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打造平台化、品牌化、智慧化、体系化的优质医疗服务
—大医家眼科医生集团
什么是暴盲?
暴盲是指眼外观端好,视衣目系脉络阻滞,气机郁闭,导致神光离散,而出现视力急骤下降失明的内障眼病。瞳内病变多种多样,且发病急剧,需及早救治。中医称本病为“络阻暴盲”,又名“落气眼”。在《抄本眼科》中曾对本病特点做详细描述“不害疾,忽然眼目黑暗,不能视见,白日如夜”。对本病发病机制《证治准绳》中谓:“乃否塞关格之病。病于阳伤者,缘忿怒暴悖,恣酒嗜辣好燥腻,及久患热病痰火人,得之则烦躁秘渴。病于阴伤者,多色欲悲伤,思竭哭泣太频之故,患则类中风,中寒之起。”《抄本眼科》指出其病理机制为“元气下陷,阴气上升”所致。综合认为,以上因素都可导致脉络阻塞,目窍不得濡养而视力骤然下降。病积日久,损伤气血,瘀血不化,视力难复。
西医学有多种眼底病可以引起暴盲的症状,最常见者如视网膜中央血管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及急性视神经炎等。
如何诊断?
1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1)患眼视力骤然剧降,甚至无光感。(2)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3)视盘色淡,边缘不清,视网膜动脉变细,甚则如白线状,静脉亦变细,后极部视网膜水肿浑浊星乳白色,黄斑呈典型樱桃红点。(4)可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史。(5)荧光眼底血管造影以助诊断。
?中医说:
(1)气滞血瘀:视力骤降失明,眼底可见动脉阻塞性改变,情志郁结,头晕耳鸣,胸闷。舌质紫暗,苔薄,脉细。(2)气血两虚:瘀阻日久,视力未复,视盘色苍白,视网膜水肿已消,然视网膜血管纤细成白线状或伴有白鞘,黄斑区色素紊乱,头晕乏力。舌淡,苔薄,脉细。(3)肝阳化风:突然失明,自然缓解,视力恢复,可能反复发生,最终失明不能恢复,伴肢麻头晕耳鸣。舌质红,苔薄,脉弦。
2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视力突然下降,严重时仅见手动。(2)重型(缺血型),视盘充血水肿,边缘模糊,视网膜静脉高度扩张迂曲,断续,起伏于出血斑和水肿之视网膜中,动脉较细,视网膜上有大量火焰状、点状出血,挟有棉团状渗出斑,出血可进入内界膜下形成网膜前出血,或进入玻璃体形成玻璃体出血。(3)轻型(非缺血型)视力减退程度轻,出血少,呈点、片状,没有或偶见棉团状渗出,预后好,分支阻寒常发生在动静脉交叉处,有与阻塞部位相应的视野改变。累及黄斑,视力减退。
⑷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有助诊断和判断预后。⑸易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中医说:
(1)肝胆火炽:视网膜出血、色红,视力突然下降,头痛眼胀,口苦口干,心烦失眠。舌红,苔薄黄,脉弦。(2)血热瘀滞: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突然视力下降,头目胀痛,烦躁易怒,口干喜饮,或体有肢体瘀斑,结节压痛。苔薄,舌红,脉数。(3)气滞血瘀:视力骤降未复,或云雾移睛,有团块状红色浑浊或视网膜出血日久虽减未消。舌暗,苔薄,脉弦。(4)阴虚火旺:病程已久,视力未复,视网膜出血色暗红,伴五心烦热,口干饮不多。舌红,苔薄,脉细数。
3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1)视力突然减退,甚至仅有光感,多发于青年男性,且有反复发作史。(2)发病时玻璃体大量积血,呈黑色或轻度红色反射,眼底不能见,玻璃体积血吸收后可见有条状、膜状机化、浑浊,周边部税网膜小静脉不规则扩张及弯曲,有白鞘伴行,邻近视网膜有火焰状或不规则出血、渗出,逐渐波及大枝静脉。后期形成增殖性视网膜病变。⑶检查“健眼”,可见早期病变,周边部静脉旁有白鞘,血管迂曲、扩张,附近视网膜可见大小不等的灰白色渗出、出血。⑷玻璃体积血时作眼超声检查,确定视网膜有无脱离。⑸早期或玻璃体积血吸收后,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有助诊断。
?中医说:
(1)肝胆火炽:视力骤降,玻璃体积血,头目胀痛,口干口苦,心烦失眠。舌红,苔薄,脉数。(2)阴虚火旺:病情迁延,玻璃体积血反复发作,潮热颧红,五心烦热,口干唇燥。舌质红,苔薄,脉细数。(3)心脾两虚:出血反复发作,面色咣白,纳食不馨,心悸失眠,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4
?急性视神经炎:(1)视力骤降,急性重症者可在数小时内失明。(2)眼球转动痛、压痛。(3)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或光线持续照射患眼时,对光反应不持久(瞳孔颤动)。(4)眼底改变,视盘炎时可见视盘充血,水肿,边缘模糊,轻度隆起不超过3D。邻近视网膜受累时,可发生水肿,出血和渗出,静脉迂曲、扩张。后期发生继发性视神经萎缩。球后视神经炎时,视盘无明显改变,晚期出现原发性视神经萎缩。(5)视野出现中心暗点或视野缩小。(6)视觉电生理VEP检查有助诊断。
?中医说:
(1)肝火亢盛:视力骤降,头目胀痛,眼珠压痛,转动时牵拉痛,视盘充血、水肿、口苦咽干,性情急躁。舌红,苔黄,脉弦数。(2)肝郁气滞:视力骤降,眼胀痛,转动痛,压痛,眼底无明显异常,情志抑郁,胸闷叹息,口干唇燥。舌红,苔薄白,脉弦。(3)阴虚火旺:视力骤降,五心烦热,潮热颧红,口干唇红。舌红,苔薄,脉细数,(4)气血两虚:视力骤降,起于大失血或产后哺乳期,头晕耳鸣,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动则气短,心悸少眠。舌质淡,苔薄,脉细。
中医对策?
1.预防:所谓“治未病”,即防患于未然。平时要注意调养情志,避免精神刺激,防止过度的情绪波动,情绪平稳则五脏调和,气机调畅,使气血精津上承于目,所谓“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2.临床用药:七情内伤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机紊乱,故临床上用解郁结合疏肝、清肝、活血、健脾、益阴等治疗暴盲往往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3.心理治疗:中医的情志疗法主要包括言语开导法、顺情从欲法、移情易性法、暗示疗法、情志相胜法,其他还包括各种松弛疗法、音乐疗法、运动疗法等。
大医家の提醒
在临床治疗中应注重心身同治,考虑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积极治疗暴盲及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原发病,以避免因病产生的不良情志刺激,如抑郁、焦虑,因这些负面情绪反过来会加重原有疾病。另一方面,应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加强社会支持,与患者家属一起帮助患者消除这些不良情绪,改变错误认识,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使患者气机通畅,脏腑调和,则有利于康复。
——精准医疗健康共享——
大医家EYE
科普
资讯
健康
远程