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榆的气味是(B)A、气微,味淡B、气微,味微苦涩C、气微,味甘D、气浊,味苦E、气浊,味辛地榆气微,味微苦而涩。2.川牛膝的药用部位是(A)A、根B、根茎C、块根D、鳞茎E、根及根茎川牛膝来源为苋科植物川牛膝的干燥根。
3.味连的原植物是(D)A、云南黄连B、峨眉野连C、三角叶黄连D、黄连E、雅连黄连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4.狗脊表面为(B)A、被粗刺B、被光亮的金黄色茸毛C、被棱线D、被硬毛E、被鳞片狗脊表面深棕色,残留金黄色绒毛,上面有数个红棕色的木质叶柄,下面残存黑色细根。
5.红参的产地加工方法为(C)A、去须根、晒干B、去须根、烘干C、去须根、蒸后晒干和烘干D、不去须根、晒干E、不去须根、晒干和烘干红参的采收加工:秋季采挖,洗净,蒸制后,干燥。
6.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中成药是(A)A.龙胆泻肝丸B.麻仁胶囊C.舟车丸D.连花清瘟胶囊E.抗癌平丸龙胆泻肝丸的功能是清肝胆、利湿热。故选A。7.可用于肝火上炎的中成药是(A)A.龙胆泻肝丸B.一清颗粒C.清胃黄连丸D.牛黄解毒胶囊E.芩连片龙胆泻肝丸全方配伍,苦寒清利,泻利兼补,共奏疏肝利胆、清热除湿之功,故善治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也可用于肝火上炎所致的病证。故选A。
8.龙胆泻肝丸的君药是(A)A.龙胆草B.黄芩C.栀子D.车前子E.泽泻龙胆泻肝丸方中龙胆草苦寒清泄,既善清肝胆实火,又善除肝胆及膀胱湿热,切中病机,故为君药。故选。9.理中丸的君药是(C)A.人参B.党参C.炮姜D.茯苓E.白芍理中丸方中炮姜苦辛温散,微涩兼收,入脾、胃经,既善温中祛寒以治本,又能止泻、止痛以治标,故为君药。故选C。
10.不属于理中丸的组成的是(D)A.炮姜B.党参C.白术D.茯苓E.炙甘草理中丸的药物组成是炮姜、党参、土白术、炙甘草。故选D。
11.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的是(B)A.三七B.麻黄C.路路通D.川楝子E.香附雷公藤、草乌、益母草、蓖麻子、麻黄、北豆根等均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而且含上述中药的一些制剂也可引起肾损害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12.肾功能不全的慎用的是(C)A.五味子B.艾叶C.雷公藤D.五倍子E.夜交藤雷公藤、草乌、益母草、蓖麻子、麻黄、北豆根等均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而且含上述中药的一些制剂也可引起肾损害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如含雷公藤类中成药有雷公藤片、雷公藤总苷、昆明山海棠片等,剂量稍大时即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腰痛和肾脏叩击痛。一般在服药数日后可出少尿型急性肾衰。临床应用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对已有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或避免使用此类药物。
13.肾功能不全慎用的是(B)A.三七B.草乌C.艾叶D.川楝子E.五倍子雷公藤、草乌、益母草、蓖麻子、麻黄、北豆根等均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而且含上述中药的一些制剂也可引起肾损害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14.中毒可致肾小管坏死引起急性肾衰竭的中药是(A)A.马兜铃B.忍冬藤C.大血藤D.首乌藤E.鸡血藤马兜铃、天仙藤、寻骨风等均含马兜铃酸,中毒可致肾小管坏死出现面部浮肿,渐至全身水肿、尿频尿急,甚至出现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而死亡。
15.含有萜类成分,能够引起能引起急性中毒性肝炎,出现转氨酶升高、黄疸、肝肿大的药物是(B)A.苍耳子B.川楝子C.油桐子D.望江南子E.蓖麻子萜类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不少萜类化合物对肝脏有明显毒副作用,但肝损伤机制还不甚明了。包括有川楝子、黄药子、艾叶等,其中川楝子是含萜类肝脏毒性中药中最典型的一类药物,能引起急性中毒性肝炎,出现转氨酶升高、黄疸、肝肿大。
16.在企业内部对药品质量管理具有裁决权(B)A.企业负责人B.企业质量负责人C.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D.质量管理人员企业质量负责人应当由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全面负责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独立履行职责,在企业内部对药品质量管理具有裁决权。17.是药品质量的主要责任人(A)A.企业负责人B.企业质量负责人C.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D.质量管理人员企业负责人是药品质量的主要责任人,全面负责企业日常管理,负责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质量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人员有效履行职责,确保企业实现质量目标并按照GSP的要求经营药品。
