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鼻窦疾病既可表现为单纯的鼻部症状,也可产生相邻器官的症状,还可以产生某些全身性症状;同时,不同的鼻病可有相同或相似的症状,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出现鼻部症状。因此常导致临床误诊。本文概要分析误诊智库收录的10年误诊文献数据,了解我国鼻-鼻窦疾病的误诊概况,以提高对本类疾病的诊断水平。
误诊智库纳入的鼻-鼻窦疾病误诊文献有多少??
误诊智库目前收录的—年发表在中文医学期刊上鼻-鼻窦疾病误诊文献共篇,共23种疾病,误诊病例数例,共14种疾病。
选择4种主要疾病的误诊情况纳入《中国误诊大数据分析》一书(参见:新书推荐
《中国误诊大数据分析》、《医疗数据统计分析报告》),对其误诊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单病种误诊率的分析显示,误诊率最高为鼻后滴流综合征(73.68%),最低为鼻窦炎(5.92%)。
—年鼻-鼻窦主要疾病误诊数据*
*本表的误诊率是文献误诊率。在难以获得临床数据时,只能按循证医学的专业标准统计文献误诊率。计算时选择至少3篇以上文献,报道为某病的基础病例数≥例才纳入统计,并剔除误诊率过高的病种。尽管如此文献误诊率仍难免与临床实际存在差距。虽然不能完全代表疾病诊断现状,但可供临床医生参考。
主要疾病误诊范围了解一下
鼻后滴流综合征(postnasaldripsyndrome,PNDS)
PNDS误诊病例报道最多,19篇文献纳入的例PNDS误诊为22种疾病例次,部分患者多次误诊,88.61%(/)例次的误诊发生在非耳鼻咽喉科。对误诊病种的分析显示,位于前3位的误诊疾病为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上呼吸道感染,占到70%。
鼻-鼻窦炎
29篇文献纳入的例鼻-鼻窦炎误诊为38种疾病例次,86.51%(/)例次误诊发生在非耳鼻咽喉科,部分病例仅做出贫血、头晕、牙痛、发热症状查因诊断。前3位误诊疾病为上呼吸道感染、血管神经性头痛、支气管哮喘,约占60%。
鼻腔异物
鼻腔异物的文献量最多,38篇文献纳入的例鼻腔异物误诊为20种疾病例次,其中误诊例次居前2位的是鼻-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79.95%(/)的误诊发生在耳鼻咽喉专科。因鼻腔异物阻塞可引起鼻阻、流脓涕、涕中带血等症状,如病史不清,检查不仔细,易与鼻-鼻窦炎相混淆。
鼻息肉
8篇文献纳入的75例鼻息肉误诊7种疾病例次,居前3位的误诊疾病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鼻-鼻窦炎、鼻腔鼻窦内翻型乳头状瘤,尤其是47%的患者被误诊为恶性疾病。
鼻-鼻窦疾病误诊的后果如何?
例文献均描述了误诊与疾病转归的关联,按照误诊智库对误诊后果的分级评价标准,可统计误诊后果的病例中,99.57%的患者为Ⅲ级后果,即未因误诊误治造成不良后果;0.34%的患者造成Ⅱ级后果,即造成手术扩大化或做了不必要的手术,或误诊导致病情迁延;0.08%的患者造成Ⅰ级后果,即误诊致严重后果(包括死亡和致残)。
导致鼻-鼻窦疾病误诊的原因有哪些?
根据篇文献提供的误诊原因出现频次百分率进行统计,供归纳为16项,居前3位的误诊原因为经验不足缺乏对该病的认识(28.94%)、问诊及体格检查不细致(23.15%)和未选择针对性检查措施(15.43%)。
从误诊疾病谱分析,多数误诊发生在非耳鼻咽喉科,如88.61%的PNDS误诊、86.51%的鼻-鼻窦炎误诊、45.26%的鼻中隔偏曲误诊,均发生在其他专科。说明患者容易以鼻外症状首诊于呼吸科、消化科、眼科、小儿科、神经科等,误诊原因分析显示居首位原因为经验不足缺乏对本病认识。
但在某些单病种,专科医师发生误诊亦不鲜见。如79.95%的鼻腔息肉的误诊由专科医师所致,且近50%的患者被误诊为恶性疾病;54.74%的鼻中隔偏曲误诊也发生在耳鼻咽喉科,均提示鉴别诊断的重要性。
临床医师如何培养鼻-鼻窦疾病正确的诊断思维?
