调整到31.5asb,并使V4e的视标亮度达到asb。

3.检查前需验光,因检查时需带矫正镜片。

4.被检查者头部的固定:使被检查者的下劾及前额舒适地紧贴在固定架劾托及额带上,调节视野计背部正下方的旋扭,检查者从后部望远镜中观察被检眼的位置,使其居于正中,检查时双眼分别进行,未检查眼以一半透明白色盖片遮盖,若用黑色盖片,则需待光适应后再进行检查。

动态视野计检查

1.以最大、最亮的刺激物V4e视标,在固视点周围5度区,以0.5秒时间出现一次,嘱被检者看见刺激物时即按蜂鸣器电扭。

2.选择用次大的刺激物出现在离固视点较远位置,被检者看见即按蜂鸣器。

3.用小而亮刺激物如I4e,在近固视点位置出现。

4.用小而弱刺激物如I2e在近固视点位置出现,这样是使被检者明了刺激物有大有小,亮度有强有弱,位置有近有远,都应作出反应。

5.测量瞳孔大小,并纪录。

6.选好刺激物大小和亮度:根据被检者视力,如视力正常,则从I2e开始。从周边向中心以每秒钟1-3度速度移动,被检者按蜂鸣器时必须检查被检者是否固视良好,如此每隔15度-30度检查全周,连接各点,即为I2e等视线。

7.同样方法测I3e---V4e以不同颜色铅笔划出各刺激物等视线。若用颜色刺激物,亦用上述方法。

8.动态检查过程中,总是从看不见区移向看见区,测等视线及暗点的边界线时均应如此。

9.在视野纪录纸上标出各刺激物使用刺激强度的颜色及矫正镜片度数。

静态视野检查

1.以最大、最亮的刺激物V4e视标,在固视点周围5度区,以0.5秒时间出现一次,嘱被检

者看见刺激物时即按蜂鸣器电扭。

2.选择用次大的刺激物出现在离固视点较远位置,被检者看见即按蜂鸣器。

3.用小而亮刺激物如I4e,在近固视点位置出现。

4、用小而弱刺激物如I2e在近固视点位置出现,这样是使被检者明了刺激物有大有小,亮度有强有弱,位置有近有远,都应作出反应。

5、测量瞳孔大小,并纪录。

6.静态视野检查从中心开始,每间隔2度检查一次,一般选用I号视标从最低亮度开始,每个刺激物呈现0.5-1秒,如被检查者无反应,停止2秒钟后再作第二个刺激物检查,以免明适应的干扰。

7.刺激物从被看见至作出回答时均不移动。

注意事项

1.正确指导被检查者:被检查者的理解和合作是求得检查结果正确可靠的重要一环,因此在未检查前,要给予详细的说明并作必要的示范训练。

2.详细检查屈光间质及眼底,以便正确解释视野改变。

3.监视固视情况:在检查过程中,检查者应始终注意被检者固视情况、眼位及头位是否正常,尤其当被检查者按蜂鸣器之时位置一定要正确,以了解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4.刺激物移动速度不宜太快,中心视野约每秒钟1度,中周边部每秒钟2-3度,周边部每秒钟5度。

5.在检查中某一区回答不一致,可用较弱及较强刺激物分别测出其准确边界,以确定为何种异常改变。

6.上眼睑的干扰,尤其有上睑下垂者,使上方视野变得平坦,应提起上睑或用胶布将上睑提起固定于眉部,再检查上方等视线。

盖,若用黑色盖片,则需待光适应后再进行检查。

视野检查的影响因素

1.被检者方面:精神因素(警觉、注意力、视疲劳、视网膜光阈值波动等);生理病理因素(瞳孔直径、屈光间质混浊、屈光不正等)。

2.仪器方面:动态与静态视野检查法的差异;平面屏与球面屏的差异;单点刺激与多点刺激的差异。

3.操作方面:不同操作者检查方法和经验不同可造成人为偏差。

视野检查

补充1:视野

视野眼向正前方固视时所见的空间范围,相对于视力的中心视锐度而言,它反映了周边视敏度。距注视点30°以内范围的视野称为中心视野,30°以外范围的视野称为周边视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视野半径≤10°者,即使视力正常也属于盲。

补充2:动态视野检查原理

用不同大小的视标,从周边不同方位向中心移动,记录下被检者刚能感受到视标出现的点,这些光敏感度相同的点构成了某一视标检测的等视线,由几种不同视标检测的等视线绘成了类似等高线描绘的“视野岛”。动态视野检查的优点是检查速度快,使用周边视野的检查。缺点是小的、旁中心相对暗点发现率低。

补充3:静态视野检查原理

为计算机控制的自动视野检查,在视频的各个设定点上,由弱至强增加视标亮度,被检者刚能感受到的亮度即为该点的视网膜光敏感度或光阈值。定量静态视野检查快捷、规范。

补充4:正常视野

用直径3mm的白色视标检查周边视野的正常值为:上方55°、下方70°,鼻侧60°、颞侧90°。用蓝、红、绿色视标检查,周边视野依次递减10°左右。生理盲点的中心在注视点颞侧15.5°,在水平中线下1.5°,其直径为7.5°±2°,横径为5.5°±2°.生理盲点的大小及位置因人而稍有差异。在生理盲点的上下缘均可见到有狭窄的弱视区,为视盘附近大血管的投影。

补充5:病理性视野

1.向心性视野缩小:常见于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晚期、球后视神经炎(周围型)、周边视网膜脉络膜炎等。

2.偏盲:以注视点为界,视野的一半缺损称为偏盲。同侧偏盲(多为视交叉以后的病变所致)、颞侧偏盲(为视交叉病变所引起)、扇形视野缺损(扇形尖端位于生理盲点,见于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或缺血性视盘病变;扇形尖端位于中心注视点为视路疾病;象限盲为视放射前部损伤;鼻侧阶梯为青光眼的早期视野缺损)

3.暗点:中心暗点(位于中心注视点,常见于黄斑部病变、球后视神经炎,中毒性、家族性视神经萎缩等)、弓形暗点(多为视神经纤维束的损伤,常见于青光眼、有髓神经纤维、先天性视盘缺损、视盘玻璃膜疣、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环形暗点(见于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等)、生理性盲点扩大(见于视盘水肿、先天性视盘缺损、有髓神经纤维、高度近视眼等)

                







































甘露聚糖肽片价格谁清楚
环孢素软胶囊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daoy.com/sssss/577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