根据年1月发布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18.药品批发企业对实施批签发管理的生物制品的验收要求是(C)A.应当至少检查一个最小包装B.应当开箱检验至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C.可不开箱检查D.可不打开最小包装外包装及封签完整的原料药、实施批签发管理的生物制品,可不开箱检查。根据年1月发布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19.药品批发企业对同一批号药品的验收要求是(A)A.应当至少检查一个最小包装B.应当开箱检验至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C.可不开箱检查D.可不打开最小包装同一批号的药品应当至少检查一个最小包装,但生产企业有特殊质量控制要求或者打开最小包装可能影响药品质量的,可不打开最小包装。
根据年1月发布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药品批发企业对外包装及封签完整的原料药的验收要求是(C)A.应当至少检查一个最小包装B.应当开箱检验至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C.可不开箱检查D.可不打开最小包装外包装及封签完整的原料药、实施批签发管理的生物制品,可不开箱检查。
1.对生物膜结构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C)A.流动性B.半透性C.无选择性D.不对称性E.不稳定性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结构与性质。生物膜的结构为液晶流动镶嵌模型,其脂质双分子层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膜的蛋白质、脂类及糖类分布不对称,因此其结构不对称;脂溶性药物易透过,小分子水溶性物质可经含水性小孔透过,故生物膜具有一定的通透性和选择性。故选C。2.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制是(E)A.逆浓度差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B.有竞争转运现象的被动扩散过程C.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D.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E.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本题考查药物的转运方式。物的跨膜转运方式主要有被动转运、载体媒介转运和膜动转运。在体内大多数药物以被动转运的方式跨膜,被动转运从高浓度区(吸收部位)向低浓度区(血液)顺浓度梯度转运,扩散过程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一般也无部位特异性。故选E。
3.影响胃肠道吸收的药物因素有(B)A.胃肠道pHB.溶出速率C.胃排空速率D.血液循环E.胃肠道分泌物本题考查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剂型因素。生理因素有:胃肠液的成分与性质、排空与胃肠道蠕动、循环系统的影响和食物的影响。剂型因素(药物因素)有:药物的解离度与脂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药物的剂型与给药途径对吸收的影响和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4.药物的消除速度主要决定(C)A.最大效应B.不良反应的大小C.作用持续时间D.起效的快慢E.剂量大小代谢和排泄过程合称为消除,而药物的消除速度主要决定其作用持续时间。
5.某些高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肽类等,在体内的跨膜转运方式是(E)A.主动转运B.被动转运C.膜孔转运D.促进扩散E.膜动转运本题考查药物的转运方式。漠动转运是指通过细胞膜的主动变形将药物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的过程,与生物膜流动性特征有关。膜动转运可分为胞饮和吞噬作用,高分子物质在体内的跨膜转运方式就是膜动转运。故选E。
6.硫脲类药物的基本作用是(C)A.抑制碘泵B.抑制Na+-K+泵C.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D.抑制甲状腺蛋白水解酶E.阻断甲状腺激素受体本题考查硫脲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抑制过氧化酶系统,从而阻碍吸聚到甲状腺内碘化物的氧化及酪氨酸的偶联,阻碍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的合成,以致阻碍甲状腺激素合成。故答案选择C。7.硫脲类抗甲状腺药起效慢的主要原因是(D)A.口服后吸收不完全B.肝内代谢转化快C.肾脏排泄速度快D.待已合成的甲状腺素耗竭后才能生效E.口服吸收缓慢本题考查硫脲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硫脲类药物抑制甲状腺细胞内的过氧化物酶,使碘化物不能氧化成I+(活性碘),I+不能与酪氨酸结合生成MIT(一碘酪氨酸)和DIT(二碘酪氨酸),MIT和DIT不能偶联成T3和T4,从而抑制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不影响碘的摄取,对已合成的甲状腺激素需消耗后才能完全生效,因此用药后,须待已合成的甲状腺激素被消耗后才能完全生效。一般用药2~3周甲亢症状开始减轻,l~3个月基础代谢率才恢复正常。故答案选择D。
8.硫脲类药物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内科治疗的正确给药方式是(B)A.开始给小剂量,以后逐渐加大剂量,直至基础代谢率正常,改用维持量B.开始给大剂量,基础代谢正常后药量递减,直至维持量C.开始给治疗量,基础代谢正常后继续给3-6个月停药D.开始给小剂量,基础代谢正常后药量递减,直至维持量E.开始给小剂量,基础代谢正常后改用维持量本题考查硫脲类药物的用法用量,开始给大剂量,基础代谢正常后药量递减,直至维持量。故答案选择B。9.治疗黏液性水肿的主要药物是(C)A.甲巯咪唑B.丙硫氧嘧啶C.甲状腺素D.小剂量碘剂E.卡比马唑本题考查甲状腺素的适应症,治疗黏液性水肿的主要药物是甲状腺素。故答案选择C。