鼻-鼻窦疾病患者首诊症状常无特异性,因此,培养正确的临床诊断思维,提高鉴别诊断能力,从复杂病情中抽丝剥茧,逐步发现疾病的本真面貌,是减少临床误诊误治的根本。
对鼻部症状体征的鉴别
对急性呼吸道感染表现,且伴随反复发作的鼻塞、黏性或黏脓性鼻涕、头面部胀痛及嗅觉减退或丧失等症状者,要在表现类同的疾病鉴别诊断中想到鼻窦炎的可能。鼻腔异物多为单侧,故鼻阻、流涕、鼻出血等症状往往只发生于一侧,儿童患者即使无明确的异物吸入病史,对一侧鼻阻塞、流恶臭脓血涕者应想到鼻腔异物的可能,作详细的鼻腔检查以防漏诊。主动向家长询问患儿有无发病前独自玩耍玩具等小型异物史,成人患者咨询询问有无义齿以及是否不明原因遗失等,往往能得到明确的诊断信息。
如在检查时发现鼻腔、鼻道内有大量分泌物时,应及时清理干净,仔细观察局部情况,有助于发现异物。对于能配合的患者,鼻内窥镜可作为常规检查,应特别注意鼻甲肿胀、脓性鼻涕、局部压痛和叩击痛等表现。
对慢性咳嗽的病因识别
PNDS常伴鼻塞、脓涕、咽部异物感等病史,这些都明显提示鼻部存在疾病,但往往临床医师对慢性咳嗽患者仅满足于呼吸道症状体征了解,忽视鼻咽部的问诊和查体。值得注意的是,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过度诊断可能导致相当部分的PNSD患者误诊为CVA。
所以,临床医生在病史询问时既要注重对咳嗽特征的询问,应重视了解患者咳嗽的伴随症状,如有无经常鼻痒、鼻塞、流涕、打喷嚏,搓鼻子、抠鼻孔、咽部异物感等。PNDS一般为有痰咳嗽(湿咳),甚至可能是因为有痰而致呛咳,多发于晨起体位变换时,这一点有助于鉴别诊断。
对咳嗽患者,当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易反复时,应想到存在其他疾病如PNSD的可能,认真检查患者的鼻部、咽部,注意鼻黏膜有无充血或苍白,鼻甲有无肥大;仔细观察咽后壁有无淋巴滤泡增生及脓性分泌物附着,这是诊断PNDS的关键依据。
对头痛的病因识别
鼻窦炎所致头痛要与血管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鉴别。建议对表现头痛症状急性发作伴发热、喷射性呕吐者除行脑电图、颅脑CT平扫检查外,也应常规行鼻窦冠状位CT扫描检查,以了解鼻窦的病理改变和解剖变异情况,为明确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鼻-鼻窦疾病与眼科及颅底疾病的鉴别
蝶窦与眼眶有密切的毗邻关系,蝶窦炎患者表现为头痛、眼眶痛,随后可继发球后视神经炎,出现视力下降、视神经萎缩,所以常首诊于眼科,眼科医师临床遇不明原因的急性、亚急性头痛,或剧烈头痛,合并视神经症状时,应及时行鼻窦CT检查,与筛窦炎进行鉴别诊断。
综上所述,鼻-鼻窦疾病的误诊现象仍较为普遍,误诊大数据分析结果可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份鉴别诊断清单,有助于医生接诊过程中迅速筛出最需鉴别的主要疾病,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力决策。
误诊智库APP可在如下平台下载啦!
腾讯应用宝,华为应用市场,小米应用商店,
百度手机助手,手机助手
oppo软件商店,vivo应用商店应用宝下载
推荐阅读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