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丸
主要成分:
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川芎、地黄、牛膝、枳壳(麸炒)、桔梗、柴胡、甘草。
组方解析:
血府逐瘀丸是血府逐瘀汤剂改成,是活血化瘀治则的基本方剂之一,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有抗炎消肿,调节人体免疫功能,行气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周围微循环畅通,解除组织郁血,缺血,促进渗出物吸收,恢复视力功能等作用。
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瘀血内阻之头痛或胸痛,内热瞀闷,失眠多梦,心悸怔忡,急躁善怒。本品主要用于头痛、眩晕、脑损伤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等。
用法及用量
口服:每次1~2丸,每日2次,空腹用红糖水送服。
禁忌:
忌食辛冷。孕妇忌服。
血府逐瘀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血府逐瘀丸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疗血瘀胸中的常用方剂。以胸痛,痛有定处,舌黯红或有瘀斑为症治要点。
2.使用注意方中活血祛瘀药较多,故孕妇忌服。
3.随症加减血瘀经闭者、痛经者,可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等以活血调经止痛;胁下有痞块,属血瘀者,可加郁金、丹参以活血祛瘀,消症化积。
4.现代应用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脑损伤后综合症、脑梗塞、冠心病心绞痛、血管性头痛、高血压、慢性活动性肝炎、肝内胆管结石、周期性精神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支气管哮喘、爆震性耳聋、慢性咽炎、声带息肉、急性视神经炎、外伤性玻璃体积血、视网膜震荡、肋骨骨折等属血瘀气滞者。
血府逐瘀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药理作用
血府逐瘀丸主要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性,改善微循环,抗炎,降血脂及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作用。
1.将血府逐瘀汤制成静脉注射液,在试管内有缩短复钙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凝固时间的作用,但有抑制二磷酸腺甙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促进血小板解聚,并能复活肝脏的清除能力;
2.服用本方患者,其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球积、血沉、纤维蛋白原含量以及体外血栓形成等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见明显改善。此外,有关实验还证明该方能使肠系膜细动脉及静脉口径明显扩张,毛细血管数量开放明显增多血流速度加快,红细胞聚集及白细胞贴壁、滚动及堆积等现象明显改善,血流停滞现象消失。
组成与方解
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而养血
四逆散-----行气而舒肝
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合枳壳则升降上焦之气而宽胸。
牛膝-----通利血脉,引血下行
本方为治疗因瘀血内阻于胸部,气机郁滞所致胸痛胸闷而设,即王清任所谓“胸中血府血瘀”之证。胸胁为肝经循行之处,瘀血内阻胸中,气机郁滞,故胸胁刺痛;郁滞日久,肝失调达之性,故急躁易怒;
气血郁而化热,故内热烦闷,或心悸失眠,或入暮潮热;瘀血阻滞,清阳不升,则为头痛;瘀热上冲动膈,可见呃逆不止;至于唇、目、舌、脉所见,皆为瘀血征象。治当活血化瘀为主,兼以行气畅胸止痛。本方系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生地(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生地凉血清热,合当归又能养阴润燥,使祛瘀而不伤阴血;四逆散行气和血而舒肝。有气行则血行之意。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又可合枳壳一升一降,开胸行气,使气行则血行;妙在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引瘀血下行。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伍,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合而用之,使瘀去气行,则诸证可愈。
治疗案例分享
患者介绍:谢某某,女,58岁,平顶山市新华区九天城名苑家属区人。
症 状:脑供血不足,气血瘀滞。
诊疗经过:患者来诊时,测血压、心率均正常,舌、口唇绛红,诊断为气血瘀滞,在医院输液十天,症状无改善。
诊 治:嘱患者口服奇特牌血府逐瘀丸一盒后症状明显减轻,又连服六盒,头痛、头晕、症状全无,失眠情况也基本改善,患者气色好,四肢有力。停药后至今无复发。患者称赞口服奇特血府逐瘀丸比输液疗效好!
1
联合用药
1.三叉神经痛———血府逐瘀丸+卡马西平
2.乳腺增生———血府逐瘀丸+逍遥丸
3.子宫内膜炎———血府逐瘀丸+甲硝唑
4.萎缩性慢性胃炎———血府逐瘀丸+黄芪建中丸
5动脉粥样硬化———血府逐瘀丸+阿司匹林
6宫寒引起的各种妇科疾病———血府逐瘀丸+艾附暖宫丸
鑫辉人信条:至诚至善、踏实笃行;微笑、执行、专业、创新、共赢;为人民大众健康做出服务贡献!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