10.需慎用司坦唑醇的是(C)A.低血压患者B.代谢性酸中毒患者C.肝肾病患者D.高血压患者E.高钾血症患者本题考查司坦唑醇的禁忌证。司坦唑醇是蛋白同化激素,蛋白同化作用强,是甲睾酮的30倍。禁用于伴高血压的乳腺癌、男性乳腺癌、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患者、肾炎或肾病变及妊娠妇女。故答案选择C。
11.多数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为(E)A.低热B.食欲减退C.咳嗽D.盗汗、乏力E.无显著症状本题主要考查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典型肺结核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咳嗽及少量咯血。但多数患者病灶轻微,无显著症状。故选E12.具有球后视神经炎不良反应的药物是(D)A.异烟肼B.利福平C.链霉素D.乙胺丁醇E.吡嗪酰胺本题主要考查肺结核的用药治疗,乙胺丁醇的不良反应有:①球后视神经炎(视力模糊、红绿色盲、视野受限),通常停药后可恢复;需要测定基线的视力和红绿分辨能力,定期评估;②抑制尿酸排泄,可发生高尿酸血症,需要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痛风患者慎用;③肝功能损害,注意监测肝功能;④不宜用于13岁以下小儿等。故选D
13.治疗结核病患者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C)A.患者所用食具应于餐后煮沸消毒B.增强体质,增加高蛋白和维生素的摄入,日光浴C.口服抗结核药可自行决定饭后服用D.充分了解抗结核药物服用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要及时报告医生E.定期随诊,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本题考查治疗结核病患者的注意事项,患者教育:①肺结核患者的消毒与隔离,患者所用食具应于餐后煮沸消毒;②增强体质,增加高蛋白和维生素的摄入,日光浴;③肺结核进展期患者应卧床休息;④口服抗结核药应在早晨空腹顿服,如果耐受性较差,可由医生决定改为饭后或分服,而不是自行决定饭后服用;⑤充分了解抗结核药物服用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要及时报告医生;⑥定期随诊,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故选C14.药物治疗结核病的标准方案中,间歇疗法的含义是(A)A.一周用药2-3次B.一日用药1-2次C.一周用药1次D.一周用药1-2次E.一月用药1-2次解析本题考查肺结核的治疗,间歇法的规律是指在强化阶段和巩固阶段日用药1次或每周2~3次间歇用药,均应有规律,不可随意间断用药。故选A。
15.结核病化学治疗成功的关键措施是(A)A.避免与克服细菌耐药B.采用短程疗法C.采用间歇疗法D.采用大剂量E.采用长程疗法本题考查结核病化学治疗,合理的化学治疗全程指完成抗结核杆菌的全程治疗,满足连续用药的时间,短程化疗通常为6~9个月,治疗过程中避免与克服细菌耐药,对于耐药、难治的结核病患者,在抗结核药治疗时可考虑联合免疫调节剂的联合使用。故选A
16.在企业内部对药品质量管理具有裁决权(B)A.企业负责人B.企业质量负责人C.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D.质量管理人员企业质量负责人应当由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全面负责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独立履行职责,在企业内部对药品质量管理具有裁决权。17.是药品质量的主要责任人(A)A.企业负责人B.企业质量负责人C.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D.质量管理人员企业负责人是药品质量的主要责任人,全面负责企业日常管理,负责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质量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人员有效履行职责,确保企业实现质量目标并按照GSP的要求经营药品。
根据年1月发布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18.药品批发企业对实施批签发管理的生物制品的验收要求是(C)A.应当至少检查一个最小包装B.应当开箱检验至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C.可不开箱检查D.可不打开最小包装外包装及封签完整的原料药、实施批签发管理的生物制品,可不开箱检查。根据年1月发布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19.药品批发企业对同一批号药品的验收要求是(A)A.应当至少检查一个最小包装B.应当开箱检验至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C.可不开箱检查D.可不打开最小包装同一批号的药品应当至少检查一个最小包装,但生产企业有特殊质量控制要求或者打开最小包装可能影响药品质量的,可不打开最小包装。
根据年1月发布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药品批发企业对外包装及封签完整的原料药的验收要求是(C)A.应当至少检查一个最小包装B.应当开箱检验至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C.可不开箱检查D.可不打开最小包装外包装及封签完整的原料药、实施批签发管理的生物制品,可不开箱检查。
润德教育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